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康有为晚年思想趋稳原因探析——以《不忍》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6h】

康有为晚年思想趋稳原因探析——以《不忍》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言

1.1 学术史综述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法

2.《不忍》杂志的创刊及其相关内容

3.康有为晚年思想内容及其发展历程

3.1 康有为晚年政治思想的演变

3.1.1 “虚君”共和思想的形成

3.1.2 从倡导“虚君”共和转而附和“民主”共和

3.1.3 由附和共转而抨击共和

3.1.4 重返其“虚君”共和立场

3.2 康有为晚期救国方法的演变--由空想渐趋务实

3.2.1 借助君权变法,以期实现和平改革

3.2.2 戊戌后,积极筹划武力勤王

3.2.3 自立军起事失败后,主张物质救国

3.2.4 高唱“尊孔”论调,提出思想救国

3.2.5 欲借军阀复辟,屡受挫折,淡出政治

4.从个人及其社会关系方面分析康有为晚年思想变迁原因

4.1 个人因素对康有为晚年思想变迁的影响

4.1.1 良好的家庭条件和氛围对其思想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4.1.2 师从对其政治思想形成的至关重要

4.1.3 个人性格是促使其晚期思想形成的主要根源

4.1.4 西方的自然科学的影响使其坚持君主立宪

4.2 周围的社会关系对于康有为晚年思想趋稳的影响

4.2.1 君臣之情是康有为保存君主思想的出发点

4.2.2 效仿西方政治制度是康有为一生的追求

4.2.3 袁世凯对康有为晚年思想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4.2.4 欲借助封建军阀改革是其政治思想的最大失误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清末民初,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在国际侵略者的步步紧逼和国内的动荡不安的危急局势下,无数拥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对中国将来走向何方各抒己见,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证其各自救国理论的正确性。它成为中国人民在这一历史阶段中追求民族独立和富国强民的一大亮点。康有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脱颖而出的。康有为虽然从小身受封建传统教育的熏陶,但是,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毅然放弃了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变法改革、救亡图存的民族运动中。他根据当时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结合自己对西方的政治制度理解,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且力求付诸于实践。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被迫流亡海外,但他仍未放弃对自己政治理想的追求,千方百计为实现自己政治目标而努力,这主要体现于他所主持创办的《不忍》杂志中。这一时期他的思想已由激进逐渐向保守过渡,由理想化向经世致用转化。其最终的思想出发点主要是以爱国、救国为主。
   本文共分三个主体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不忍》杂志办刊的时间、文章内容、发行的数量、影响的人群等加以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康有为在《不忍》杂志中所发表的旧文新作,大都是从他特定的政治思维出发,为满足不同时期的政治需要有感而发,并随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而随时加以调整。这对于我们了解康有为在这一时期思想反复变动并逐渐趋于平稳的因为有很大帮助。
   第二部分,通过对《不忍》杂志内容的梳理和分析,梳理辛亥革命后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和救国方式在不断变化中趋于平稳的过程。这是研究晚期的康有为在保存君主与救国思想中所表现出的趋稳性的重要依据。
   第三部分,主要从康有为个人及其社会关系两大方面分析其晚年思想变迁因为,从而找到促使康有为晚年思想逐渐趋于稳定的真正诱因。这有利于我们正确、客观地评价晚期的康有为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