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幸福的要素:论在乔治·艾略特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同情与谨慎对个人幸福的影响
【6h】

幸福的要素:论在乔治·艾略特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同情与谨慎对个人幸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Sympathy

1.1 Sensitive Soul

1.2 Tender Ignorant

1.3 Apathetic Spectator

Chapter Two Prudence

2.1 Impulsive Failure

2.2 Lost Agony

2.3 Cold Success

Chapter Three Morality

3.1 Social Circumstances

3.2 George Eliot's Morality

3.3 Happy Means

Conclusion

Works Cited

展开▼

摘要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对道德的关注始终如一。随着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人们面临着道德缺失这一严重的危机。生活在这样一个精神摇摆不定的年代,艾略特通过写作,在自己作品中对道德问题的进行展现与探讨,试图指出一条通向幸福的道路。 近年来,国内对艾略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人本宗教思想的研究上,将其道德思想等同于宗教思想,缺乏对其道德思想的系统研究。而《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作为乔治·艾略特的半自传体小说,既是她最为出色的早期作品,也是她道德思想发展的初始阶段的代表作,需要仔细的研究和挖掘。本文在文本细读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艾略特认为同情和谨慎两种美德是个人幸福的必要因素。 除了前言和结论,本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主要专注于乔治·艾略特道德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同情。因为艾略特对同情的反复强调,同情这一美德始终受到评论家们的关注。事实上,谈到艾略特的道德思想,对同情的定义和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章则把研究分析的重点放在了谨慎这一美德上。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谨慎这一美德被广为推崇。谨慎这一美德贯穿于《弗洛斯河上磨坊》的始终,但是对于其重要性,它在以往的研究中却鲜少被提及。 第三章通过回顾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状况,指出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总结了乔治·艾略特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文本中体现的道德思想,同时将她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规范进行了比较与区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