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便于腹膜后引流的床垫

一种便于腹膜后引流的床垫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腹膜后引流的床垫,包括床垫,所述床垫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床垫上设置有头枕,所述床垫上对称设置有并排的气囊,所述床垫上开设有引导槽,且引导槽位于两个所述气囊之间,所述引导槽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对引流管进行限位,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两侧壁对称设置有限位条,所述引导槽靠近床垫中心轴的一侧壁为弧形,所述引导槽远离床垫中心轴一侧的底部设置有通孔;通过床垫两侧设置的并排气囊,能够适应不同身高和胖瘦的人群,提高床垫的舒适性,并且引流管通过限位块的限位和防护,能够避免患者的手臂直接压在引流管上,造成引流不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69713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21745600.7

  • 发明设计人 胡荣寒;

    申请日2022-07-06

  • 分类号A61G7/05(2006.01);A61M25/02(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申龙华

  •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和平路246号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8:32: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膜引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腹膜后引流的床垫。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的一种透析方式。通过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腹膜另一侧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进行溶质和水分的交换,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通过透析液补充机体所必需的物质。

通过不断的更新腹透液,达到肾脏替代或支持治疗的目的,而经腹膜后穿刺在双侧腰部置管,一般穿的是右侧的肝肾间隙和左侧的脾肾间隙,比较靠后背;患者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不经意地拉扯到引流管,容易导致引流管扭曲、折叠、挤压,使得引流不畅,造成窦道口的感染、出血、愈合不良,引起后期肉芽组织的增生,进而引起反复的窦道感染,甚至发展成腹膜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腹膜后引流的床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腹膜后引流的床垫,包括床垫,所述床垫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床垫上设置有头枕,所述床垫上对称设置有并排的气囊,所述床垫上开设有引导槽,且引导槽位于两个所述气囊之间,所述引导槽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对引流管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两侧壁对称设置有限位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槽靠近床垫中心轴的一侧壁为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槽远离床垫中心轴一侧的底部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槽与床垫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气囊中心与床垫中心轴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垫上对称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床垫两侧设置的并排气囊,能够适应不同身高和胖瘦的人群,提高床垫的舒适性,并且引流管通过限位块的限位和防护,能够避免患者的手臂直接压在引流管上,造成引流不畅,同时在气囊和引导槽弧形侧壁的配合下,使得引流管的拉扯更顺畅,不会发生弯折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导槽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限位块剖视图;

图中:1、床垫;2、头枕;3、气囊;4、把手;5、引导槽;6、限位块;7、凹槽;8、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腹膜后引流的床垫,包括床垫1,所述床垫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床垫1上设置有头枕2,所述床垫1上对称设置有并排的气囊3,所述床垫1上开设有引导槽5,且引导槽5位于两个所述气囊3之间,所述引导槽5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通过限位块6对引流管进行限位,通过床垫1两侧设置的并排气囊3,能够适应不同身高和胖瘦的人群,提高床垫1的舒适性,并且引流管通过限位块6的限位和防护,能够避免患者的手臂直接压在引流管上,造成引流不畅。

请参阅图3,所述限位块6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7,所述凹槽7两侧壁对称设置有限位条8,利用限位条8将引流管限制在凹槽7内,能够避免患者手臂挤压的同时也能够便于对多个引流管进行梳理。

请参阅图2,所述引导槽5靠近床垫1中心轴的一侧壁为弧形,引流管经过弧形侧壁的引导,使得引流管能够被更顺畅的拉动,能够避免引流管在扯动时发生折弯的现象。

请参阅图2,所述引导槽5远离床垫1中心轴一侧的底部设置有通孔,引流管在经过限位块6的限位后,通过通孔穿到床垫1的下方,进一步避免引流管裸露在床垫1的外侧,被医护人员或者家属误触。

请参阅图1,所述引导槽5与床垫1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气囊3中心与床垫1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因此气囊3可以对患者支撑和限位,避免患者身体躯干部分直接挤压引流管。

请参阅图1,所述床垫1上对称设置有把手4,利用把手4,患者可以借力从气囊3之间坐起来或者躺下。

工作原理:在腹膜后需要进行引流时,患者可以通过把手4借力躺在并排的气囊3之间,患者头部枕在头枕2上,对两排的气囊3进行充气,使得不同身高体重的患者保持最舒服的姿势躺下,气囊3在充气后不仅能够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限位,防止患者乱动扯动引流管,还能够使得患者身体两侧与引导槽5之间留有一定的高度差,避免患者身体躯干部分压住引流管;对应伤口附近的气囊3可以适应性的调整大小,使得引流管能够通过最短的路径,在最近的引导槽5一侧的弧形侧壁的引导,穿过凹槽7,在限位条8的限位下,继续通过通孔穿到床垫1的下方,与床垫1下方的废液袋相连接,避免气囊3与引流管之间发生缠绕,造成引流管移动不畅,且由于床垫1下方的引流管与废液袋之间留有足够的长度,使得患者即使进行翻身的动作,也能够在引导槽5弧形侧壁的引导下,顺畅的拉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