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善”的比较研究
【6h】

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善”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选题目的和意义

1.3国内研究现状

1.3.1关于孟子之善的研究

1.3.2关于亚里士多德之善的研究

1.3.3孟子与亚里士多德之善的比较研究

1.4国外研究现状

1.4.1关于孟子之善的研究

1.4.2关于亚里士多德之善的研究

1.4.3孟子与亚里士多德之善的比较研究

1.5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2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基本认识比较

2.1.1孟子的人性善、善端、可欲之谓善

2.1.2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善、人的善、最高善

2.2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对于“善”基本认识的比较研究

2.2.1二者认识的共同逻辑起点——可欲之谓善

2.2.2二者认识的共性内容——善作为人禽之分

2.2.3二者认识的共同结构——最高善作为伦理与政治的结合点

2.2.4二者不同的认识视角——情感视角与理性视角

2.2.5二者不同的认识过程——始点推理与终点推理

3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善”的实践方法比较

3.1.1孟子的人格修养论

3.1.2亚里士多德幸福的实践方法

3.2人格修养方法与幸福实践方法的比较

3.2.1反思与沉思

3.2.2中庸与中道

3.2.3具体的修养方法与合德性的活动

4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善”的价值影响比较

4.1 孟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善治观

4.1.1孟子以仁义为核心的政治观

4.1.2亚里士多德以公正为核心的政治观

4.2仁义政治观与公正政治观的比较

4.2.1善到善治的共同指向

4.2.2仁义与公正

4.2.3德治与法治

4.3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善”在中西伦理思想史上的影响比较

4.3.1二者后世影响的比较

4.3.2二者精神内涵的对比

5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善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孟子与亚里士多德都建立了影响深远的善之理论。基于对于善的基本认识、善的实践路径以及善的价值影响的视角,利用比较研究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反映出两者对于善的基本认识的一些共性及差异性。 在对于善的基本认识方面,孟子与亚里士多德都以值得追求的事物作为善的内涵阐释,“可欲之谓善”是两者共同的逻辑起点,不同的是两者对于“欲”的理解。孟子基于情感视角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以善心论证人性本善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基于理性视角创设了善的目的论。孟子与亚里士多德都将善作为人禽之别的依据,同时都提出了最高善(至善)的理念。最高善都是两者政治与伦理的结合点,实现最高善也都是两者伦理诉求的终极目标。在善的实践路径上,两者都重视思的实践路径,但是,孟子以道德自省为立足点,提倡反思。亚里士多德则以沉思为实践路径,扩大了思的范畴。在两者的实践路径中,孟子与亚里士多德都贯彻中道原则。前者以天道论人道,后者以数学的方法,科学的论证了中道原理。孟子与亚里士多德都将善作为社会治理的价值导向,将善在政治上发挥了一定的理论价值。不同的是,孟子以仁义为德性的核心内容,提倡德治,亚里士多德以公正为德性的核心内容,强调法治。 最后,二者善之理论体系都影响深远。孟子之善奠定了内圣外王的儒家精神内涵。西方社会倡导的个体独立之自由精神在亚里士多德善的目的论中已显露端倪。孟子与亚里士多德之善体现了中西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

著录项

  • 作者

    徐佰义;

  •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学科 伦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柴艳萍;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孟子; 亚里士多德;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14:59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