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90年代以来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研究
【6h】

1990年代以来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1.2.1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

1.2.2国外城镇体系研究

1.2.3国内城镇体系研究

1.3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3.1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历史

1.3.2山东省城镇体系研究现状

2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研究构思

2.1研究对象及研究思路

2.2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2.2.1中心地理论

2.2.2城市间的相互作用论(Theory of Urban Spatial Interaction)

2.2.3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

2.2.4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

2.2.5分形理论

2.2.6区位商法

2.2.7纳尔逊统计分析法

2.2.8重心法

3山东省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布和演化分析

3.1等级规模数量结构的总体变化分析

3.2基于首位度和分形理论的等级规模结构类型分析

3.3基于分形理论的等级规模结构演化过程分析

4山东省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动分析

4.1职能部门的分类与归并

4.2基于区位商法的基本职能变动分析

4.3基于纳尔逊统计分析法的主导职能变动分析

5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5.1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

5.2“双核心”城市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5.3城镇体系重心演化轨迹分析

5.3.1重心的计算

5.3.2结果分析

6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探讨

6.1自然环境因素是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形成与演化的基础

6.2经济发展是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的根本动力

6.3政策体制影响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的速度和方向

6.4交通建设是推动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发展演化往往要受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不同的时期一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化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19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城市数量和规模均有较大增长,城镇体系结构变化明显。基于此,本文对1990年代以来的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其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相应探讨,以期为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运用首位度和分形方法对山东省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布和演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1990年代以来山东省大、中、小城市发展较为迅速,镇的发展则较为缓慢,特大、大、中等城市的等级规模数量结构有所优化;等级规模类型结构呈“双核心”中间型的位序分布,其等级规模结构演化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段,在不同时段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差异明显。接着借助于区位商法和纳尔逊统计分析法分别从基本职能、主导职能两个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变动,认为山东省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正朝着优化方向发展。然后,通过对青岛和济南两城市断裂点的计算,发现1990年代以来两城市间断裂点的位置在青岛向济南方向的160千米处徘徊,波动不是很大,山东省的“双核心”城市格局长期以来一直比较稳固,并且认为“双核心”结构也将是未来山东城市经济的基本空间格局:接着运用重心法对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进行了研究,发现山东省城市重心略偏离区域中心并呈东移趋势,且各规模组城市重心的移动范围相差较大,空间移动方向差异明显。最后,在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方面,分别从自然、社会和经济三大方面进行了相应探讨,认为自然环境因素是山东省城镇体系结构形成与演化的基础,经济发展是演化的根本动力,政策体制影响着演化的速度和方向,交通建设是其重要的推动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