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研讨会 >论明代帝陵宝城明楼制度的形成及其在清代的嬗变情况

论明代帝陵宝城明楼制度的形成及其在清代的嬗变情况

摘要

明代的帝陵除安徽凤阳皇陵(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江苏盱眙祖陵(明太祖朱元璋三代祖考之陵)、北京西郊金山景泰皇帝陵和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思陵外,各陵在初建时有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总体布局均呈前方后圆的形状。其中,“前方”指陵寝前部有前后相接的两进或三进平面呈方形的院落,院内建有享殿、配殿、神帛炉、石桥或棂星门、石五供等建筑;“后圆”即陵寝后部为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前方后圆形的宝城,其出人口在前,设有城台、券门或左右礓礤道,城台之上建明楼。宝城之内为墓冢,名为宝山,其下即埋葬墓主的地下玄宫。由于宝城、明楼制度系明代首创,且明陵的宝城、明楼在清朝修缮时间有改变原有形制或结构的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对其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在清朝时的嬗变情况加以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