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年第四届旅游高峰论坛-民族旅游与传统文化 >互惠的断裂与延续——民族旅游进程中石林撒尼人的“伴”与村落治理

互惠的断裂与延续——民族旅游进程中石林撒尼人的“伴”与村落治理

摘要

互惠是人类学礼物研究的传统话题.在马凌诺斯基对特罗布里恩德岛民的互惠模式研究中,指出互惠交换的对象并不仅限于物也可以是人.莫斯以降,对互惠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莫斯认为,所谓礼物流动是在人的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社会连带和团结.而弗思(Firth)在对毛利人“豪”之意义的再分析中认为友谊、信任、利益等社会机制是互惠得以运作及持续的基础.萨林斯在重作互惠模式分类的基础上,于亲属关系的陈述中认为,互惠行为的发生与亲属关系的距离成正比,换言之,即血缘亲属关系是互惠机制产生的核心基础.可以看到,在传统社会中,在血缘亲属、友谊、信任等关系基础上发展的互惠是社会生产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基点.此外,莫斯还指出,作为“社会整体事实”的呈现,礼物不仅涉及社会交换、道德、法律层面,它“又可以对社会借鉴提供更佳的治理之道”.本研究展示了石林一个撒尼少数民族村落在旅游发展后出现的社会秩序紧张,并透过对其在舅权关系基础上之传统互惠关系的探讨,即“小伴”呈现,拟对旅游发展背景下少数民族农村村落治理提出见解.在以流动为核心特征的全球地方化背景中,旅游给撒尼村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可喜的是,社会变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是社会文化整合过程中的缓慢流动。在Y村丧礼仪式中,村委会以社会组织的方式与小伴等传统互惠融为一体,使得传统社会关系与村落社会组织实现了顺利对接。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社会关系与现代村落治理对接的空间和可能性。其实,讨论互惠体系对于现代社会秩序的意义原本就是莫斯“礼物”研究的初衷。这也就提示人们注意,当考察社会变迁中的边疆少数民族村落治理时,必须纳入当地文化规则与传统社会关系等考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