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及方程式赛车

一种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及方程式赛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及方程式赛车,包括固定支座、第一连杆、举升杆和第二连杆组件,第一连杆与固定支座可拆卸连接,举升杆可拆卸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第二连杆组件与第一连杆组件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举升结构的可拆卸连接,使举升结构具有更强的可维护性和可替换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件和单体壳后隔板之间形成三角形,能够使举升结构更稳固。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碳纤维管和碳管接头,碳管接头的设置能够保证连接强度,通过使用碳纤维管,能够保证举升结构的轻量化,相比于一体式铣削成型举升机构,质量更轻、装配更灵活、耗材更少。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程式赛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及方程式赛车。

背景技术

对于大多数钢管桁架式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而言,其举升点一般是钢管焊接结构:在后隔板结构上焊接多根钢管与举升杆组成举升点结构。这个结构质量较大且可维护性较差,一旦损坏即需要切割重新焊接,不仅维修时间长、而且容错率低。对于使用单体壳的赛车,大多数车队使用一体式铣削成型的举升点支架,虽然可维护性提高,但耗费坯料多、质量大,更换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高刚度、轻量化、可拆卸连接的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的方程式赛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包括

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可拆卸安装在单体壳后隔板上;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固定支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设置有两个;

举升杆,所述举升杆可拆卸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

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碳纤维管和碳管接头,所述碳纤维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碳管接头,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碳管接头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碳管接头与所述固定支座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支座安装在单体壳后隔板上,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之间设置有倾斜角度,使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和所述单体壳后隔板之间形成三角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包括固定支座、第一连杆、举升杆和第二连杆组件,第一连杆与固定支座可拆卸连接,举升杆可拆卸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第二连杆组件与第一连杆组件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举升结构的可拆卸连接,使举升结构具有更强的可维护性和可替换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件和单体壳后隔板之间形成三角形,能够使举升结构更稳固。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碳纤维管和碳管接头,碳管接头的设置能够保证连接强度,通过使用碳纤维管,能够保证举升结构的轻量化,相比于一体式铣削成型举升机构,质量更轻、装配更灵活、耗材更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包括杆体、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两侧,所述杆体设置有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举升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固定支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举升杆上设置有若干通孔,若干所述通孔均布在所述举升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设置为铝合金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碳管接头设置为铝合金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支座设置为铝合金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碳管接头与所述碳纤维管之间通过结构胶粘结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碳管接头设置有沟槽。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方程式赛车,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方程式赛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方程式赛车,通过使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能够实现举升结构的可拆卸连接,使举升结构具有更强的可维护性和可替换性,结构更稳固。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碳纤维管和碳管接头,碳管接头的设置能够保证连接强度,通过使用碳纤维管,能够保证举升结构的轻量化,相比于一体式铣削成型举升机构,质量更轻、装配更灵活、耗材更少。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出的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出的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装配、配合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固定支座400、第一连杆100、举升杆300和第二连杆组件200,固定支座400可拆卸安装在单体壳后隔板上,固定支座400与第一连杆100、第二连杆组件200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第一连杆100、第二连杆组件200与单体壳后隔板的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杆100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杆100与固定支座400可拆卸连接,举升杆300可拆卸安装在两个第一连杆100之间,第二连杆组件200与第一连杆100组件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举升结构的可拆卸连接,使举升结构具有更强的可维护性和可替换性。第二连杆组件200包括碳纤维管210和碳管接头220,碳纤维管210的两端均设置有碳管接头220,第二连杆组件200的一端通过碳管接头220安装在第一连杆100上,第二连杆组件200的另一端通过碳管接头220与固定支座400可拆卸连接,通过使用碳纤维管210,能够保证举升结构的轻量化,相比于一体式铣削成型举升机构,质量更轻、装配更灵活、耗材更少。第一连杆100和第二连杆组件200通过固定支座400安装在单体壳后隔板上,第一连杆100和第二连杆组件200之间设置有倾斜角度,使第一连杆100、第二连杆组件200和单体壳后隔板之间形成三角形。三角形的设置能够使举升结构更稳固,为举升结构提供整体刚度。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支座400既可以与第一连杆100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碳管接头220与第二连杆组件200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固定支座400具有互换性,节省了备件的加工成本。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00与固定支座400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碳管接头220与固定支座400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举升杆300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第一连杆100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杆100包括杆体110、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30,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30分别设置在杆体110的两侧,杆体110设置有空腔140。杆体110的空腔140能够减轻举升结构的重量,实现举升结构的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端部120与举升杆300可拆卸连接,第二端部130与固定支座400可拆卸连接,第一端部120的宽度大于第二端部130的宽度。第一连杆100对举升杆300进行固定,具体地,第一连杆100的第一端部120与举升杆300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杆100的第二端部130与固定支座400可拆卸连接,第一端部120的宽度大于第二端部130的宽度,能够提高整个结构的侧向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举升杆300上设置有若干通孔,若干通孔均布在举升杆300上。在举升杆300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设置能够减轻举升杆300的质量,实现举升机构的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杆100设置为铝合金材质。通过使用铝合金材质的第一连杆100,既能够保证举升结构的结构强度,又能够实现举升结构的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碳管接头220设置为铝合金材质。通过使用铝合金材质的碳管接头220,既能够保证举升结构的结构强度,又能够实现举升结构的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固定支座400设置为铝合金材质。通过使用铝合金材质的固定支座400,既能够保证举升结构的结构强度,又能够实现举升结构的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碳管接头220与碳纤维管210之间通过结构胶粘结固定。通过结构胶对碳管接头220和碳纤维管210进行粘结固定,使第二连杆组件200具有承受较大拉压载荷的能力。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碳管接头220设置有沟槽。碳管接头220的沟槽能够对结构胶进行留存,结构胶涂抹并留存在沟槽内,将碳纤维管210套入碳管接头220中,能够实现碳纤维管210与碳管接头220的固定,以承受工作状态下的拉压载荷。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方程式赛车,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方程式赛车,通过使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程式赛车举升结构,能够实现举升结构的可拆卸连接,使举升结构具有更强的可维护性和可替换性,结构更稳固。第二连杆组件200包括碳纤维管210和碳管接头220,碳管接头220的设置能够保证连接强度,通过使用碳纤维管210,能够保证举升结构的轻量化,相比于一体式铣削成型举升机构,质量更轻、装配更灵活、耗材更少。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