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足石刻观无量寿经变造像研究——以北山245龛观经变、宝顶18龛观经变为中心
【6h】

大足石刻观无量寿经变造像研究——以北山245龛观经变、宝顶18龛观经变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的文献综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大足石刻观无量寿经变的历史文化背景

2.1 历史背景

2.2 北山245龛观无量寿经变的开凿

2.2.1 北山佛湾唐宋时期的龛窟开凿

2.2.2 北山佛湾晚唐五代净土题材造像的刊凿

2.3宝顶18龛观经变的开凿

2.3.1作为佛教道场而统一开凿的宝顶山大佛湾石刻造像群

2.3.2 宋代大足地区观音造像题材的流行

3 大足石刻观无量寿经变的图像意涵

3.1晚唐北山245龛——“说法弘法”与“自力往生”

3.1.1 正壁主像——西方三圣的说法场景的突出

3.1.2 窟内极乐世界场景的表现

3.1.3三品九生图——西方三圣说法场景的再现

3.1.4 未生怨及十六观

3.2南宋宝顶山18龛——“接引往生”与“解除众苦

3.2.1 主像西方三圣——西方净土世界的象征

3.2.2 三品九生图——西方三圣接引场景的重复与表达

3.2.3 十六观

3.2.4 观经变中的观音图像

4 大足石刻观无量寿经变图像设计与表现

4.1 北山245龛、宝顶18龛观经变的图像内容设计

4.1.1 对佛教经典和既有观经变图像的依照

4.1.2对观经变图像的改造

4.2 大足石刻观经变的符号与象征

4.2.1 中轴对称构图形式的继承与表现

4.2.2 北山245龛:说法图场景的组合与构建

4.2.3 宝顶18龛:宏大意义场的构建与图像的艺术化处理

5 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大足石刻是今重庆市大足区摩崖石刻造像群的总称,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北山与宝顶山的石刻造像群。大足地区今存的三龛观无量寿经变(晚唐北山245龛、南宋宝顶18龛、明代千佛崖11号龛①)中最重要的唐宋时期两龛经变即分别位于这两个区域。观无量寿经变(后文简称观经变),是西方净土经变相中最流行的题材,目前在我国敦煌地区、巴蜀地区均保留了数量可观的该题材经变相。净土题材造像在晚唐时期已普遍流行于大足,而北山245龛观经变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宝顶18龛观经变开凿于南宋时期,是宝顶山大佛湾造像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大足石刻造像鼎盛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宋代风格。与巴蜀地区的其他观经变相比,大足地区唐宋时期的两龛观经变无论在规模大小、还是艺术价值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本文以大足地区保存的晚唐北山245龛观经变、南宋宝顶18龛观经变为中心,从历史背景、图像意涵、图像研究三方面切入讨论,说明了此二龛经变虽然同为观经变题材,但所表现的功能意涵却不尽相同。
  北山245龛观经变在图像设计方面加入密教的说法图像元素,并融入了一佛五十菩萨图以及瑞禽、天乐、莲池化生等净土图像,共同构建了西方三圣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说法场景,表明该龛经变具有佛法长弘和通过“自力”往生净土的宗教意涵—主要表现了西方三圣的说法功能。宝顶18龛观经变中简化了常规的净土世界图像,并在正壁三品九生图中不断强化西方三圣形象来突出其接引往生的功能,这与其作为宝顶佛教道场的组成部分这一角色不无关联;该龛经变中着力刻画表现了观音形象,与宋代大足观音造像的流行趋势相吻合,表明该龛经变中观音信仰与净土信仰的相互融合,具有净土接引与解除众苦的双重宗教意涵表达;经变中诸多世俗图像元素,是宋代佛教造像世俗化的有力图证—因此,18龛观经变具有强调西方三圣接引功能、反映观音信仰、反映世俗愿望的多重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