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思路
二、相关文献
三、本论文的研究研究框架
第一章 历史场景中的循化与“撒拉”
第一节 循化的地理格局及建制沿革
一、“撒拉”移居之前的“循化”
二、“撒拉”移居之后的循化
三、循化各族的历史分布格局
第二节 成为“撒拉”的历史
一、撒拉的“分枝”性社会结构
二、撒拉社会史的分析
第三节 街子的情况
第二章 “骆驼泉”的文化密码及其“重建史’’
第一节 透视撒拉民间仪式与传说中的“骆驼”
一、仪式中的“骆驼’’
二、传说中的“偷牛说”及其“去污名化”
第二节 清末民初西北穆斯林传统中的“骆驼”
第三节 “新中国”以后的“骆驼泉”传说
第四节 街子“骆驼泉”今昔
第三章 几种文化事象的“营造史’’
第一节 “穿皮袄”的民族
一、撒拉人服饰的“历史”
二、“历史”对撒拉人服饰的影响
三、被作为“撒拉族传统”的服饰
第二节 撒拉人的建筑
一、民居
二、清真寺
三、建筑的“撒拉化”
三、“非撒拉’’建筑古迹的湮灭
第三节 撒拉族的语言与文字
第四章 撒拉社会的“精英谱系”
第一节 撒拉土司及其由来
第二节 宗教精英
第三节 “新国家”的民族干部与知识分子
一、学者及其学术研究
二、“积极分子”与民族干部
三、学术性民间团体组织“青海撤拉族研究会”
第五章 撒拉人当下的日常生活与礼仪表达
第一节 撒拉人的家庭生活
一、撒拉人居住格局的边界意识
二、撒拉人家庭内部生活秩序的建构
第二节 撒拉社会的仪礼表达
一、“人情”浓厚的“宗教社会”
二、“轻生重亡’’的礼仪特点
第三节 周边民族看“撒拉传统的营造”
一、曾是“阿舅’’的藏族
二、作为“兄弟”的回族
三、与汉人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从理性的“民族主义’’到经验的“地方社会”
一、“传统发明”并非简单、直接的“现代性”的回应
二、“传统发明”的被“抵抗”
三、“传统发明”的时间性结构历程
附录
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名单
青海省撒拉族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
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相关专题座谈会纪要
向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政府汇报研究会工作的情况简报
循化县骆驼泉文化规划方案
骆驼泉撒拉族民族园开发建设项目发布建议书
骆驼泉撒拉族民族园开发建设项目建议书
十一五城镇建设汇报材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后记
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