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二段锥角变锥旋流器

一种二段锥角变锥旋流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旋流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二段锥角变锥旋流器,设有筒体、进料管、锥体、溢流管和底流口,筒体侧面与进料管相连接,筒体上端与溢流管连接,筒体下端与锥体相连接,锥体的下端设有底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分为上锥体和下锥体,所述的上锥体的锥角为20°,下椎体的锥角为25°~90°,具有结构简单、分级效率高、分级效果好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10957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3238406.8

  • 申请日2021-12-22

  • 分类号B04C5/103(2006.01);B04C5/081(2006.01);

  • 代理机构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于涛

  • 地址 264203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惠河路95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7: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旋流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分级效率高、分级效果好的二段锥角变锥旋流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湿法磨矿作业一般是使用磨机将矿石研磨至一定粒度,再通过分级设备(如旋流器、筛子)进行粗细粒度分级,将合格粒度(细粒产品)送入下游作业,将不合格粒度(粗粒产品)返回磨机再磨,从而实现连续生产。

目前规模以上的磨机的磨矿分级作业一般配套旋流器分级,而且大多数旋流器的锥角角度为20°,行业内也称为标准锥角旋流器,也有的多级锥角的旋流器,锥角由上朝下逐渐变小,一般用于细粒级分级,由于生产过程中,原料矿石性质可能会变化,导致磨矿过程中矿石的研磨粒度发生变粗或者变细,如果研磨粒度变粗,采用标准锥角旋流器的运行稳定性将变差,甚至影响正常生产,生产操作者面对这种问题一般采用放大旋流器的溢流管、降低运行压力、提高分级浓度等方法维持旋流器的运行,不过这些操作也牺牲了旋流器的分级效率,这是标准锥角旋流器的使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级效率高、分级效果好的二段锥角变锥旋流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段锥角变锥旋流器,设有筒体、进料管、锥体、溢流管和底流口,筒体侧面与进料管相连接,筒体上端与溢流管连接,筒体下端与锥体相连接,锥体的下端设有底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分为上锥体和下锥体,所述的上锥体的锥角为20°,下椎体的锥角为25°~9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锥体的高度是筒体直径的1.3-1.6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锥体的上端内径大于上锥体的下端内径,下锥体的上端内径与上锥体的下端内径差值小于2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锥体锥角最优化为30-50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分级效率高、分级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二段锥角变锥旋流器,设有筒体1、进料管2、锥体、溢流管4和底流口5,筒体1侧面与进料管2相连接,筒体1上端与溢流管4连接,筒体1下端与锥体相连接,锥体的下端设有底流口5,上述结构及其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分为上锥体3和下锥体6,上锥体3与下锥体6之间经法兰盘相连接,所述的上锥体3的锥角为20°,下椎体的锥角为25°~90°,由于下锥体6的锥角大于上锥体3的锥角,这样使旋流器的整体锥角角度大于20°的锥角,提高了旋流器对粗粒级给矿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的上锥体3的高度L是筒体1直径D的1.3-1.6倍。

进一步,所述的下锥体6的上端内径大于上锥体3的下端内径,下锥体6的上端内径与上锥体3的下端内径差值小于20mm。

进一步,所述的下锥体6锥角最优化为30-50度。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锥体3和下锥体6都可以有多段锥体通过法兰盘相连接,但是上锥体3中的多段锥体的锥角都为20度,下锥体6中的多段垂体的锥角都相同,由于下锥体6的锥角大于上锥体3的锥角,而且上锥体3的的高度为旋流器筒体1的1.3-1.6倍,因此上锥体3的长度大于下锥体6的高度,下锥体6的高度小,旋流器的锥角角度影响分级粒度,其锥角角度越大分级粒度越粗、对粗粒给矿适应性就越好,锥角角度越小分级粒度越细、对粗粒给矿适应性就越差,但生产控制中不能把锥角放的过大,这样会明显的降低旋流器的溢流细度,因此本专利采用了上锥体3的锥角小、下锥体6的锥角大的方案,提高了旋流器对粗粒级给矿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分级效率高、分级效果好等优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