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16S rRNA和12S rRNA基因序列的帽儿山地区异色瓢虫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6h】

基于16S rRNA和12S rRNA基因序列的帽儿山地区异色瓢虫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异色瓢虫研究概况

1.3 分子系统发生学概述

1.4 线粒体基因及基因组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板DNA质量检测与浓度测定

3.2 PCR扩增结果

3.3 基因序列分析

3.4 总结

3.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是亚洲东部一种分布广泛的瓢虫,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其色斑类型变化非常多,是一种典型的多型性物种。异色瓢虫也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是蚜虫、松干蚧、粉虱等害虫的主要天敌。现在人们广泛释放异色瓢虫来控制蚜虫等害虫。由于异色瓢虫分布和色斑类型的多样性,给其鉴定和命名带来了一些困难,传统研究方法(如基于形态学特征等)的不足以及当前新的系统学研究方法的快速进展,使分子系统学手段研究系统学和分类学的工作已日趋得到重视。
  本研究测定了12个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线粒体16S rRNA和12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比率、遗传距离、变异位点等进行分析,利用Mega4.0、PAUP(Version4.0 b10)和Mrbayes(version3.1.2)等软件包采用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除权配对法(UPGMAM)、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Bayesian)构建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初步探讨异色瓢虫属各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重名变种与其它11个不同色斑异色瓢虫亲缘关系较远,推测出它可能是最早分化的一支,进化较早;显明变型与双月斑变型、十九斑变型与暗黄变型亲缘关系较近,并且符合形态学上的分类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