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北美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 >《诗经》'兴'在北美汉学视域中的阐释

《诗经》'兴'在北美汉学视域中的阐释

摘要

美国汉学界本土学者与华裔学者,对《诗经》“兴”的研究阐释各有其独特的切入视角,切入研究的角度也主要有:诗歌文艺学角度,作品类比分析的角度,古文字探源的角度,运用西方理论考察以及阐释学的视角。具体而言,宇文所安解释“兴”为带有情感性的形象(affective image ),其主要功能不是指意,而是某种情感或者情绪的发动:“兴”不是“指”那种情绪,而是发动它。夏含夷立足于《诗》之“兴”与《易》之“象”之间深刻的潜在关系,认为《周易》的占卜取象思维与《诗经》比兴创作思维在实质本源上是同一原理的,“象”与事物的联系是诗歌中“兴”的出现的先声。华裔学者陈世壤以初民“上举欢舞”时“兴”的呼声来研究《诗经》,认为“兴”的文化发生与原始兴祭密切相关,在早期歌、诗、舞、乐四位一体的原始兴祭中,实际上早已潜在包含了兴与歌、诗、舞、乐等样式的特定关系。“兴”在《诗经》里表现的特殊功能,正是在于其熔韵律、意义和意象于一炉的强力;《诗经》里复沓、叠覆和反复回增等句法的现象,也正是脱胎于“兴”的诗法。王靖献则运用了帕利一劳德套语理论研究《诗经》,“现成思路”(套式)—诗中经常出现的某些景物带来的联想;这些景物是象征性的,歌者借助于习惯和联想,用这种景物引出某种固定的情绪。所谓“套式”这种传统创作方式,与中国抒情艺术中的“兴”有着极大的相似相通性。佐伊伦则主要探讨《诗经》阐释学历史与孔子的诗教思想的关系,通过对《论语》的详尽分析,将中国文学阐释历史分为以乐论诗的早期阶段,前文本过渡阶段和文本形式凸现阶段三个阶段,认为《诗》之兴在于:外交朝聘会盟上的“兴起”应对与领悟“兴会”;复兴礼乐,倡导诗教,兴起人格完善的道德意义。借用萧华荣《诗“兴”论》中篇《兴与文学过程》的相关内容:“兴”贯穿与文学过程的始终。从作者对现实的诗意感发,到诗情的表达到文本即作品内蕴的形成,再到读者的欣赏、接受、运用、解释、批评,皆有‘兴’活跃期间。”①对美国汉学界有关“兴”的阐释进行大致的逻辑梳理。可以说,宇文所安、夏含夷及陈世骤(关于兴”的文化发生与原始兴祭密切相关),他们对“兴”的理解阐发,主要是从诗的发生层面来论述的;陈世壤和夏含夷更倾向于本原式的探究,诗歌发生的最原初的文化形态和原始思维方法,而宇文所安的研究层面是在诗的意象的发生,情感的发动上。王靖献的“套式”与“兴”和陈世骤的相关论述(《诗经》里复沓、叠覆和反复回增等句法的现象,也正是脱胎于“兴”的诗法。)主要是从诗歌的创作表达层面来探究的。而佐伊伦从阐释学的角度研究《诗经》阐释历史与孔子的诗教思想的关系,则是属于诗歌的接受层面上的研究。除了在美国,日本学者松本雅明也致力于“兴”的发想形式的深入研究,认为最古老的“兴”的发想方式是朴素的、印象式的、行为式的,以后是象征式的、比喻式的等等,它们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思维的发展。他以十年艰辛完成的千页巨著《关于诗经诸篇形成的研究》依据“兴”的发想方式的发展,比照日本从原始歌谣到平安朝歌谣,来判断《诗经》各篇产生的年代。此外,日本学者白川静以日本古代歌谣集《万叶集》所反映的古代风俗为参照,继续探索“兴”的发想,深化了对“兴”的特质的认识:它受原始宗教观念和集体意象的支配,带有咒语或祝祷词的性质,这些古老的意象或习俗形式,在古代诗歌中被赋予象喻的意义。“兴”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国诗学、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也只海内外学者研究视域集中关注的焦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