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微化秸秆粉体物性微观结构及光合生物产氢实验研究
【6h】

超微化秸秆粉体物性微观结构及光合生物产氢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丰富,并且可再生,可以用来转化成固、液、气三种清洁燃料。但是由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复杂结构,造成酶水解效率比较低。要获得较高的酶水解率就需要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进行预处理。目前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四大类。研究者已经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虽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没有找到能够用于生产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方法,对于影响水解的因素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结论,因此研究新的预处理技术,并对预处理影响酶解的机理进行分析就显得极为必要。
   超微预处理已经在中药材加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诸多的研究结果表面超微粉碎可以增加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的溶出,并使胃肠道吸收的有效成分增大。由于秸秆和中药材一样同属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光合产氢过程中其溶出物也要被生物体利用,因此本研究尝试将超微粉碎技术作为秸秆预处理方法,将超微粉碎后的秸秆粉体进行酶解光合产氢。研究重点在于对超微粉碎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物性和微观结构的测定观察,揭示其对酶水解的影响规律,并利用超微粉碎秸秆粉体酶解料液进行光合产氢,针对酶解料液的特性进行条件分析,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向高品位能源有效转化提供可能途径。实验中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1)随着秸秆平均粒径的减小,秸秆超微粉体的比表面积增大,但是比表面积增大并不与粒径的减小呈现线性关系,可能是由于粉体颗粒表面存在着裂缝、裂纹,粉碎过程伴随有团聚。松装密度随着秸秆粒径减小而增大,但是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松装密度的增大幅度开始减小,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粉碎时间的延长,超微粉体已经趋近于球体。秸秆的45℃热水抽提物在相同的粉碎方式下随着粉碎后平均粒径的减小,抽提物增大,说明可溶于热水的物质增多;抽提物中的还原糖变化和热水抽提物变化一致,在相同粉碎方式下还原糖含量随着粒度减小而增大,这可能是粉碎程度变大,有机酸溶出变大,导致较多秸秆水解出更多还原糖的缘故。同时还发现,尽管秸秆粒径减小,但粉碎方式变为高能球磨时,尽管粒度减小,但其抽提物变化减小,这说明热水抽提物的变化不仅和粒度减小有关,而且和粒度减小所采用的粉碎方式也有很大联系,在同种粉碎方式下热水抽提物随着平均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2)对粉碎为不同粒径的秸秆进行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超微粉碎可以有效破坏秸秆的维管束结构以及细胞壁,在粉碎过程中伴随有团聚现象。FTIR分析表明纤维素羟基缔合程度减小,纤维素大分子间的氢键受到破坏,纤维素在球磨过程中有小部分降解;木质素侧链上的羰基发生变化,苯环结构也受到一定影响;指纹区也发生改变,说明秸秆在超微粉碎过程中其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X衍射分析表明秸秆结晶度随着粉碎粒径的减小而降低。粘均法测定的聚合度表明随着秸秆粒径的减小,其聚合度降低,分子链断裂数增大,降解度增大。
   (3)不同粒径范围秸秆粉体的酶水解实验表明,随着秸秆粒度的减小,酶对纤维素的可及度增大。通过对酶解后的秸秆进行的扫描电镜分析可以发现酶水解后的高粱秸秆微粒表面留下很多酶解孔洞。粒度越小时,单位面积上出现的酶解孔洞越多,这说明超微粉碎过程能在高粱秸秆表面产生较多的酶活性位点,从而提高酶解糖化率。对酶解后的秸秆粉体的x衍射表明,酶解后的秸秆结晶度都有提高,这可能和纤维素进入水环境后烘干所产生的重结晶有关,也和酶水解反应已经把较多无定型纤维素转化为还原糖而余下的都是结晶区有关。对纤维素的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表明只有粒径范围330~420nm的高粱秸秆在1604cm-1处吸收峰变得尖锐,说明其反应机理和其它三种样品已经有所不同。
   (4)不同球磨时间的高粱秸秆粉体的酶解实验表明,酶解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为反应初始的36h,在此阶段约70%的还原糖产出,同时球磨时间越长的秸秆其酶解速率越大。利用Origin8.0软件对反应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其酶解过程符合对数分布规律,酶解速率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逐渐递减。对高粱秸秆粒径变化对酶解动力学参数的研究表明,随着秸秆球磨时间的延长,酶解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增大,而米氏常数Km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此外,通过超微粉碎高粱秸秆酶解的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得到了的最佳反应条件。
   (5)利用高粱秸秆超微粉体酶解料液的光合产氢实验表明:酶解料液的中和试剂采用KOH比NaOH的产氢效果要好很多,分析认为可能由于酶解阶段使用的缓冲剂中已经引入较多的Na+,较多的Na+使光合细菌发生阳离子中毒,导致产氢效果下降;离心过的上清液的累积产氢量要小于没有离心的酶水解料液,通过对还原糖的测定发现,在产氢过程中未离心过的酶水解料液还在继续水解,导致未离心的料液还原糖浓度在产氢过程要高于离心过的料液;在实验设计水平内,高的底物浓度可以保持较长的高效产氢期,但产氢高峰期相对滞后;光合细菌比较适合的接种量为20%;种子液的培养期以48h为宜;光照度的范围控制在1000~30001x时光利用率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