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7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 >19世纪中国社会的儒教信仰(提纲)

19世纪中国社会的儒教信仰(提纲)

摘要

19世纪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层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动向,无论对当时的社会转型还是对后来的社会演变,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19世纪下半叶陆续引入的现代性要素,尽管对传统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冲击,然而,直到1898年戊戌变法,中国士民依然保持着一份文化自信.支撑起这份文化自信的,无疑是有着两千多年浓厚积淀的儒家价值观和儒家信仰.戊戌变法失败后,张之洞作《劝学篇》,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辩三纲五常为常道,不可变更,说明儒家价值观仍为主流社会所信奉.1906年清政府将孔子祀典由中祀升格为大祀,以及康有为创立孔教说,说明儒家信仰被人为强化,呈现出走向宗教的趋势.意识形态层面的重视和倡导,往往有着清晰而确定的目的性,不是被用来与"西学"相抗衡,就是被用来维系人心,儒家价值观和儒家信仰就是如此.问题在于,儒家价值观和儒家信仰能否担当起这样一个历史重任?撇开儒家价值观不谈,单就儒家信仰而言,似乎并不乐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