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莱辛、苏轼诗画观探析中西不同诗画观的必然性
【6h】

从莱辛、苏轼诗画观探析中西不同诗画观的必然性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绪论

第2章中西哲学文化思想及艺术精神的不同

2.1西方哲学文化思想及艺术精神

2.2中国哲学文化思想及艺术精神

第3章从模仿说探寻西方诗画异质的必然性

3.1古希腊模仿说的建立

3.2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诗画关系的简述

3.3模仿说的继承和发展

3.4诗画关系的继续发展与西方诗画异质的确立

第4章从意境论入思中国诗画融合的必然性

4.1先秦两汉时期:从诗画政教功能论及诗画注重表现的因素方面论述诗画精神的相通性

4.2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成为诗画共同的精神基础。

4.3唐宋时期:意境论的形成、“诗画一律”的提出及中国诗画的融合

第5章从中西诗画的不同看中西不同诗画观的必然性

5.1中西文化艺术精神略述

5.2中西绘画的不同

5.3中西诗歌的不同

5.4中西诗歌艺术手法的相通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诗歌和绘画是人类最重要的艺术门类,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背景中,中西方诗歌和绘画按照自身特有的规律向前发展,打上了深深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印记,最终形成了中西不同的诗画观。具体来说,在西方,“诗画异质”成为诗画关系的主导,而在中国,“诗画融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形成中西方不同诗画观的原因是复杂的,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其中的规律和逻辑必然。 首先,中西方传统的宇宙自然精神、哲学文化思想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宇宙自然精神是“主客二分”,人是主体,是世界的主宰,自然是客体,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征服被征服的关系。西方“主客二分”的宇宙自然精神导致西方人把世界的方式是求实证、理性、科学,从而,西方哲学思想表现为重逻辑、求真。科学理性主义精神由此诞生,艺术的模仿论也由此诞生。 中国的宇宙自然精神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相类相通的,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服从自然,顺应自然,天人相契,天人一体。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精神,使中国人把握宇宙自然的方式为重体悟、感性、直觉。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个体化入宇宙万物之中,通过一草一木去体悟宇宙的浩茫无限,把握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达到身与物化、物我两忘的境界。由此,中国产生了“心物感应”的艺术观。 “诗画异质”成为西方诗画关系的主导,这是由西方文化语境下诗画的不同特质决定的。模仿说是西方最古老、最经典的学说,它深深影响了西方文艺的形成发展面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已经从模仿所用的媒介,所取的对象,所采的方式,为艺术做了区分,而且亚里士多德强调诗歌模仿行动,实际已经隐含了西方诗画“质”的不同。莱辛正是在继承古希腊模仿说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西方艺术的精神,从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之不同的角度,研究诗画特有的规律,对盲目接受“诗如画”所得出的片面甚至错误的观点进行批驳,从而确立了“诗画异质”的主导地位。中国的艺术观就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心物感应”论。“心物感应”离不开主观的心,也离不开客观的自然,在诗画理论领域相继产生了意境论,意境成为中国诗画的共同的审美追求。先秦两汉时期,诗画精神的相通主要表现在诗画的政教功能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成为诗画共同的精神基础;唐宋时期,意境论产生,成为诗画共同的审美追求。在精神意境的相融、相通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中国特有的诗、书、画合一的文人画,诗画从精神、意境到形式全面融合。 中西不同诗画观的产生,还要归结于中西诗歌和绘画自身的不同。 简言之,在西方科学、理性的传统下,西方绘画运用明暗、光影、焦点透视、解剖等科学因素,在摹写现实、创造典型美方面已臻于完美,客观上不需要另一种不同性质的艺术形式的介入;而中国绘画追求的是内涵丰富的神、气、韵、妙,乃至宇宙的本体和生命,它们没有很具体的规定性,是难以描摹的,因此,有时画家的“意”正需要诗歌来画龙点睛,中国诗歌用语言传达意象,在客观上,也有必要“以画补足”。 中国诗歌主要是指短小精悍的抒情诗,西方诗歌主要是指长篇叙事诗、戏剧诗,因此中国诗歌适于融于画面,西方诗歌不适于融于画面。由于中西方语言的不同,中国诗歌可以做到成功的景物描写,西方诗歌却难以做到。中国诗歌运用各种手法来突破媒介的限制,实现空间景物描写,这些手法恰与莱辛所提出的西方诗歌通过动作表现物体的方式相通,可见中西方诗歌之异与异中之“同”。 在西方,莱辛的《拉奥孔》问世之后,诗画一致说,从此成了历史陈迹,而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著录项

  • 作者

    胡秀芬;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 学科 美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邱正伦;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绘画评论、欣赏;
  • 关键词

    莱辛; 苏轼; 诗画观; 意境论;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21:59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