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托马斯·波克维茨的课程史研究
【6h】

托马斯·波克维茨的课程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导论

(一)问题提出

1.课程理论研究的需要

2.对课程改革实践深化发展的审视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1.概念界定

2.国内外课程史研究概况

3.国内外关于托马斯·波克维茨的研究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拟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的拟创新点

(五)研究思路、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托马斯·波克维茨课程史研究渊源

(一)托马斯·波克维茨个人经历简介

(二)托马斯·波克维茨课程史研究的背景

1.社会背景:美国的新经济神话时期

2.课程领域:概念重建之后的“十字路口”

3.学术思潮:语言学的转变

(二)托马斯·波克维茨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基础

1.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

2.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

3.年鉴学派的史学观

4.布迪厄的空间概念

5.知识社会学

二、托马斯·波克维茨课程史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论

(一)课程思想史

1.批判课程史研究的“历史主义”现象

2.以知识作为课程史研究的中心

3.对课程作为一种治理实践的历史追溯

4.“区域历史”作为课程史的论述空间

(二)课程社会史

1.批判课程改革的进步史观

2.课程改革作为社会规范的实践过程

3.课程改革专家的批判性品格

(三)课程史研究方法论

1.课程史研究思维方式:“碎片化”

2.课程史研究范式:“当下历史”

3.课程史研究方法论:社会知识论

三、托马斯·波克维茨课程史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一)打开课程研究的历史化空间

(二)补充传统课程史批判性研究的不足

(三)提升美国课程研究的理论品性

(四)对边缘群体的高度关怀

(五)托马斯·波克维茨课程史研究的局限性

四、托马斯·波克维茨课程史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一)重视历史取向,加强我国课程史研究

(二)基于历史和社会情境,审视课程改革

(三)秉持“碎片化思维”,进行批判性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袁青青;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宝庆;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科学的方法论;
  • 关键词

    托马斯;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21:3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