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德国小蠊抗药性机制及细胞色素P450基因检测的研究
【6h】

德国小蠊抗药性机制及细胞色素P450基因检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文献综述

1德国小蠊的抗性历史和水平

1.1德国小蠊对有机氯类杀虫剂的抗性

1.2德国小蠊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

1.3德国小蠊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1.4德国小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1.5德国小蠊对其它杀虫剂的抗性

1.6德国小蠊抗性水平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2德国小蠊抗药性机制研究进展

2.1行为抗性

2.2表皮穿透作用降低

2.3靶标敏感度降低

2.4代谢抗性

参考文献

3昆虫细胞色素P450及其在德国小蠊抗性中的作用

3.1细胞色素P450基本特征及其分类命名

3.2细胞色素P450的进化与多样性

3.3昆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研究近况

3.4昆虫P450分离纯化技术与方法

3.5 P450酶系介导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3.6德国小蠊细胞色素P450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德国小蠊防治技术及抗性治理对策研究进展

4.1德国小蠊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4.2德国小蠊抗性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5选题依据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5.1选题依据

5.2研究目的

5.3研究意义

第二章德国小蠊抗药性及其检测方法比较

1材料与方法

1.1试虫来源

1.2供试药剂

1.3药膜法

1.4点滴法

2结果与分析

2.1北京不同地区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抗性测定

2.2两种德国小蠊抗药性检测方法比较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德国小蠊抗感品系羧酸酯酶生化特征比较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虫来源

1.2供试试剂

1.3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1.4蛋白质含量测定

2结果与分折

2.1德国小蠊羧酸酯酶对不同底物时间进程曲线比较

2.2德国小蠊抗感品系羧酸酯酶时间进程曲线比较

2.3德国小蠊羧酸酯酶不同底物浓度对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2.4德国小蠊抗感品系羧酸酯酶底物浓度进程曲线比较

2.5德国小蠊抗感品系羧酸酯酶对底物亲和力比较

2.6北京不同地区德国小蠊羧酸酯酶活性比较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醅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生化特征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虫来源

1.2供试试剂及仪器

1.3 AChE活性测定

1.4 GSTs活性测定

1.5蛋白质含量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北京不同地区德国小蠊野外品系AChE活性比较

2.2北京不同地区德国小蠊野外品系GSTs活性比较

2.3北京不同地区德国小蠊野外品系AChE和GSTs活性比较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德国小蠊细胞色素P450光谱及生化特征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虫来源

1.2化学试剂及药剂

1.3 CytP450酶液的制备

1.4 CytP450含量的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北京不同地区德国小蠊野外品系Cyt P450含量比较

2.2德国小蠊CytP450光谱特征比较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德国小蠊细胞色素P450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1 材料

1.1昆虫

1.2酶及主要的试剂

1.3工具酶及试剂盒

1.4载体和受体菌

1.5 PCR引物

1.6试剂配制

1.7主要仪器

2方法

2.1 Total RNA提取

2.2 cDNA合成

2.3 PCR反应

2.4 PCR产物中目的片段的回收

2.5 T-A互补法克隆目的片段

2.6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的转化

2.7质粒小抽

2.8酶切鉴定

3结果与分析

3.1 PCR扩增结果

3.2基因克隆及筛选鉴定

3.3序列分析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致谢

展开▼

摘要

掌握抗性水平,了解抗性机制是有效治理德国小蠊抗药性问题的前提.该文应用生物测定,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德国小蠊抗性水平、抗性检测方法、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活性与光谱特征、细胞色素P450基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从群体、个体和基因三个水平揭示德国小蠊抗性产生的机制,为德国小蠊的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药膜法测定了北京4个野外品系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和敌敌畏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4个野外品系均对4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与敏感品系相比,H品系对二氯苯醚菊酯和敌敌畏的抗性系数分别为5.38倍和6.97倍(KT<,50>),而用点滴法测定,抗性系数则分别为22.17、64.32和27.03倍(LD<,50>).与药膜法相比,点滴法对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要高出3.20倍、4.64倍和4.83倍.表明点滴法能更为精确地检测出德国小蠊的抗性水平,是一种较理想的抗性检测方法.对采自北京不同地区9种德国小蠊野外品系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野外品系间AChE和GSTs活性呈现差异.有4种品系可使AchE和GSTs活性提高,其中,KFQ品系与敏感品系相比,AChE的活性提高了1.57倍,BYS品系使GSTs活性提高了2.33倍;有3种品系可使AChE活性提高,而使GSTs活性下降;另有1种品系使AChE和GSTs活性均下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