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6h】

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方法

四、结果

讨论

一、理论研究

二、治法与方药探讨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穴位埋线疗法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课题拟通过对穴位埋线联合自拟中药内服辨证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的观察,为黄褐斑的治疗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收集黄褐斑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进一步探讨,并对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方法:
   所选100例患者均来源于武汉市一医院皮肤科黄褐斑专科门诊,且符合本课题病例纳入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分为气滞血瘀型和肝肾阴虚型,进行对照研究。
   治疗组根据中医证型辨证组方,气滞血瘀型,逍遥散加减,肝肾阴虚型,六味地黄丸和二至丸加减,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每次100m1;穴位埋线每15天一次,辨证取穴;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单纯中药内服,组方及用法同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积分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根据临床疗效、病情积分的变化进行评定,经统计学分析,评价出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
   1.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治愈11例,显效26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基本治愈6例,显效17例,好转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经卡方检验,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2.病情积分及下降指数比较:治疗组病情积分,治疗前4.26±1.67,治疗后2.35±1.43,下降指数0.53±0.16;对照组病情积分,治疗前4.15±1.53,治疗后3.31±1.45,下降指数0.32±0.25。经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积分及下降指数比较,均有P<0.01,有显著性差异,也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黄褐斑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它属于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目前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临床治疗方法众多。通过对部分患者发病前机体状况、病情、伴随症状、治疗进展等的分析,认为“瘀”在黄褐斑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或气血瘀滞,不能上荣于面,或气血亏虚,运行无力致瘀,面部失养,故面上生斑,治疗重在“化瘀祛斑”。同时也认为穴位埋线可能通过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水平及增强免疫功能等机制来达到治病的目的。本研究表明穴位埋线联合自拟中药辨证治疗黄褐斑疗效明显,且临床使用尚未发现无不良反应,这种针药结合的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著录项

  • 作者

    杨斌;

  • 作者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朱林学;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58.42;R245.91;
  • 关键词

    黄褐斑; 穴位埋线; 中药内服; 辨证治疗;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