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武汉博物馆馆藏西周青铜甬钟的再修复

武汉博物馆馆藏西周青铜甬钟的再修复

摘要

钟是祭祀或宴飨时用来演奏音乐的一种打击乐器,一般认为是由商代钟铙演变而来的,最早见于西周早期.其中,顶上有筒形甬的斜挂的一类钟称为甬钟,常见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其无论是在形制、铸造还是音质上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是我国青铜文化发展高峰期的典型代表之一.甬钟的结构非常科学,其发音量的大小取决于其钟体共鸣箱的大小,音频的变化主要由鼓部的厚薄决定,枚则从结构上起增加阻尼、降低泛音频率值的作用,使甬钟的音色更纯.从钟体形式来分,甬钟有两种,一种钟体共鸣箱为扁突体,似上下合瓦状,可以敲击出两个音,一个音在隧部,另一个音在鼓侧部,即双音钟;一种钟体共鸣箱横截面为椭圆形,类似圆筒型钟,只能敲击产生一个音符.武汉博物馆所藏西周青铜甬钟在此前修复中存在修复方法和材料选择不当、修复过程缺乏档案记录等问题,据此,对原修复所用黏合剂进行清除后,采用补配件成形安装一体化完成的方法对甬钟进行再修复,保证了修复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实现了对文物的最小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