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6h】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背景与内容

(一)缘起

(二)背景

(三)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经典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三)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文学的民族性研究

(四)后殖民理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民族观研究

(五)民族主义视域中的个体、传统与主体性观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结构与方法

(一)思路结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

第一节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民族观

一、民族的性质:现代历史现象

二、民族的特质:共同语言、历史传统与固定疆域的共同体

三、对于民族的评价:阶级视野下的批判性肯定

四、民族国家与国际主义的矛盾统一

第二节俄苏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民族观的发展

一、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民族观的充实

二、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民族文化”的抨击

三、对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评价

第三节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

一、民族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形成

二、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接受与排拒

三、阶级与国际主义视域下对民族性的辩证容纳

第二章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探求

第一节民族: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贯立场、标准与诉求

一、从“民族主义文学”批判到“民族形式”论争

二、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到“文化革命”

三、从新时期到新世纪

第二节民族是“阶级的暂时表现形式”

一、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矛盾

二、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三、无产阶级与民族统一于“人民”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当代反思

第三节民族是“个别与普遍之统一的相关物”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对立统一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现实启示

第四节民族是现代性的悖反

一、民族国家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化

二、民族观的现代性

三、现代观的民族性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语境与借镜: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拓展

第一节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文学的民族性

一、全球化的实质与文化逻辑

二、全球化下民族国家的命运

三、全球文化趋同化与坚守文学民族性的抵抗

第二节后殖民理论的民族观批判

一、民族主义是摧毁殖民体系的利器

二、民族国家与文化建设的同构性

三、解构和置换反殖民的民族主义

四、民族主义的新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规划

五、后殖民理论民族观的启示与局限

第三节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民族观批判

一、质疑民族主义

二、为民族主义辩护

三、民族内涵重释

第四章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当代建构

第一节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个体观

一、民族国家是“现实的个人”的基本社会关系

二、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和通向自由解放的途径

三、民族与个体的动态平衡和协调统一

第二节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传统观

一、传统是贯穿和联结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因素

二、以“转换性创造”的方式弘扬传统

第三节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主体性观

一、坚持自我和他者间性关系的民族主体性

二、秉守处于历史生成中的民族主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民族”是近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范畴之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所持的民族的立场、标准和观念,构成了它区别于经典、俄苏和西方等其他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质。梳理、总结与反思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演变过程及其具体内涵,在全球化新历史条件下拓展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观,是本文致力实现的研究目标。除绪论与结语外,本文分为四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论述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及在它们的影响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场合对民族国家的性质、特质、历史、立场、与国际主义的关系等作过论述。“民族”是一种现代的历史现象,共同的语言、共享的历史传统和相对明晰的活动疆域是现代民族质的规定性,民族国家与国际主义是辩证统一的,阶级视野下的批判性肯定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于民族总的立场。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思想,进一步强调民族的历史性质和与资本主义的同构性。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对经典和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接受从一开始便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研究、批评与决定”。救亡图存和民族主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形成时的现实境遇与思想动力,民族性成为后者肯定性的价值诉求。 第二章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参照下,梳理、总结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演变及具体内涵。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于民族持讳莫如深、颇有微辞乃至尖锐批评的立场相异,从“民族主义文学”批判到“民族形式”论争,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到“文化革命”,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民族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贯的立场、诉求和尺度。随历史条件和任务的变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民族内涵的探求依次在“民族与阶级”、“民族与世界”、“民族和现代”三组命题中展开。首先,在民族与阶级的关系上,在阶级斗争空前尖锐的时代,民族文学必然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民族性,但并不是“只有”和“全然”是阶级性。肯定文艺的民族性,并不否定它同时具有阶级性,反之亦然。文艺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也有统一的一面,不同阶级有共同的民族性,民族与阶级相互转换为对方的话语表达。其次,在民族和世界的关系上,民族是“个别与普遍之统一的相关物”,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一方面,不存在脱离了民族性的世界性,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中,并通过民族性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民族性需要以世界性为坐标、视野和目的,特殊性不能割弃普遍性而存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既要反思各种文化特殊性论,也要反对虚妄的普遍主义文化立场,坚持以特殊性为基础并与普遍性相统一的民族性。第三,在民族与现代的关系上,民族是现代性的悖反,建设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文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具体目标。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民族性与现代性是矛盾统一的,具体体现于中国文学现代化与民族国家的同构关系、民族与个人的兼顾、批判地弘扬传统等方面。民族性与现代性既彼此包含,又相互对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应蹈袭西方现代性,而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中国经验,提出、探讨和发展自己的现代性命题。 第三章论析全球化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民族立场的可能性与积极意义,并批判地吸纳后殖民理论与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念。全球化不仅是资本主义物理空间的简单扩张,更是逻辑肌理的深刻渗透,去差异化-夷平和解域化-不可脱钩是全球化的主要文化逻辑。全球化猛烈冲击民族国家,但不会带来一个“后民族”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文学的民族差异性可以减缓甚至改变全球文化趋同化的进程。批判地检讨后殖民理论和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民族观,是拓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重要途径。后殖民理论肯定民族主义是摧毁殖民体系和重振文化的利器,认识到民族国家和文化建设、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同构性,解构和置换反殖民的民族主义的本质主义和二元论思维,强调民族的建构性、混杂性和非物质性,并为民族指明新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然而也流露出浓烈的乌托邦气息,掩盖了民族间客观存在的物质压迫关系。国外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在民族问题上既肯定民族在反抗殖民统治、抵抗全球文化标准化的作用,又对它潜藏的种族主义、沙文主义因子,对于社会革命和人类解放而言是一种狭隘扭曲、异化的组织形式等表达了不满。鉴此,他们分别重释了民族的内涵,主要包括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伊格尔顿和阿罕默德“个别与普遍之统一的相关物”、詹姆逊“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概念”等论,这些新的民族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有益启迪。 第四章从个体观、传统及其弘扬观和主体性观三方面,建构全球化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观。在民族与个体的关系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方面认为,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民族国家是“现实的个人”的基本社会关系和主要活动场所,在人类步入自由王国的历史前,民族国家为个人的合理权利、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保障,民族需要在个体的坚持而非绕过中被超越和扬弃。另一方面,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和“现实的个人”通向自由王国的途径手段,民族国家要尊重和保障“现实的个人”的合理权利、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要求,但这种尊重和保障不是抽象、形式的,而应是具体、差异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致力民族与个体的平衡统一,不能是此而废彼,但这种平衡统一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在动态偏置中达成。民族以每一个体的实现为自身的实现,同时每一个体又在为民族的实现中获得自我的实现。 共享的传统是民族的基本特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坚持开放的民族立场,需要科学地理解“传统”本身和规划“继承和弘扬”它的方式。传统是活着的过去、进展中的过程和在未来,是联结和贯穿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素。“转换性创造”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弘扬传统所主张的路径,传统只有经过转换,面对和解决新的民族文化经验才能得到真正地继承和弘扬。“转换性创造”不是以既定的西方现代价值为圭臬,其目的是“别立新宗”。甄别传统,稽查可转换的传统的原初和演变含义,批判和克服旧的传统,在应对民族现实问题中赋予旧传统以新的内涵,是“转换性创造”传统的具体步骤。传统只有经过创造性转换,才能成为民族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 民族主体性的确立系于他者,且是历史具体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树立和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不能固守启蒙现代性的主客二分、先验、纯粹、内在、绝对、超历史的本质主体性论,而要标举一种向他者与历史开放的民族主体性论。民族文化的主体应在民族自我和他者的融合,从而创造新质的过程中确立。民族性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区分的依据,它是历史、具体、由人的实践所塑造、处于不停息地转化生成中的东西。由于民族的主体性是处于与他者结构关系和具体历史中的,因此它既不拒绝外来文化,也不固守某种固有不变的文化,而是推崇文化融合和超越创新,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中凸显与他者的差异,在融合他者中推动自己的历史发展,从而使民族主体的关系结构和历史维度有机结合起来。

著录项

  • 作者

    胡俊飞;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胡亚敏;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国;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45:29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