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秦皇岛市博士专家联谊会哲学社会科学分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 >豫剧传承模式:戏曲类高校与河南省豫剧界专家合作培养豫剧人才模式探讨——以中国戏曲学院2009级豫剧本科班的培养成效为例

豫剧传承模式:戏曲类高校与河南省豫剧界专家合作培养豫剧人才模式探讨——以中国戏曲学院2009级豫剧本科班的培养成效为例

摘要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当代中国文化事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能够在社会上形成高度共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但是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模式则是摆在相关学术界和业界的一大难题.豫剧作为我国传统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其保护和传承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参与观察、访谈调查、文献法等方法,研究中国戏曲学院2009年首创的高校和业界专家联合培养豫剧人才的模式,发现这种模式对于豫剧的传承有明显的正功能,豫剧本科班所在的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是该学院最具特色的教学机构之一,该系在昆曲教学基础上,以地方剧办学为主体,依照“教学、科研、创作、实践四位一体”的国戏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戏曲表演、戏曲器乐伴奏、戏曲形体教室及舞蹈人才的任务。针对豫剧的特色,制定了严谨的、科学的、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以人才导向为目标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豫剧班的办学形式是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基地教学相结合。在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方面,中国戏曲学院与河南省豫剧二团共建了教学实践基地,为豫剧本科班的实践演出提供了舞台,也提高了学员舞台实践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