首页> 中文学位 >《牛虻》两种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6h】

《牛虻》两种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Introduction

0.1 Objectives of the Thesis

0.2 Literature Review

0.3 Research Methodology

0.4 Thc Main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Gadfly and Its Two Chinese Versions

1.1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Gadfly and Its Author

1.1.1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Ellian Voynich, the Author of The Gadfly

1.1.2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Gadfly

1.2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Theme of the Original Version

1.3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1.3.1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1953 Version

1.3.2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2005 Version

Chapter Two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ing of the Two Versions of The Gadfly

2.1 Cultural Turn: the Background of Rewriting Theory

2.2 André Lefevere and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2.3 Translation and Ideology

2.3.1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2.3.2 The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in Translation and the Versions of The Gadfly

2.4 Translation and Poetics

2.4.1 The Concept of Poetics

2.4.2 The Poetological Manipulation in Translation and the Versions of The Gadfly

2.5 Translation and Patronage

2.5.1 The Concept of Patronage

2.5.2 The Patronage Manipulation in Translation and the Versions of The Gadfly

Chapter Thre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Gadfly

3.1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deologies

3.1.1 The Comparison of the Background of Sele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3.1.2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me

3.1.3 The Comparison of Cultural Elements

3.2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oetics

3.2.1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s

3.2.2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igure of Speech

3.2.3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ext Styles

3.3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atronages

3.3.1 The Patronage in 1950s

3.3.2 The Patronage in 200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于1895年完成小说《牛虻》,其主要讲述一个关于意大利独立革命的故事。全文围绕着主人公亚瑟的生活经历展开。牛虻从一个神学院的学生,到后来转变成一个对宗教有着深深仇恨的讽刺家和革命家。《牛虻》于1987年在英国伦敦第一次出版。出版后,在英国并没有引起关注。 然而,1953年《牛虻》被翻译成中文,引进到新中国,在当时,《牛虻》几乎受到中国所有年轻人的欢迎,被一代中国人当作是革命小说的经典。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译者对译本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写,这些改写都与当时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正是由于这些改写,使译本成为了一个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译本,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想。这个译本之所以受欢迎,一方面因为其所蕴含的革命和爱国思想,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译本在语言上进行了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个方面的操纵。50年过去了,庆学先重新翻译了《牛虻》。这个译本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不同于50年代的牛虻,是一个全新的牛虻。《牛虻》的革命小说经典的地位也不再是关注的焦点,而牛虻那种忠贞不渝的追求,那种不可调和的仇恨,以及那种感人肺腑的爱情强烈地吸引着读者。那么,为什么同样在一个国家,前后两个译本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而同样受到了接受国的欢迎呢?本文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出发,探讨这些问题。 勒菲弗尔通过把翻译放到意识形态、经济和文化背景中,深层次地考察了影响翻译的各个层面的因素。他指出,文学系统具备双重操控机制:一个外部机制,在文学与外部环境间保持联系,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赞助人(patronage)和意识形态(ideology);另一个在文学内部发生作用,其关键成分是诗学,被“专家”或“专业人士”所操控。翻译必定受到译者或者当权者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翻译必定不能完全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面貌,因此,他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是再造文本的一种形式。勒菲弗尔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改写主要受到两方面的限制:意识形态(ideology)和诗学(poetics)。改写者往往会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使其符合改写者所处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诗学,使改写的作品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接受。 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对翻译的影响与操纵,本文将以《牛虻》在不同时期的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比较这两个译本在文体风格、语言、修辞手法、译本的选取、对原著中心思想的诠释和文化的翻译等方面的差别,发现对《牛虻》这一文本的选择,在两个不同年代都深受我国当时流行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和操纵。在李俍民1953年的译本中,出现了很多删节和改写,有些是受到译者自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有当时诗学的影响,还有些是赞助人压力的影响。而庆学先2005年的译本较为完整的展现了原作,体现了新时代条件下,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对译本的不同需求。通过这些对比分析,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诗学借助赞助人的力量对译者的操纵,从而达到操纵译文及出版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对翻译的操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加深了对翻译现象的认识,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宽更广的研究空间。

著录项

  • 作者

    陈志耀;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柳;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文学翻译;
  • 关键词

    《牛虻》; 伏尼契; 庆学先; 文学翻译;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48:1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