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偶在与必在——以安瑟伦上帝存在的证明和老子形上思想为例论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6h】

偶在与必在——以安瑟伦上帝存在的证明和老子形上思想为例论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论安瑟伦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其核心

1.1分析安瑟伦证明中“那无法设想有比之更大的存在者者”

1.2安瑟伦上帝存在的论证的核心

第二章必然存在与老子的“道”

2.1“有”与“无”的具体内涵

2.2论必然存在的存在

2.2.1托马斯·阿奎那关于必然存在者存在的宇宙论论证

2.2.2反对宇宙论论证的两个观点及对其的批判

2.2.3必然存在存在的新证明

2.3论必然存在与“道”的关系

2.3.1道体与必然存在

2.3.2道用与必然存在的体现

2.3.3总结及深入问题的根源

第三章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3.1论价值判断的产生

3.1.1论人在偶然世界中的状况

3.1.2论“好坏”观念的产生

3.1.3论人类原初的两种认知模式及其衍生的两种思维模式

3.1.4论“部分有”观念的产生

3.1.5第三种思维模式的肇始及其在文明中的冲突

3.1.6论价值判断何以产生

3.2论价值判断与必然规律之间的关系

3.2.1时间的产生及其作用

3.2.2价值判断与必然规律之间的关系

3.3形而上学的必要

3.3.1人类认识上的必要

3.3.2人类存在上的需要

3.4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3.4.1必在与偶在

3.4.2论自由与必在

3.4.3人类意识中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第四章再论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和老子的道用思想

4.1论安瑟伦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否成立

4.2论老子的自然无为、虚静、柔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安瑟伦上帝存在的证明和老子的道论思想是基督教哲学和道教哲学中关于本体的最重要的论证,对两者进行重新诠释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形而上学说的是什么,还可以据此思考人类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一方面通过对“那无法设想有比之更大的存在者”的分析,我们得出“更大”是否内在于存在是证明能否成立的关键。另一方面通过对“道”的分析,我们得出“必在”和“道”是等同的。在进一步分析人类认识的基础时发现:人类所使用的价值判断是在对顺序的认识之后形成的,并不具有必然性。而人类对存在自身的认识是一定需要形而上学做为指导的,并且这样的形而上学是建立在必在与偶在的关系及其产生的结构中的。 本文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任何偶在都包含着必在,必在也包含着全体偶在。所以,任何偶在都是依靠全体偶在而存在的。在这样的结构上可以得出安瑟伦上帝存在的证明和老子哲学的基本特征、基本精神是正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