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背景下的“走转改”报道

摘要

个体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伴生品,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又有其相对独立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新闻媒体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必须摒弃单一的整体视角和宏大叙事,关注个体、家庭、社群等社会基层细胞,开发个体化的新闻资源,发现并推动问题的解决,通过提升个人的幸福感来建设"幸福中国".作为公共领域的新闻媒体,真实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趋势,客观分析个体化的利弊得失,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呼吁,来伸张公民的基本权利,降低个体的风险指数要从走进基层、走近个体开始。rn 央视"走转改"的报道策划选题精心,报道扎实深入。在聚焦社会问题时首先考虑如何积极推进问题的解决,因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也体现了主流媒体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新闻宣传的价值取向。实践表明,走基层报道不一定非要有宏大叙事,它完全可以从普通中国人身边,从最具体的喜怒哀乐切入。只要这“点”上的喜怒哀乐具有“面”上的社会普遍性,那么它就更容易赢得受众的共鸣,并获得更有穿透力的传播效果。rn 在社会的个体化进程中,公民的“群己权界”意识日益增强。有人担心,媒体越来越深地切入私人领域,开发个体化新闻资源,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或者因为过度搅扰而招致对方的反感。因此,媒体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具有明确的“权界”意识,在“走基层”过程中坚持平等原则和平视视角,在新闻报道中把握好措辞和分寸,而这些,也正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基本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