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体系化趋向与反体系化趋向为视角
【6h】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体系化趋向与反体系化趋向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体系化趋向”考察

(一)恩格斯在体系问题上的态度

(二)体系化趋向的发展及其顶峰——苏联教科书哲学体系的形成

(三)小结:盲目的体系化趋向导致了一种绝对真理的体系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体系化趋向的考察

(一)一般非体系化趋向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非体系化趋向: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之争

(三)小结:非体系化趋向的困境与悖论

三、体系的本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的枢纽

(一)把体系的特征当作体系的本质——一个常见的理解误区

(二)体系的本质

(三)哲学体系与体系哲学的区分: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四、一种重要的理路:重新理解实践的含义及意义

(一)“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的基点

(三)实践动态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

(四)小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认为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置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和现代实践哲学的三重视域之内,并在此基础上去追问体系的本质。本文认为“体系”是指作为哲学思维内核的逻辑体系或范畴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历史上已存在着的两类范畴体系:一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实体论范畴体系和以康德为代表的主体论范畴体系,认为体系的本质就蕴含在这两者不同的逻辑思路之中因而可以理解其为源于主体对客体观察、透视的理论态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体系化趋向与非体系趋向的比较研究,可以知道:一方面,盲目的体系化趋向的顶峰是一个固步自封的真理大全,另一方面非体系化趋向由于其反一种体系哲学的体系走向对所有体系从而被历史证明是不可能。马克思基于实践所开创的新哲学提供了厘清问题思路的典范。所以,理解这种特殊的体系性就必须从实践概念的含义开始。一方面,它立足于前理论、前反思的存在论视野,从而表明旧哲学将二元对立作为终极结构的荒谬,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哲学是反体系的,这种反体系意味着反对理论体系在近代哲学中的绝对地位,也预示着将来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的不可能性:另一方面,主体性及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又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这便表明理论及其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必要性,但其又是有限的,其表现在理论范围的有限性和真理性的有限性,并意味着一种开放与自我超越的机制。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又能够不断地解决着体系与方法的矛盾。据此,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此,充分理解实践的含义与意义,对我们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