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
【6h】

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1 农业区位理论

2.2 核心边缘理论

2.3 GIS空间分析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研究区域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形

3.1.2 河流湖泊

3.1.3 气候

3.2 经济社会环境概况

3.2.1 人口情况

3.2.2 经济发展情况

4.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4.1 湖北省农业经济整体演变分析

4.2 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比较分析

4.2.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4.2.2 研究结论

4.3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评价

5.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计算结果

5.2.1 2008年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综合评价结果

5.2.2 2016年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综合评价结果

6 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空间差异

6.3.1 2008年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空间差异

6.3.2 2016年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空间差异

6.4 本章小结

7 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7.1 农业发展分区

7.2 农业发展对策

7.2.1 中部建立高效农业区

7.2.2 西部发展特色山区农业经济

7.2.3 东部发展市场指向型农业

7.3 本章小结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宏观调控中最基础的单元,县域经济对于各个区域经济板块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等理论,对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湖北省县域人均农业产值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均值、极差、标准差三项数据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说明县域人均农业经济的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绝对差距中只有极比没有明显的增长,变化相对平稳,说明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绝对数值差距在拉大,但湖北省农业经济发达的县市与落后县市的倍数关系变化较为稳定。
  (2)湖北省县域人均农业产值相对差距不断扩大。2008年湖北省县域人均农业产值变异系数为187,2016年增长为429,总体上看,除2009年、2014年、2015年稍有下降外,湖北省县域人均农业产值变异系数不断扩大,说明在2008-2016年期间,湖北省县域人均农业产值相对差距不断扩大。
  (3)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相对发展率差距显著,形成了以梁子湖区为核心的快速发展区域和以黄陂区、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襄州区、嘉鱼县为核心的次快速发展区域,大部分县市相对发展率较低。
  (4)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的空间差异呈现出“中部强,东西弱”的空间差异特征,即中部江汉平原区域-大洪山这一带是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综合水平最高的区域,农业综合水平具有较高的集聚性,以此为中心,而东部黄冈、咸宁一带农业经济综合水平低于中部,西部十堰、神农架、恩施则是农业经济水平的低值区域;同时形成了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向东西渐进递减的圈层状空间格局。
  (5)2008年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水平呈现出“中部强,东西弱”的空间特征,并形成以枣阳、钟祥、天门、仙桃、监利县为高值区域向东西渐进递减的圈层状空间格局和以此为轴线的东西对称关系。即枣阳、钟祥、天门、仙桃、监利县横穿南北,形成了湖北省县域农业高值区域带,向东、西递减,距离越远,农业经济水平差距越大。农业经济发展次高值县市为:随县、宜城、京山、沙洋、潜江、汉川、公安、洪湖、江夏、黄陂、枝江、当阳、夷陵等地,紧邻中部农业经济水平高值带,低值区域为:郧西、房县、神农架、兴山、秭归、五峰、鹤峰、宣恩、来凤、团风、通山等地,为湖北省偏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这些区域农业经济最为落后除地形原因外,还包括远离城镇和交通干线,对外联系不便,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发展相对闭塞,没有打造出特色农业品牌。
  (6)虽然2016年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仍然呈现“中部高、东西弱”的空间特征,但圈层特征不如2008年显著,中部农业经济高值带不够显著,被更多的次高值区域所替代,高值区域分布于江汉平原外围区域,主要包括襄阳、枣阳、当阳、枝江、黄陂和监利,而以江汉平原为核心的区域形成了次高值区域,包括随县、宜城、钟祥、京山、沙洋、天门、潜江、仙桃、汉川、洪湖、公安、夷陵、宜都、江夏、新洲,造成这一变化特征的原因是平原地区农业经济水平开始下降,平原外围地区农业经济水平不断增长,说明农业经济不仅仅与地形有关,还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加工业水平有很大关系。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低值区域演变为神农架、兴山、巴东、建始、鹤峰、五峰、宣恩、来风、咸丰、团凤和通山,农业经济落后区域更加集中,特别是往鄂西南恩施方向集聚。
  (7)根据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空间演化特征,将整个湖北省划分为四个农业经济类型区,分别为农业经济发达区域,农业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经济较不发达区域和农业经济不发达区域。发达区域以江汉平原为核心,较发达区域主要位于江汉平原外围地区和沿江平原,较不发达区域位于鄂西和鄂东丘陵地区,不发达区域为与鄂西与鄂东的山区。并根据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部建立高效农业区、西部发展特色山区农业经济、东部发展市场指向型农业的三条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