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翠云草总黄酮提取与富集以及翠云草大极性成分的研究
【6h】

翠云草总黄酮提取与富集以及翠云草大极性成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翠云草总黄酮的回流提取法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2 以槲皮素作为标准品测定翠云草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与结果

2.2.1 翠云草总黄酮提取

2.2.2 标准溶液的配置

2.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2.2.4 检测波长的确定

2.2.5 标准曲线的制备

2.2.6 单因素实验

2.2.7 正交实验

2.2.8 小结

2.3 以芦丁作为标准品测定翠云草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与结果

2.3.1 翠云草总黄酮提取

2.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2.3.3 标准曲线的制备

2.3.4 样品的测定

2.3.5 单因素实验

2.3.6 正交实验

2.3.7 小结

2.4 讨论

第三章 翠云草总黄酮的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3.2 方法

3.2.1 翠云草总黄酮提取

3.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3.2.3 样品溶液的配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标准曲线的制备

3.3.2 样品的测定

3.3.3 单因素实验

3.3.4 正交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翠云草总黄酮的富集方法与抗癌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翠云草的初步提取

4.3.2 萃取

4.3.3 各层黄酮含量的检测

4.3.4 各萃取层的TLC分析

4.3.5 翠云草总黄酮的富集

4.3.6 MTT实验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萃取后的结果

4.4.2 总浸膏与各极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结果

4.4.3 各萃取层的TLC分析结果

4.4.4 富集后总黄酮含量的分析

4.4.5 翠云草总浸膏及各极性部位的抗癌活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翠云草大极性成分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5.3 实验部分

5.3.1 提取与分离

5.3.2 化合物结构的鉴定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翠云草,为卷柏属植物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Desv.) Spring)的全草,其主要含有黄酮类(特别是双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酚性物质。现已证实翠云草的双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缺氧功效,为了寻求翠云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以及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的富集手段,本论文研究了翠云草总黄酮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与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优化相应的工艺条件,寻求提取翠云草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方式。并在乙醇提取物总浸膏的基础上,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并用Sephadex LH-20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进-步纯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样品(SU-E-F)具有较高的黄酮含量(远远高于粗提产物),基本到达总黄酮富集的目的。该研究为翠云草总黄酮的进-步开发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对翠云草粗提物以及各极性部位进行初步的抗癌活性筛选,研究发现翠云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随后对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富集得到的总黄酮进行抗癌活性的检测,发现总黄酮样品(SU-E-F)的抗癌活性比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明显提高。这-发现为进-步研究翠云草中具体黄酮成分的抗癌活性提供依据,并为研究抗缺氧与抗癌的关系提供了客观的研究材料。
  并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研究较少的翠云草的大极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pre-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翠云草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借助理化分析方法及波谱分析技术以及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先后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3β,12β,25R)-spirost-5-ene-3,12-diol-3-O-α-L-rhamnopyranosyl-(1→2)-O-[α-L-rhamn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Ⅰ)、(2α,3β,12β,25R)-spirost-5-ene-2,3,12-triol-3-O-α-L-rhamnopyranosyl-(1→2)-O-[α-L-rhamn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Ⅱ)以及(3β,7β,12β,25R)-spirost-5-ene-3,7,12-triol-3-O-α-L-rhamnopyranosyl-(1→2)-O-[α-L-rhamn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Ⅲ),其中化合物Ⅱ、化合物Ⅲ为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化合物Ⅰ是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这些化合物均是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Ⅲ属于同分异构体。该研究丰富了翠云草及卷柏属的化学组成,为翠云草的活性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今后翠云草大极性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