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溯梦'中国'与华文经典——论白先勇《台北人》的经典性

溯梦'中国'与华文经典——论白先勇《台北人》的经典性

摘要

白先勇在创作《台北人》时,明显受到了英国作家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影响。白先勇在《台北人》中,同样表现了各类人物的心灵病态与人性扭曲。这些“台北人”既深深陷入到心灵的梦魇之中不能自拔,又对自己真实的人生状态缺乏自省与自知。《台北人》的主题内蕴与审美旨趣,显然并非指向未来,而是指向过去。白先勇所着意的,是洋溢着青春活力和生命激情的美好心灵,怎样在岁月流刷和历史动荡中,令人辛酸地被伤害、被腐蚀,并最终走向消亡的。纵观“台北人”系列作品,几乎所有小说的主人公都同时经历了个人的不幸与家国的沦亡。如果从狭隘的政治意识形态角度对《台北人》加以观察,自然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对国民党显贵在大陆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之奢华生活的怀念,以及他们丧失大陆中国的“亡国”之痛。蕴含在《台北人》中的情感意蕴,不仅是从一个虽然痛苦万分,却不舍高贵自由的心灵中发出的天籁般的悲鸣与哀叹,也不仅是白先勇从凝聚着自己痛切人生体验升华出的“丧家失国”的悲哀,更深藏着一种对悠久辉煌的中华文化传统的怀念与留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这“唯美中国”之传神特征的,应是白先勇笔下那一个个风韵犹存但毕竟年长色衰、难掩迟暮的老美人形象。笔者还认为白先勇的同性恋气质和作品中的女性化倾向,与他精心打造的那个带有女性化特质的“唯美中国”形象,无疑具有天然的关联。白先勇的小说虽然境界不够雄奇阔大,取材也较为狭小细窄,但由于他高洁清远的文化气质和非同寻常的“中西合璧”能力,使得他的作品不仅承袭着西方文学“性爱、暴力与死亡”的传统母题,还大胆汲取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创新手法,更天才般地将其与“物是人非”、“家国败亡”一类中国文艺传统融为一体。而正是这“中西古今”的有机统一,造就了《台北人》在世界华文文学中无可替代的经典地位,他以文字延续并建构了古老中国文化的新命脉。白先勇的成功,无疑是华文文学之经典性与“中国(特)性”不可分割的绝佳例证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