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代周藩著述、刻书研究
【6h】

明代周藩著述、刻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周藩著述、刻书之背景

第一节 周藩概说

第二节 周藩著述、刻书之背景

一、真假虚实的“亲亲之义”

二、文化熏陶和藏书之富

三、雄厚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 周藩著述考辨

第一节 朱橚著述考辨

第二节 朱有燉、朱有爌、朱有光著述考辨

一、朱有燉著述考辨

二、朱有爌著述考辨

三、朱有光著述考辨

第三节 朱安 、朱安淤、朱安 著述考辨

一、朱安 著述考辨

二、朱安淤著述考辨

三、朱安 著述考辨

第四节 朱睦 、朱睦横、朱勤美著述考辨

一、朱睦 著述考辨

二、朱睦横及其子孙著述考辨

三、朱勤美著述考辨

第三章 周藩刻书考辨

第一节 明前期周藩刻书考辨

第二节 明中期周藩刻书考辨

第三节 明后期及刊刻年代不详的周藩刻书考辨

一、明后期周藩刻书考辨

二、刊刻年代不详的周藩刻书考辨

第四章 周藩代表人物的个人成就与周藩著述、刻书的价值

第一节 周藩代表人物的个人成就

一、朱橚在农学、医学及文学上的成就

二、朱有燉在书法、诗歌和戏曲上的成就

三、朱睦 在藏书、经史及教育上的成就

第二节 周藩著述、刻书的特点与价值

一、周藩著述、刻书的特点

二、周藩刻书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有明一代,周藩著述、刻书凭借其数量之大、质量之高的优势,在明藩府著述、刻书中占据一席重要之地,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周藩著述、刻书的范围包括周定王朱橚一脉的藩王著述、刻书,也包括其同藩郡王、将军、中尉等同宗室所著述和刊刻的书籍。在时间上限定为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橚由吴王改封周王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堤,周藩最后一任王朱恭枵出逃,开封落入明末义军之手这一时期。在刻书地点上不作限制,只要是由周藩宗室成员著述、主持编撰或刊刻的书籍,且符合上述时间段,皆可划归到周藩著述、刻书的范畴之内。
  绪论:一、研究对象,界定周藩著述、刻书的研究范围和性质,并对前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二、研究现状,回顾本选题研究的历史;三、研究目的和意义,加强对周藩著述、刻书的深广度研究,揭示周藩文化活动的价值。
  第一章周藩著述、刻书之背景。概述了周藩的历史沿革,分析了周藩著述、刻书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古人著书立说讲究缘事而起或有感而发,并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刻书者除了对文化的喜爱外,还要具备充足的财力。有明一代,严厉的藩禁政策使得诸藩王远离了政治舞台。对于周藩而言,大起大落的藩属命运使得他们对于安稳的生活格外珍惜,对于周藩的有志者来说,如何处理无法在政治上建功立业和不使年华空逝去的矛盾成了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皇家营造的书香氛围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上,著书、刻书成为他们不虚度人生的首选。
  第二章周藩著述考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出周藩著述108种(含子目)。周藩习文者代不乏才,在医学、散曲、杂剧、诗词、经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在一些领域成为后世模仿借鉴的典范。然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周藩的著述被封尘在历史的长河中。明代及明代以后的学者大多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在周藩刻书上,而关于周藩著述的考据,仅是零星提及,并未专门研究,现以人物年代辈分为据,考其所著,试图再现彼时周藩文化著述之盛。
  第三章周藩刻书考辨。周藩诸王及其子孙在潜心著述的同时,还注重书籍的保存和文化的传播,将周藩的部分著述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籍付之剞劂。笔者以李致忠先生所划明代刻书风格分期为据,整理出周藩刻本凡75种,并对其进行考证。
  第四章周藩代表人物的个人成就与周藩著述、刻书的价值。论述周藩著述、刻书的三位代表人物——朱橚、朱有燉、朱睦在各自所擅长的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分析研究周藩著述、刻书的特点和周藩刻本的价值。
  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

著录项

  • 作者

    杜颜璞;

  •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大学;
  • 学科 中国古典文献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景文;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古代文学(~1840年);
  • 关键词

    周藩; 刻书考辨; 文化著述;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30:1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