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西方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论纲
【6h】

当代西方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论纲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一、对“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名称的说明

二、国外的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的研究情况

三、国内研究现状及本文脉络

第一章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两大哲学传统的交流与对话

一、两大传统的分裂与对抗

二、两大传统的交流与对话

三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两大传统交流与对话的结果

第二节科学哲学内部的逻辑发展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困境

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困境

三、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的内在发展

第二章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自然科学需要理解

第二节前理解的先在性

第三节实践比理论更基本

第四节真理离不开境遇

第三章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的旨趣与研究取向

第一节希兰:理论渗透实践

一、自然科学的解释学本质

二、事物意义的二重性

三、理论渗透实践

第二节伊德:解释学与技术科学

一、实证主义解释学二元复合体

二、科学解释学的恢复

三、科学对象解释学

第三节吉德林:新经验主义

第四章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的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对大陆哲学的积极意义

一、扩大了大陆哲学的影响力

二、揭示并实际运用了解释学现象学方法,推动了解释学的发展

第二节现象学科学哲学对科学哲学的积极意义

一、开拓了科学哲学研究的新视野,有利于实现对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

二、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能更合理地解释科学活动与科学史

三、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揭示了科学争论的意义和机制

第三节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科学哲学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在经过蓬勃发展后,它最终陷入两个极端(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不休论战之中,而论战双方却长期相持不下。超越二者的对立,既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哲学发展的新趋势。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了一种新的科学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与传统科学哲学不同,它从新的角度来反思科学并解释科学哲学,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也推动了大陆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因此,探讨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将从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兴起的理论背景、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研究取向、及其对大陆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探讨这一正在发展着的科学哲学的时代价值。 论文脉络如下: 第一章从两个方面探讨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兴起的理论背景。一、当代西方两大哲学传统--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由对抗走向对话,从而为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二、科学哲学由实证主义发展到历史主义,由客观主义到相对主义,矛盾重重,为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提供了许多要探讨的问题,使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的诞生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二章揭示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自然科学也需要探讨意义和理解、前理解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具有先在性、实践比理论更基本、真理离不开具体的境遇。 第三章介绍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的三位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希兰(P.A.Heelan)依据解释学现象学探询科学理论的文化源头,他提出科学理论渗透文化实践;伊德(Don Ihde)详细探讨解释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揭示科学研究对象的解释学本质,他提出一种技术结构解释学;吉德林(E.T.Gendlin)从主体与客体相互影响出发,重新研究客观性问题,提出一种应对客观性。 第四章讨论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的价值与不足。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对大陆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它自身也存在不足--理论比较分散、对于知识的客观性问题揭示得不够充分。

著录项

  • 作者

    向修玉;

  •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

  • 授予单位 厦门大学;
  • 学科 科学技术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曹志平;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科学的哲学原理;
  • 关键词

    科学哲学; 现象学; 解释学;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24:3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