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研究——以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为视角
【6h】

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研究——以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为视角

代理获取

摘要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是德籍犹太人,他师从布伦塔诺,深受笛卡尔和康德的思想影响,因其发起的一场独立的哲学运动而被誉为现象学的创始人以及现象学运动的奠基者。胡塞尔生前著有大量经典著作,留下了4万余张手稿和约2700卷注满眉批的藏书,其手稿收藏于梵·布雷达修建的比利时“卢汶胡塞尔文库”,后经整理不断出版问世。胡塞尔本人及其现象学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海德格尔在运用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方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存在主义现象学”,舍勒创立了“伦理学现象学”、梅洛一庞蒂创立了“知觉现象学”、福柯创立了“谱系学现象学”等等。
   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而言,虽然研究胡塞尔本人及其思想的成果较为丰富,但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不够全面。大多数学者只是对胡塞尔思想的某一片断或某一阶段成果进行局部研究,没有进行整体性研究。胡塞尔认为其现象学思想是由意向性、交互主体性、生活世界等一系列理论组成的一个有机理论体系。二是研究不够深入。根据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表述,意向性是是意识的本质属性。大多数学者着重研究意识是如何构造起来的,而没有看到意识的形式即意识形态正是意向性的外在表现,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蕴含着意识形态的思想。这也是胡塞尔本人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探寻绝对的、普遍有效的真理。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为视角,深入挖掘胡塞尔思想理论中蕴含的群体意识形态思想,具体分析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建构的方式与途径,初步探讨其群体意识形态对我国胡塞尔研究及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价值及实践启示。本文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以及意识形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基于篇章布局,这部分详细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二部分--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的形成。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建构的方式与途径:第一,通过对自我概念的引入及详细分析,阐述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形成的主观条件,这是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立足点。第二,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以群体化的方式建构起来,并借助于交互主体性这一途径最终确立。群体化为群体意识形态奠定理论基础,交互主体性为群体意识形态搭建通往现实的桥梁。第三,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存在与发展的历史语境--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群体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基地。
   第三部分--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的内在核心。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的核心是知识性。一切意识形态必然是知识,必然具有知识的特性,而知识具有分化与整合的功能,因此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必然具有分化与整合的功能。这暗示着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必然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功能。
   第四部分--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的功能与价值。这部分是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的:一是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的积极功能;二是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的消极功能;三是胡塞尔群体意识形态的价值。
   第五部分--余论。基于篇章布局,这一部分是在前文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解释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