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6h】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基础教育改革、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扩招与就业的矛盾为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田径专修学生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分别在北京、广东地区和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选取了12所体育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班的学生,另外还选取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等5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教学大纲和全国1991年、1997年、2004年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为他们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为他们成为合格的体育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并且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力指引方向。本文还通过寻找和发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的教学中应注意和待改善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促进田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研究表明: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距离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体育院校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还有待改进。主要结论如下: 1.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田径专门人才,尤其需要能够胜任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田径复合型人才。田径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是将来接受社会挑选的重要竞争力。 2.田径专修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第一是思想与观念,包括敬业精神、对教育的热爱程度、为人师表、终身教育观的养成、创造性教育观的养成、素质教育观的养成;第二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英语知识水平、计算机知识水平、教育学知识水平、心理学知识水平;第三是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学校体育学知识水平、运动人体技能学知识水平、保健与康复知识水平、人体形态学知识水平;第四是田径知识与技能,包括健身指导能力、田径运动训练能力、田径专业知识水平、田径教学与组织能力、专业自学能力、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第五是社会适应,包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人际关系。 3.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除在田径运动技术水平、裁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比较好以外,其他方面的能力表现较弱。 4.通过对教学目标、田径教学大纲的分析,发现各体育院校对田径专修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清晰,忽视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目标。导致田径教学内容陈旧,学习内容重复、效率不高,定向越野、户外运动等田径类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在田径专修中开展。培养的田径专修学生知识面窄,不适应社会需要。 5.教师在教学中忽视理论知识与术科联系,教学和评价手段单一,仍是灌输式教学模式,“专才型”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重视不够,不利于田径专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