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物馆变革的思考

摘要

2004年5月至9月,中国博物馆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对我国公民进行了一项关于博物馆认识的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尽管有95.7%的人坚定地认为青少年应该经常参观博物馆,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博物馆与学校一样是教育机构,但只有约20%的人每年参观博物馆的时间能达到4至6小时,其余80%的人全年参观时间不足两小时,甚至根本不进博物馆.专家指出,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博物馆服务还没有达到完全从观众需求出发.为此,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在全国省级博物馆馆长专业管理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呼吁:“博物馆建设要努力避免千馆一面,突出特色,注重服务,让观众将参观博物馆作为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的一个共同目标,就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就是社会教育。人们去博物馆,在参观、休闲、娱乐的同时,还希望学到瞬息万变的新知识。随着一批批现代化大中型博物馆拔地而起,我国博物馆在建筑、设施及展品上已与西方博物馆接近,甚至毫不逊色,但绝大多数博物馆未能将公共服务和教育功能视为自己的核心工作。“展览就是全部”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许多展馆仍普遍缺乏供观众小憩、餐饮的设施,通道上仍缺乏明显的指示标志,商品部充斥着大众化的旅游品而少见具有特色的纪念品,观众有了疑问也无人解答.宁波博物馆戴宗品处长就认为:“教育应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之一,应免费提供或只收取成本费。”云南省博物馆改造了固定陈列,安排了十个教育方案,核心是“触摸滇国”,一改过去博物馆“禁止”的面孔,使观众与展品“零距离”接触。上海博物馆将激发观众兴趣置于首位,增加了许多互动项目,孩子们可以亲手修复唐三彩、铸造古钱币、制作铜镜,还可以学写甲骨文,用传统方法拓印字帖。随着中国人文化生活逐步走向成熟,文化含量逐步提高,博物馆必将成为越来越多人休闲去处的优先选项。当人的文化素质提高,当博物馆的一切工作都能真正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把“以人为本”落实到方方面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