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艺术家参展历程探寻
【6h】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艺术家参展历程探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中国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参展之路

1.1 “双年展之母”——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1.2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参展历程

1.2.1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与中国艺术“错过”了十年

1.2.2 先进的中国艺术家勇赴海外参展

1.2.3 金狮奖——蔡国强的《威尼斯收租院》

1.2.4 中国馆在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正式启用

1.3 策展人彭锋的“全觉艺术”——距离最近的中国馆展览

二、中国艺术家在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参展艺术作品形式的演变——从架上美术到新视觉艺术再到全觉艺术

2.1 架上美术——政治波普

2.2 新视觉艺术——《威尼斯收租院》

2.3 威尼斯中国馆开启的中国全觉艺术

三、关于历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思考

3.1 中国馆策展体制的讨论

3.2 国际艺术市场下的中国馆

3.3 中国馆中的中国社会文化

3.4 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对于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建议

四、结语 看当下的中国馆在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图录

附表1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参展记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中国艺术参展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这十几年来的过程,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知名艺术展上的发展以及在国际知名艺术展上的艺术策略。从1980年的第3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迷惑”的剪纸和刺绣工艺品到1993年近20多位中国当代先锋艺术家重新体验的第4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从1999年第4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上蔡国强《收租院》的大获全胜再到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艺术家以政府名义独立组织参展,并开启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上中国馆时代。与此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上的艺术作品概念也从2001年第49届及之前参展的每届大多为单纯的架上美术到2003年第50届及之后每届的视觉艺术再到2005年第51届及之后每届的全觉艺术。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作为国际艺术颇具代表性的全球大型学术性类当代艺术展览之一,毫无悬念的能够吸引着世界各地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收藏家、评论家和策展人汇聚一堂。当然在国内艺术界也具有相当的声望。
   关于中国文化后殖民研究更多的了解,使得近来这个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际当代艺术的舞台上的中国文化身份和地位都是不同的,回顾这十几年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艺术家参加主题展览的过程中,在国际政治文化中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参展主题策略。从最早的剪纸艺术和齐白石大师的书画作品到栗宪庭推的中国“政治波普”当代艺术,从蔡国强的《收租院》创作作品中用到的是中国传统的创作形象和中国传统的象征符号,是高耸的经验内化的过程。如果中国当代艺术语境的损失是权力和选择的话,那么在国际化应用自发的后现代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的过程是否像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上中国馆的展览空间一样呢?在这里,从价值观上,每个都有自己的判断,将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差异,或者是担心这是中国艺术的殖民地,或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而感到兴奋。但是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混乱的局面,在西方当代艺术的视野的凝视下,中国当代艺术不应该失去的自我认同,断裂的艺术和现代艺术本身,都应该在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对话,找到有利于自我发展相应位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