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罗·德曼修辞批评的洞见与盲视
【6h】

保罗·德曼修辞批评的洞见与盲视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修辞批评的洞见

1.1 文学语言和误读:《盲视与洞见》

1.1.1 阅读的盲目——语言的修辞特性

1.1.2 在误读中解构文本

1.2 修辞、阅读和解构:《阅读的寓言》

1.2.1 语法的修辞化

1.2.2 修辞的语法化

1.3 作为一种不可能经验的解构:《对理论的抵制》

1.3.1 "理论即是解构"

1.3.2 抵制的因果由来

1.3.3 理论抵制的结果

第二章 修辞批评的盲视

2.1 盲点一:"无知"的修辞

2.1.1 主体与修辞

2.1.2 语法与修辞的抉择

2.2 盲点二:"拒斥一切"的解构精神

2.3 盲点三:永无尽头的阐释循环

第三章 述行与解构并行的修辞批评策略

3.1 语力与修辞

3.2 对卢梭阅读的阅读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一门古老的人文学科,西方修辞(rhetoric)传统上一直被等同于“言说的艺术”(the art of speaking)或者“说服的艺术”(the art of persuasion)。作为一种人类的实践活动,修辞是与语言同步发展起来的。尽管这一论断与语言的起源一样都是无从考证的推测,但已成为修辞学界的共识。修辞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雄辩术的传统技艺,是用语言来说服他人,包括言说的语言和文字的语言。而修辞批评的最初,源自于柏拉图展开修辞效果的产生机制的探究,开始要求修辞者的资格和动机,并用“真实”、“道义”等标准来衡量和约束一切修辞活动。时至今日,对于言说方式的修辞批评仍然将好坏的标准界定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甚至根植于人们欲进行的一切修辞批评活动中——无论是言说的还是文字的。柏拉图所展开的此种意义上的修辞批评可以说为当时这门年轻的艺术的平衡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但同时,也是它在根本上让修辞坐实了“修辞是与自然语言对立的造作”和“修辞是与真知不相容的虚矫”两大罪状。直到尼采正式提出“语言是修辞的”,“语言本身就是听得见的修辞艺术的结果”,才真正颠覆了现代主义思想观念对修辞的“造作虚矫”印象的认知。德·曼在对尼采的修辞观的读解中,认为修辞是根植于语言中最本质的存在,这个本质旨在传达一种见解(opinion),无意于表达任何所谓的真实(truth)。德·曼本人实际上是十分注重“新批评”的文本细读的,并注意到语言的修辞特性以及因此导致语言与意义之间的不确定性、语言意义的无限阐释空间。正是由这个立足点出发而构建的保罗·德·曼为代表的美国解构批评理论,在结合了法国学者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精神,他毫不犹豫的反对文学研究中内外指涉关系,并支持语法和修辞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表意模式——语法的修辞化和修辞的语法化,修辞阅读的过程不过是说服力和有破坏性的修辞手法的相互缠夹。
  本文是对于以保罗·德·曼为代表的文本修辞阅读方式的脉络梳理,会尝试对他不同时期发表的小说集中以修辞为重要论题的主要篇章的整理,详述修辞批评——一种文本修辞阅读方式——的操作依据和实践方式。随后也会针对之前的梳理中的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包括新批评的操作范式、解构主义的意义滑移和文本意义的阐释循环三个方面,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实践的途径,并进一步认识保罗·德·曼修辞批评的述行与解构并行的具体体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