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审美的异质同构——论唯美评论的审美追求与消费文化的审美倾向的共通性
【6h】

审美的异质同构——论唯美评论的审美追求与消费文化的审美倾向的共通性

代理获取

摘要

论文针对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之间在审美上的相似性进行理论的分析,并运用“物化”理论、文化场理论、镜像理论、代理消费理论等多种后现代理论深入二者同构性的表面背后隐藏着的深刻资本逻辑。通过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的相似性表现在三方面:审美瞬间体验,自我确认方式,共同的时代背景。对二者的相似性予以理论分析之后,进一步地探索二者之所以有此惊人的相似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审美主体丧失自主选择能力,二是审美趣味对应社会等级结构。资本主义的消费逻辑已完全渗透于现代消费环境中的审美主体,以致于完全忘却了背后的资本操控事实。
   第一章:本章的内容围绕着介绍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各自的发展过程和审美特征展开,为论文接下来的深入分析辅以事实依据。第一节以介绍唯美主义在各国发展中的代表人物为线索,详细叙述各个代表人物的美学观点。第二节集中于介绍现代消费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同时精炼概括现代消费文化的审美特征。
   第二章: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深入分析唯美主义的审美特征与消费文化的审美倾向表现出的共通性,这章中进行对比时采用的证据主要来自王尔德的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消费现象,同时综合运用拉康“镜像理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对、卢卡奇“物化理论”、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等对二者的相似之处予以深入分析。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是分析二者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唯美主义者与消费文化的联系不仅是出于推销自我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无意识间的渗透结果。最终得出二者具备分析相似性的可能。第二节通过对二者在文学作品和日常消费中的审美消费例子进行理论化的归纳和透视,发现二者在三个方面具备共通性:一是商业文化兴盛的时代背景下,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必定无法脱离时代的约束,从而在时代大环境中展现出共同的时代特征;二是作为理想世界的精神寄托,在王尔德的作品中表现出的瞬间审美感受带给审美主义精神愉悦的同时却也表现出了审美消费时的精神分离症状;三是两者共处于精神信仰崩溃的时代,审美主体在寻找精神支柱的过程中分别将目光投向了唯美主义与消费主义,因而二者在证明自我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第三节内容主要分析二者的相异性:一是本质上的区别,唯美主义尽管与消费文化在某些方面共通,但从本质上而言分别是美学上为美学为核心的社会运动与以消费行为为典型的社会观念;二是社会动力的差异,英国唯美主义因其深厚的历史根基而蓬勃生长,而美国则是因为资本力量强盛而酝酿出现代消费文化:三是两者实现各自目标的手段的差异,唯美主义借助于艺术的方式,尽管消费主义是以审美名义进行的消费,但其实质上仍是物质消费。
   第三章:本章主要分析二者相似性的原因,综合运用凡勃伦的代理消费理论、拉康的剩余快感和注视理论及布尔迪厄的文化区分理论。第一节内容主要借用布尔迪厄的文化区分理论分析二者在自我确认手段上的相似,分析认为二者的美学欣赏趣味和审美倾向反映的是相对应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因而在相应的审美领域表现出各自确认手段的差异。第二节,主要运用拉康的注视和剩余快感理论以及凡勃伦的代理消费理论,分析二者之所以会有相似的“审美瞬间”体验,乃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审美主体已不具备自我欣赏的能力,资本消费逻辑取代了自主消费选择,审美感受不是发自审美主体乃是资本的“代理审美”,“审美瞬间”是由资本代理的“剩余快感”,审美主体的感受被转移、发送到“他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