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护理信息系统及护理信息管理方法

一种护理信息系统及护理信息管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护理信息系统及护理信息管理方法,包括用于为责任护士进行语音播报、护理状态确认以及更新病患护理流程的护理手持端,用于病患进行查询责任护士表以及责任护士状态、护理工作评价反馈、行程设置的病房终端,以及用于连接护理手持端和病房终端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还连接医院信息系统,用于获取医院信息系统中的病患基础信息、护理工作信息以及护士排班表,控制中心为病患分配责任护士,并为责任护士的护理手持端发送病患流程表,控制中心还具有持续分析护理手持端所处工作环境的事态功能,护理手持端根据接收的病患流程表生成护理日程信息表并进行语音播报,护理信息系统还包括能够与病房终端以及护理手持端射频通信的电子标签。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490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绵竹市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24061.8

  • 发明设计人 朱继雯;

    申请日2020.11.05

  • 分类号G06K7/10(2006.01);G06F3/041(2006.01);G16H40/60(2018.01);

  • 代理机构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刘金蓉

  • 地址 618299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剑南镇南京大道一段268号

  • 入库时间 2022-09-26 23:16: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26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理信息系统及护理信息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医院护理工作是医院的一个核心环节,堆积在护士身上的护理工作相当繁重,现有技术为了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工作,发明了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将患者需要的护理工作信息显示在护士台的看板,护士通过护士台的看板进行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再在护理看板上进行修改,但由于医院的护理工作繁重,查看护理工作信息和修改护理工作信息会浪费太多时间,而医院的突发事件较多,导致护士经常来不及修改护理看板上的护理工作消息,且每位患者由多个责任护士负责,责任护士又涉及交接工作,如果未及时修改信息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且同一位责任护士负责多位患者,在对甲患者进行时常较长的护理工作时,乙患者需要紧急护理,这时责任护士需要对乙患者进行护理,但因为护理工作繁忙,时常遗漏细微的护理工作或是还未结束护理的其他工作,极其容易造成医疗事故以及医患纠纷。而现在的医患关系也是十分的紧张,医院也没有采用到很好的措施来解决,既不能很好的维护病患的权益及时与病患沟通,也不能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信息系统及护理信息管理方法,其通过对护理手持端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能够减少医护人员忘记还未完成的护理工作的状况发生,控制中心持续对护理手持端所处工作环境的事态进行分析,有效保障医护人员的人生安全,病患通过病患终端进行护理工作反馈以及日程设置,提高了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有效缓解医患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护理信息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为每位护士分配护理手持端,所述护理手持端连接控制中心;

S2.在病人入院时,为病人分配电子标签,所述控制中心为病患分配责任护士并生成责任护士表以及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控制中心将责任护士表以及病患护理流程表写入所述电子标签中;

S3.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责任护士表向当值的责任护士的护理手持端下发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护理手持端接收来自所述控制中心的多个病患护理流程表,并根据多个病患护理流程表中的信息生成护理日程信息表,所述护理手持端对护理日程信息表里的护理日程进行语音播报;

S4.责任护士根据所述护理手持端语音播报的护理日程进行护理工作,所述护理手持端首次接触所述电子标签表示开始处理护理日程,所述护理手持端接触所述电子标签的同时,所述护理手持端开启计时功能,进行护理工作,所述护理手持端再次接触所述电子标签表示结束处理护理日程,在一定时间内,所述护理手持端检测到其未再次接触所述电子标签时,所述护理手持端发出报警;

S5.责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通过所述护理手持端更新病患护理流程表,并将更新的病患护理流程表上传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再将更新后的护理信息表传输至所述护理手持端,所述护理手持端更新护理日程信息表;

S6.病患通过所述电子标签接触病房终端查询责任护士表、向所述控制中心反馈护理工作评价以及行程设置,所述控制中心接收护理工作评价以及行程设置,并根据行程设置更新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护理手持端更新护理日程信息;

S7.所述控制中心持续对护理手持端所处工作环境的事态进行分析,所述控制中心接收所述护理手持端的定位信息以及所述护理手持端周遭的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并根据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判断生成常规事件、特殊事件或者紧急事件;如判断为特殊事件时,所述控制中心向报警范围内的其他多个护理手持端传输定位信息以及报警信号;如判断为紧急事件时,所述控制中心向全科室的护理手持端传输定位信息以及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S2具体为:

所述控制中心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获取病患的基础信息、护理工作信息以及护士排班表并通过获取的病患基础信息、护理工作信息以及护士排班表为病患分配责任护士并生成责任护士表以及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病患基础信息、责任护士表以及病患护理流程表组成病患信息,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接触所述电子标签,将病患信息写入所述电子标签中。

优选地,责任护士在执行S4步骤的过程中,使用所述护理手持端首次接触所述电子标签后且进行护理工作前,需要核对所述电子标签中的病患信息。

优选地,更新病患护理流程表的方式包括增加护理工作信息、删减护理工作信息以及修改护理工作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事态分析模块判定方法为:将所述护理手持端周遭的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分为密集档、较密集档以及分散档,当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处于分散档时,所述事态分析模块判断生成常规事件,当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处于较密集档时,所述事态分析模块判断生成特殊事件,当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处于密集档时,所述事态分析模块判断生成紧急事件。

优选地,若发生特殊事件时,报警范围可以设置为以所述护理手持端为圆心,半径为20米的圆。

进一步地,所述S6具体为:

S61.病患通过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病房终端接触,用于登录所述病房终端;

S62.病患通过所述病房终端查询责任护士表,并查询责任护士工作状态;

S63.病患通过所述病房终端进行护理评价,所述病房终端向所述控制中心反馈护理评价;

S64.病患通过所述病房终端进行行程设置,所述病房终端向所述控制中心传输行程设置信息,并根据行程设置信息更新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护理手持端根据更新的病患护理流程表更新护理日程信息。

一种基于护理信息管理方法的护理信息系统,包括控制中心、护理手持端、电子标签以及病房终端,所述控制中心分别连接所述护理手持端以及病房终端,所述电子标签可拆卸安装在病床上或病患手腕上,所述病房终端与病房一一对应,所述病房终端设置在病房内,为每位护士分配护理手持端,为每位病患分配电子标签,控制中心可以设置在护理工作台,控制为护理信息系统的枢纽中心,负责向医院信息系统获取病患数据、接收病房终端上传的数据以及向护理手持端下发数据;

所述控制中心连接医院信息系统,从医院信息系统获取病患的基础信息、护理工作信息以及护士排班表,所述控制中心包括第一射频模块、事态分析模块、日志记录模块,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用于将病人的护理信息写入所述电子标签中,所述事态分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护理手持端的突发事件,所述日志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储存所述控制中心、护理手持端以及病房终端传输的数据,所述日志记录模块还能根据所述护理手持端进行的护理工作生成护理工作日志,以便后续检查核对;

所述护理手持端包括第一微控制器、第二射频模块、第一触屏显示模块、语音播报模块以及红外探头,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模块、第一触屏显示模块、语音播报模块以及红外探头,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用于接收以及执行所述控制中心的命令,所述第二射频模块包括读写单元以及护理状态确认单元,所述读写单元用于读写所述电子标签存储的基础信息、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护理状态确认单元用于确认护理内容是否结束,所述第一触屏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电子标签存储的病患信息,所述语音播报模块用于播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下发的护理内容以及报警信息,所述红外探头用于探测所述护理手持端周遭的人体红外信息;

所述病房终端包括第二微控制器、第三射频模块、第二触屏显示模块以及查询模块,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射频模块、第二触屏显示模块以及查询模块,所述第三射频模块用于患者登录,所述查询模块用于责任护士表以及责任护士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护理手持端还包括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所述计时模块为护理工作计时。

优选地,所述病房终端还包括反馈模块以及行程设置模块,所述反馈模块以及行程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连接,患者通过所述反馈模块评价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患者通过行程设置模块进行行程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控制中心、护理手持端、病房终端以及电子标签建立连接,通过护理手持端的语音播报模块对护理工作进行语音播报,能够增加责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效率,防止护理工作出错,节约时间;

2.本发明在护理手持端设置有护理状态确认单元,能够有效防止责任护士忘记还未完成的护理工作的状况发生;

3.本发明在控制中心设置有事态分析模块,根据护理手持端采集的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判断护理手持端所述工作环境的事态情况,能够及时应对特殊事件或是紧急事件的发生,有效保证了责任护士的人身安全或是为病患的治疗工作争取时间;

4.本发明在病房终端设置有查询模块、反馈模块以及行程设置模块,病患可通过查询模块查询责任护士表以及责任护士工作状态,便于病患更快找到责任护士寻求帮助;病患也可通过反馈模块对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反馈,加强医患的沟通,有效缓解医患关系,进一步规范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病患还可通过行程设置模块进行行程设置,有效避免责任护士因病患行程不清楚而浪费时间;

5.本发明采用多个射频模块与电子标签配合使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护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护理手持端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病房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护理信息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为每位护士分配护理手持端,所述护理手持端连接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连接医院信息系统,与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护士在工作时佩戴护理手持端,在护理手持端的帮助下进行护理工作。

医院信息系统又称(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形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S2.在病人入院时,为病人分配电子标签,所述控制中心为病患分配责任护士并生成责任护士表以及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控制中心将责任护士表以及病患护理流程表写入所述电子标签中,因病患需要24小时被护理,护士需要交换班,所以一位病患会安排多位责任护士,多位责任护士交班护理,所述责任护士表为一位患者的多位责任护士排班表,病患护理流程表为病患自住院以来到住院结束需要进行护理工作的流程表,所述电子标签通过与所述控制中心接触,控制中心将责任护士表以及病患护理流程表写入电子标签中进行存储,以便所述护理手持端查询接触所述电子标签,查询核对电子标签里的责任护士表以及病患护理流程表中的内容。

S3.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责任护士表向当值的责任护士的护理手持端下发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护理手持端接收来自所述控制中心的多个病患护理流程表,并根据多个病患护理流程表中的信息生成护理日程信息表,所述护理手持端对护理日程信息表里的护理日程进行语音播报;因医院病患众多,一位责任护士需要对多位病患进行护理工作,所述护理手持端需要接受多个病患护理流程表,护理手持端将接收的多个病患护理流程表按照时间的方式进行重新排序生成护理日程信息表,责任护士根据护理日程信息表上的护理日程信息进行护理工作,每条护理日程信息包括病房号、病床号、病患姓名、护理工作内容以及护理器具。

S4.责任护士根据所述护理手持端语音播报的护理日程进行护理工作,所述护理手持端首次接触所述电子标签表示开始处理护理日程,所述护理手持端接触所述电子标签的同时,所述护理手持端开启计时功能,进行护理工作,所述护理手持端再次接触所述电子标签表示结束处理护理日程,在一定时间内,所述护理手持端检测到其未再次接触所述电子标签时,所述护理手持端发出报警;一些护理工作需要很长的护理时间又无需责任护士一直看护,这时,责任护士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下一条护理日程信息,但因为责任护士负责的病患太多,一直处于忙碌状态,会容易忘记一些细微的或是还未结束护理的护理工作,所以,所述护理手持端通过两次接触所述电子标签,来判断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状态,从首次接触所述电子标签开始计时,若超过护理日程预设的时长,还未再次接触电子标签时,发出报警信号,语音提醒责任护士确认护理工作是否结束,有效避免责任护士忘记处理还未结束的护理工作,有效提高责任护士工作效率。

S5.责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通过所述护理手持端更新病患护理流程表,并将更新的病患护理流程表上传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再将更新后的护理信息表传输至所述护理手持端,所述护理手持端更新护理日程信息表;责任护士通过所述护理手持端接触所述电子标签获取所述电子标签内的病患护理流程表,责任护士可以根据病患状态或是病患自身要求,对病患护理流程表上的护理信息进行更新,为病患制订更合适的护理流程。

S6.病患通过所述电子标签接触病房终端查询责任护士表、向所述控制中心反馈护理工作评价以及行程设置,所述控制中心接收护理工作评价以及行程设置,并根据行程设置更新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护理手持端更新护理日程信息;病患将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病房终端接触,在所述病房终端上登录,查询电子标签内储存的责任护士表,能够在特殊情况下,找到自己的责任护士以便寻求帮助,病患也可在护理工作结束后通过病房终端向控制中心反馈护理评价,这样能够增加病患与护士的交流,更好地为病患服务,也进一步规范护士的护理工作,病患还可以在病房终端上设置自己的日程信息,并上传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病患设置的行程信息更新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护理手持端根据更新后的病患护理流程表对护理日程信息表进行更新,防止病患因去往厕所或者办理其他事情而耽误责任护士护理时间。

S7.所述控制中心持续对护理手持端所处工作环境的事态进行分析,所述控制中心接收所述护理手持端的定位信息以及所述护理手持端周遭的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并根据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判断生成常规事件、特殊事件或者紧急事件;如判断为特殊事件时,所述控制中心向报警范围内的其他多个护理手持端传输定位信息以及报警信号;如判断为紧急事件时,所述控制中心向全科室的护理手持端传输定位信息以及报警信号;控制中心持续对护理手持端所处的工作所环境进行事态分析,在特殊事件发生时,通知相邻的医护人员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在紧急事件发生时,通知全科室的医护人员前往现场了解情况,能够有效保障医护人员以及病患人员的人身安全。

所述S2具体为:

所述控制中心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获取病患的基础信息、护理工作信息以及护士排班表并通过获取的病患基础信息、护理工作信息以及护士排班表为病患分配责任护士并生成责任护士表以及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病患基础信息、责任护士表以及病患护理流程表组成病患信息,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接触所述电子标签,将病患信息写入所述电子标签中。

责任护士在执行S4步骤的过程中,使用所述护理手持端首次接触所述电子标签后且进行护理工作前,需要核对所述电子标签中的病患信息。核对护理手持端播报护理日程里面的病患的名字、姓名、年龄、床号以及需要进行的护理工作是否与电子标签里存储的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始护理工作,若不匹配,则通过护理手持端上报至控制中心。

更新病患护理流程表的方式包括增加护理工作信息、删减护理工作信息以及修改护理工作信息。

所述事态分析模块判定方法为:将所述护理手持端周遭的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分为密集档、较密集档以及分散档,当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处于分散档时,所述事态分析模块判断生成常规事件,当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处于较密集档时,所述事态分析模块判断生成特殊事件,当人体红外图像信息处于密集档时,所述事态分析模块判断生成紧急事件。人体红外图像信息为较密集档或是密集档时,其他责任护士都应去往现场了解以及解决情况,可能出现的情况有:1.病患与责任护士发生纠纷,2.病患突发情况责任护士一人无力应对。

若发生特殊事件时,报警范围可以设置为以所述护理手持端为圆心,半径为20米的圆。报警范围还可以设置成以护理手持端为圆心,半径为20米的球体。

所述S6具体为:

S61.病患通过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病房终端接触,用于登录所述病房终端;

S62.病患通过所述病房终端查询责任护士表,并查询责任护士工作状态;

S63.病患通过所述病房终端进行护理评价,所述病房终端向所述控制中心反馈护理评价;

S64.病患通过所述病房终端进行行程设置,所述病房终端向所述控制中心传输行程设置信息,并根据行程设置信息更新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护理手持端根据更新的病患护理流程表更新护理日程信息。

一种基于护理信息管理方法的护理信息系统,包括控制中心、护理手持端、电子标签以及病房终端,所述控制中心分别连接所述护理手持端以及病房终端,所述电子标签可拆卸安装在病床上或病患手腕上,所述病房终端与病房一一对应,所述病房终端设置在病房内,为每位护士分配护理手持端,为每位病患分配电子标签,控制中心可以设置在护理工作台,控制为护理信息系统的枢纽中心,负责向医院信息系统获取病患数据、接收病房终端上传的数据以及向护理手持端下发数据。

所述控制中心连接医院信息系统,从医院信息系统获取病患的基础信息、护理工作信息以及护士排班表,所述控制中心包括第一射频模块、事态分析模块、日志记录模块,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用于将病人的护理信息写入所述电子标签中,所述事态分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护理手持端的突发事件,所述日志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储存所述控制中心、护理手持端以及病房终端传输的数据,所述日志记录模块还能根据所述护理手持端进行的护理工作生成护理工作日志,以便后续检查核对。

所述护理手持端包括第一微控制器、第二射频模块、第一触屏显示模块、语音播报模块以及红外探头,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模块、第一触屏显示模块、语音播报模块以及红外探头,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用于接收以及执行所述控制中心的命令,所述第二射频模块包括读写单元以及护理状态确认单元,所述读写单元用于读写所述电子标签存储的基础信息、病患护理流程表,所述护理状态确认单元用于确认护理内容是否结束,所述第一触屏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电子标签存储的病患信息,所述语音播报模块用于播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下发的护理内容以及报警信息,所述红外探头用于探测所述护理手持端周遭的人体红外信息;

所述病房终端包括第二微控制器、第三射频模块、第二触屏显示模块以及查询模块,所述第二微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射频模块、第二触屏显示模块以及查询模块,所述第三射频模块用于患者登录,所述查询模块用于责任护士表以及责任护士工作状态。

所述护理手持端还包括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所述计时模块为护理工作计时。

所述病房终端还包括反馈模块以及行程设置模块,所述反馈模块以及行程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连接,患者通过所述反馈模块评价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患者通过行程设置模块进行行程设置。

系统的工作流程:

为每位护士分发护理手持端,在病患入院的时候,为病患分发电子标签,控制中心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获取病患的基础信息、护理工作信息以及护士排班表并为病患分配责任护士表以及病患护理流程表,将责任护士表、病患护理流程表以及病患的基础信息通过第一射频模块写入电子标签中,记为病人入院,控制中心通过责任护士表将病患护理流程表下发给护理手持端的第一微控制器,第一微控制器接收病患护理流程表并生成护理日程信息表,第一微控制器将护理日程信息表传输给语音模块,语音模块对护理日程信息表中的内容进行语音播报。

责任护士根据语音播报的护理日程进行护理工作,需要通过第二射频模块首次接触电子标签,责任护士可通过第二射频模块的读写单元读取电子标签上存储的病患信息并将其显示在触屏显示模块上,责任护士核对电子标签里的病患信息与语音播报的病患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开始护理工作,责任护士也可根据病患身体状态通过读写单元更新病患护理流程表,并将更新后的病患护理流程表上传至控制中心进行存储,第一微控制器将更新后的病患流程变进行数据整合,对护理日程信息表进行更新,责任护士可通过第二射频模块的护理状态确认单元通过检测第二射频模块是否再次接触电子标签来确认护理工作是否完成,计时模块在第二射频模块首次接触的电子标签的同时开始计时,如超过控制中心预设的护理时间还未再次接触电子标签,则第一微控制器控制语音模块报警。

患者在护理工作结束后,通过电子标签接触病房终端的第三射频模块登录病房终端,可通过病房终端的第二触屏显示模块以及查询模块查询责任护士表以及责任护士的工作状态,也可通过第二触屏显示模块与反馈模块向控制中心反馈对责任护士护理工作的评价,还可以通过第二触屏显示模块与行程设置模块进行行程设置,第二微控制器将评价反馈以及行程设置传输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病患的行程设置更新病患护理流程表,护理手持端根据更新的病患护理流程表更新护理日程信息表。

控制中心还通过事态分析模块持续对护理手持端所处工作环境的事态进行分析,对工作环境事态判断生成常规事件、特殊事件或者紧急事件,当如判断为特殊事件时,所述控制中心向报警范围内的其他多个护理手持端传输定位信息以及报警信号,如判断为紧急事件时,所述控制中心向全科室的护理手持端传输定位信息以及报警信号。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