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近视发展分析装置、近视发展分析系统、近视发展分析方法以及近视发展分析程序

近视发展分析装置、近视发展分析系统、近视发展分析方法以及近视发展分析程序

摘要

具备:对被检者的眼睛的眼轴长度进行获取的眼轴长度获取部(111);获取不同于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与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作为参照值的参照值获取部(112);计算使用参照值获取部(112)获取的参照值对眼轴长度获取部(111)获取的眼轴长度进行相对化处理而得到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113);获取与相对于被检者成为比较对象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相关的信息的集合即总体信息的总体信息获取部(114);对由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计算出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包括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进行比较,计算表示被比较者的集合中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的相对位置信息的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32247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拓普康;

    申请/专利号CN202180069038.2

  • 发明设计人 中岛将;福间康文;叶姝昀;

    申请日2021-10-11

  • 分类号A61B3/103(2006.01);

  • 代理机构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董雅会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2: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 3/103 专利申请号:2021800690382 申请日:202110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6-23

    公开

    国际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近视发展分析装置、近视发展分析系统、近视发展分析方法以及近视发展分析程序。

背景技术

近视可能成为失明的主要原因,因此掌握近视发展状况是重要的。近视分具有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在要掌握轴性近视的发展状况时测定眼轴长度,来掌握当前的眼轴长度,由此掌握轴性近视的发展状况,在其状况下实施进行治疗或矫正的处置。

作为现有例,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眼科信息处理程序。在现有例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基于通过解析部进行的屈光力测定而获取到的屈光力的测定值、由眼内距离测定部获取到的一个或多个眼内距离的测定值、被检者的信息和标准数据,来判断被检眼睛是否是轴性近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88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为了掌握轴性近视的发展状况,仅使用眼轴长度的绝对值并不够。个人的身体特征多种多样,体型较大的人往往具有较大的眼球,所以不能仅基于眼轴长度的绝对值较大就不一定就是轴性近视。因此,难以仅使用眼轴长度的绝对值准确地掌握轴性近视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能够消除个人成长的影响而准确地掌握轴性近视的发展的近视发展分析装置、近视发展分析系统、近视发展分析方法以及近视发展分析程序。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近视发展分析装置具备:眼轴长度获取部,获取被检者的眼睛的眼轴长度;参照值获取部,获取与不同于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作为参照值;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计算相对眼轴长度,相对眼轴长度是使用参照值获取部获取到的参照值对眼轴长度获取部获取到的眼轴长度进行相对化处理而得到的;总体信息获取部,获取与相对于被检者成为比较对象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相关的信息的集合即总体信息;以及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对由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计算出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包括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进行比较,计算表示被比较者的集合中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的相对位置信息。

另外,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公开的近视发展分析系统具备:测定部,测定被检者的眼睛的眼轴长度;眼轴长度获取部,获取测定部测定出的眼轴长度;参照值获取部,获取不同于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与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作为参照值;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计算相对眼轴长度,相对眼轴长度是使用参照值获取部获取到的参照值对眼轴长度获取部获取到的眼轴长度进行相对化处理而得到的;总体信息获取部,获取与相对于被检者成为比较对象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相关的信息的集合即总体信息;以及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对由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计算出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包括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进行比较,计算表示被比较者的集合中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的相对位置信息。

另外,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公开的近视发展分析方法包括:眼轴长度获取步骤,眼轴长度获取部获取被检者的眼睛的眼轴长度;参照值获取步骤,参照值获取部获取不同于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与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作为参照值;相对眼轴长度计算步骤,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计算相对眼轴长度,相对眼轴长度是使用参照值获取部获取到的参照值对眼轴长度获取部获取到的眼轴长度进行相对化处理而得到的;总体信息获取步骤,总体信息获取部获取与相对于被检者成为比较对象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相关的信息的集合即总体信息;以及相对位置信息计算步骤,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对由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计算出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包括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进行比较,计算表示被比较者的集合中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的相对位置信息。

另外,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公开的近视发展分析程序使计算机执行:眼轴长度获取步骤,眼轴长度获取部获取被检者的眼睛的眼轴长度;参照值获取步骤,参照值获取部获取不同于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与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作为参照值;相对眼轴长度计算步骤,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计算相对眼轴长度,相对眼轴长度是使用参照值获取部获取到的参照值对眼轴长度获取部获取到的眼轴长度进行相对化处理而得到的;总体信息获取步骤,总体信息获取部获取与相对于被检者成为比较对象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相关的信息的集合即总体信息;以及相对位置信息计算步骤,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对由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计算出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包括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进行比较,计算表示被比较者的集合中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的相对位置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剔除个人成长的影响而准确地掌握轴性近视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近视发展分析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示出眼科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在终端装置的显示部所示出的相对位置信息的一例。

图4是在终端装置的显示部所示出的相对位置信息的一例。

图5是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近视发展分析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计算机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系统结构)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包括信息管理服务器101的近视发展分析装置或近视发展分析系统1000的系统结构图。在该图中,关于近视发展分析系统1000,示出了信息管理服务器101、眼科装置200、终端装置300是不同的装置且相互通过网络NW连接的结构例,但也可以是所有结构构成为一体装置的独立式近视发展分析系统1000。在此,眼科装置200起到近视发展分析系统1000的眼轴长度和表示与眼相关的身体特征的参照值的测定部200A的功能。如后所述,也可以是从外部获取并存储被检者的眼轴长度和用于对其进行相对化处理的参照值而不需要眼科装置200的近视发展分析装置。

在图1所示的近视发展分析系统1000中,信息管理服务器101和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装置300经由网络NW而能够通信地连接。网络NW例如是互联网、VPN(Virtual 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等网络。为了说明的简化,图1假定用户仅1人而仅示出终端装置300,但信息管理服务器101能够经由网络NW与两个以上的终端装置、2人以上的用户连接。另外,也可以是多个用户使用一台终端装置。

近视发展分析系统1000主要用于眼科医生等对被检者的近视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发展的状况进行适当的治疗或矫正的处置。近视发展分析系统1000的运营商提供使用该系统支持眼科医生等的治疗等的服务。运营商能够对多个眼科医生等提供服务。就信息管理服务器101而言,近视发展分析系统1000的运营商进行管理,眼科医生等使用终端装置300以及眼科装置200。此外,眼科医生自身也可以使用信息管理服务器101进行管理。用于获取后述的眼轴长度和用于对眼轴长度进行相对化处理的与眼睛相关的参照值的装置,也可以是具有与眼科装置200相同的测定功能的测定装置,测定本身不限于眼科,也可以由设置于眼镜商店这种设施的测定装置进行。

终端装置300例如是PC、智能电话、平板PC以及手机这样的装置。终端装置300可以通过安装于终端的专用的应用软件来访问信息管理服务器101。另外,终端装置300也可以利用信息管理服务器101所提供的工作环境(API(应用编程接口)、云端服务、平台等)访问信息管理服务器101。

输入部320例如是键盘、鼠标、轨迹球、触摸板等,用户进行操作而能够进行信息的输入以及选择的装置。另外,输入部320可以是智能电话、平板、PC的液晶屏幕或者有机EL屏幕等与显示部310一体的触摸面板。输入部320也可以是音声输入装置。

显示部310是将信息等显示给用户的屏幕装置等。显示部310既可以是从终端装置300独立的屏幕装置,也可以是智能电话或平板的液晶屏幕或有机EL屏幕等显示装置。

眼科装置200主要用于获取后述的被检者的眼轴长度以及与身体特征相关的参照值。如果能够从外部获取被检者的眼轴长度以及与身体特征相关的参照值,则无需眼科装置200,但具备具有有眼轴长度以及其他参照值的测定功能的眼科装置200,因此在能够获取被检者的眼轴长度以及身体特征从而快速进行近视发展分析方面优选。再有,眼科装置200能够与眼轴长度一起同时获取被验者的眼球特征,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近视发展分析。

眼科装置200能够测定被检者的眼睛的眼轴长度、瞳孔间距离、角膜曲率、角膜直径、屈光度数等多个项目。这主要是通过眼科装置的屈光力测定(折射测定)仪的功能和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的光干涉式眼轴长度测定装置的功能来实现的。眼科装置200的结构如图2所示。眼科装置200具备眼科装置处理部210、眼科装置运算处理部211、眼内距离计算部212、眼屈光力计算部213、眼科装置控制部216、Z对准系统221、XY对准系统222、角膜曲率测定系统230、折射测定投射系统241、折射测定接收系统242、OCT光学系统250、固定视角拍摄系统260、前眼部观察系统270、眼科装置移动机构291、眼科装置通信部292、眼科装置显示部293以及眼科装置操作部294。此外,对于与本公开的近视发展分析系统1000的功能关联性较低的结构以及细节省略说明。

眼内距离计算部212通过对由OCT光学系统250得到的干涉光的检测结果进行解析,确定与眼内的预定部位相当的干涉光的检测结果的峰值位置,能够基于确定出的峰值位置间的距离求出被检者的被检眼睛的眼轴长度。

眼屈光力计算部213对折射测定接收系统242的摄像元件接收由折射测定投射系统241向眼底投影的环状光束(环状的测定图案)的返回光而得到的环图像(图案像)进行解析。由此,能够求出屈光度数等项目。

另外,眼屈光力计算部213通过对由前眼部观察系统270获取到的角膜环图像进行解析,能够求出角膜曲率、角膜直径。

瞳孔间距离能够将前眼部观察系统270拍摄出的左右眼各自的图像的瞳孔中心的位置之差加上拍摄该图像时移动机构291移动的量而求出。

信息管理服务器101具备眼轴长度获取部111、参照值获取部112、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113、总体信息获取部114、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以及信息存储部121。

信息存储部121存储被检者ID以及与之关联起来的眼轴长度、眼轴长度的测定时间信息、参照值、参照值的获取时间信息、相对眼轴长度、各信息的历史记录信息、总体信息等。

被检者ID可以是示出姓名、医保编号、医院固有的病例编号等的信息。眼轴长度可以是表示被检者的左右眼各自的眼轴长度或它们的平均值的信息。测定时间信息可以是测定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包含年月日的测定日、测定日中的时刻等的信息。

参照值可以是与被检者ID关联起来的不同于眼轴长度的与被检者的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更具体来说,与被检者的眼睛相关的身体特征可以是表示瞳孔间距离、角膜曲率、角膜直径、屈光度数或者这些数据按左右眼的测定值或平均值的信息。此外,角膜直径、角膜曲率能够很好地表示个人的眼睛的身体特征,因而适合作为参照值。另外,与不同于被检者的眼睛的身体部位相关的身体特征可以是表示被检者的眼窝尺寸、身高、头部尺寸等的信息。这些除眼睛以外的体征适合作为用于排出个人发育的影响的参照值。尺寸可以包含对这些身体部位中任一位置进行测定得到的长度、面积、体积。尺寸可以使用上述的身体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尺寸。获取时间信息可以是表示包括获取这些参照值的年月日的获取日、获取日中的时刻等的信息。

相对眼轴长度在后叙述。

总体信息是基本上表示不同于被检者的多个被比较者的、与上述眼轴长度、参照值、相对眼轴长度以及它们的测定时间、获取时间相关的数据的信息。总体信息是用于掌握要分析近视发展状况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在标准的群体中处于哪个位置的规范数据。总体信息出于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可以是剔除了姓名等能够确定被检者的信息后的信息。另外,总体信息所包括的该数据并非容易入手,所以总体信息所含的被比较者的数据的数量可以适当设定为在进行比较时能够保证统计学可靠程度的数量。另外,所有的数据无需是原始数据,数据可以是对于多个被比较者的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的代表值。

(近视发展分析功能)

以下,一边对各结构进行说明一边对本公开的近视发展分析功能进行说明。

眼轴长度获取部111具有通过眼科装置200进行的测定、输入部320对终端装置300的输入、或经由网络NW的信息收集等获取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功能。

参照值获取部112具有通过眼科装置200进行的测定、输入部320对终端装置300的输入、或经由网络NW的信息收集等,获取作为不同于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与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的参照值的功能。尤其是与被检者的眼睛相关的参照值能够根据眼科装置200的测定值获取。除此以外的与不同于被检者的眼睛的身体部位相关的身体特征能够主要通过输入部320对终端装置300的输入、或经由网络NW的信息收集等获取。

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113具有计算相对眼轴长度的功能,相对眼轴长度是使用参照值获取部112获取到的参照值对眼轴长度获取部111获取到的眼轴长度进行相对化处理后的长度。

更具体地说,能够列举例如将被检者的预定的测定时间的眼轴长度除以作为该被检者的与该测定时间同时期的参照值的身高而得到的数值(眼轴长度/身高)或者同样地将眼轴长度除以角膜曲率而得到的数值(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此外,这些计算中,作为分母的身高、角膜曲率不会为0,而屈光度数这样跨越0而取正负值的参照值为分子,能够使用屈光度数除以眼轴长度而得到数值(屈光度数/眼轴长度)作为相对眼轴长度。

眼轴长度的测定时间和参照值的获取时间优选以尽可能成为同时期的方式一致,也可以以选择尽可能相近的时间的方式进行处理。尤其是在选择作为参照值选择不同于眼轴长度的、与眼睛相关的身体特征,由眼科装置200与眼轴长度同时获取的情况下,眼轴长度的测定时间和参照值的获取的时间一致,将能够计算出更具可靠性的相对眼轴长度。

另外,如果作为参照值使用与被检者的眼睛的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例如被检者的瞳孔间距离、角膜曲率、角膜直径、或屈光度数和与除此以外的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例如被检者的眼窝尺寸、身高、或头部尺寸这双方对眼轴长度进行相对化处理,则能够计算出更综合地考虑了身体特征的相对眼轴长度。

通过这样地计算出眼轴长度被相对化处理后的相对眼轴长度,能够得到考虑了被检者的身体发育的影响的正规化的眼轴长度。即,在人类的幼儿期、成长期中,因发育而身高等身体尺寸的变化大,不仅眼轴长度,瞳孔间距离、角膜曲率、角膜直径、屈光度数或眼窝尺寸、身高、头部尺寸也变化很大。在这样的状况下,眼轴长度伸长并非异常,是由成长带来的。然而,眼轴长度的伸长与其他部位的成长相比若较为明显则应当加以注意。通过使用本公开的称为相对眼轴长度的指标,能够除去成长的影响而正确地评价眼轴长度。由此,能够高精度地预测轴性近视。

总体信息获取部114具有获取与相对于被检者成为比较对象的多个相对眼轴长度相关的信息的集合即总体信息的功能。所说的总体信息,如上所述,是表示与基本上不同于被检者的多人的上述眼轴长度、参照值、相对眼轴长度以及它们的测定时间、获取时间相关的数据的信息。该总体信息包括用于计算相对眼轴长度所必要的数据,例如,预先计算好的成为比较对象的相对眼轴长度的信息。

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具有对由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113计算出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包括的多个相对眼轴长度进行比较,计算出相对位置信息的功能,相对位置信息是表示被检者的集合中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的信息。

对于更具体的相对位置信息如图3所示。图3是例如终端装置300的显示部310所示出的画面,示出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计算出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在比较对象的集合中的相对位置。

在图3中,在画面中示出了某一被检者的3个相对眼轴长度以及其相对位置。对3层中最上方的图示进行说明。横轴表示作为眼轴长度/身高(Axial Length/Height)(mm/m)的相对眼轴长度。并且,山型的曲线是联想到正态分布的钟形曲线,有助于理解相对位置,并不一定表示总体信息的各数据的集合。而且,在纵向上分隔图表的5条线以平均值为中心表示±σ的位置。例如,对于该被检者,该指标中的相对眼轴长度的数值为24,表示与被比较的群体的平均值相比,相对地位于从+σ到+2σ之间,使得其位置容易理解。

接下来在正中间的层中,横轴表示屈光度数/眼轴长度(Refractive error/Axiallength)(diopters/mm)的相对眼轴长度。例如,对于该被检者,该指标的相对眼轴长度为-0.07,表示从被比较的群体的平均值来看,相对地位于-σ到-2σ之间,使得该位置容易理解。同样地,在最下层中,表示平均角膜曲率/眼轴长度(Mean Keratometry/Axial length)(D/mm)的相对眼轴长度。例如,对于该被检者,该指标的相对眼轴长度为2.5,表示位于被比较的群体的近乎平均值附近,使得该位置容易理解。

这样,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能够计算表示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在总体中处于何种位置的相对位置信息。另外,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不仅对于一个相对眼轴长度计算相对位置,还能够对多个相对眼轴长度计算相对位置,能够更多面性地分析近视的发展状况。

另外,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具有计算相对位置信息的功能,该相对位置信息是将特定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包括的相对眼轴长度按时间顺序显示的信息,该特定的相对眼轴长度为使用与成为相对眼轴长度的计算根据的眼轴长度关联起来的测定时间信息、与表示身体特征的参照值关联起来的获取时间信息,将眼轴长度的测定时间和表示身体特征的参照值的获取时间按照时间顺序对应的时间的相对眼轴长度。

另外,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具有如下功能,对于同一被检者使用测定时间不同的两个以上的相对眼轴长度,对各测定时间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所包括的多个相对眼轴长度的集合进行比较,计算被检者的集合中所述被检者的所述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按照时间顺序显示的相对位置信息。

对于以更具体的时间顺序示出的相对位置信息如图4所示。图4是例如终端装置300的显示部310所示的画面,显示了相对位置信息,该相对位置信息以时间序列显示了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所计算出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所包括的相对眼轴长度的比较。

在图4中,示出了横轴为年龄、纵轴为作为眼轴长度/身高的相对眼轴长度的、所谓的百分比成长曲线。在该曲线中,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的推移被绘制在画面左侧,示出了3个测定点和将它们联结的线段。这种绘制基于对相对眼轴长度与该眼轴长度的测定时间关联起来。根据这种时间序列的相对位置信息,可知本例的被检者每次进行测定时相对眼轴长度都增加。这样,若使用以时间序列表示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信息,能够剔除个人成长的影响地准确地掌握与群体比较的近视的发展状况。再有,若对于同一被检者绘制测定时间不同的两个以上的相对眼轴长度,则更容易理解与群体比较是恶化的发展状态还是改善的发展状态。

此外,相对位置信息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例如,相对位置信息也可以是绘制横轴为以角膜直径进行相对化处理后的相对眼轴长度、纵轴为以角膜曲率进行相对化处理后的相对眼轴长度,并在在4个象限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相对位置信息,或者也可以是表示这些时间序列中的变化的相对位置信息。

(处理的流程)

接着,图5示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近视发展分析系统1000的信息管理服务器101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以下,顺着该流程图对近视发展分析方法进行说明。此外,该流程图为一例,近视发展分析方法不限于该流程图的处理。

在步骤S101中,眼轴长度获取部111对被检者的眼睛的眼轴长度进行获取。

在步骤S102中,参照值获取部112获取不同于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与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作为参照值。

在步骤S103中,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113计算使用参照值获取部112获取到的参照值对眼轴长度获取部111获取到的眼轴长度进行相对化处理而得到的相对眼轴长度。

在步骤S104中,总体信息获取部114获取与相对于被检者成为比较对象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相关的信息的集合即总体信息。

在步骤S105中,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对由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113计算出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包括的多个相对眼轴长度进行比较,计算表示被检者的集合中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的相对位置信息。

这样,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近视发展分析装置、近视发展分析系统、近视发展分析方法、近视发展分析程序,具备眼轴长度获取部111、参照值获取部112、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113、总体信息获取部114以及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由此能够剔除了个人成长的影响地准确地掌握轴性近视的发展,其中,眼轴长度获取部111获取被检者的眼睛的眼轴长度,参照值获取部112获取不同于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与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作为参照值,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113对使用参照值获取部112所获取的参照值对眼轴长度获取部111所获取的眼轴长度进行相对化处理而得到的相对眼轴长度进行计算,总体信息获取部114,获取总体信息,该总体信息是与相对于被检者成为比较对象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相关的信息的集合,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对由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计算出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所包括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进行比较,计算表示被比较者的集合中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的相对位置信息。

另外,成为计算根据的眼轴长度的测定时间信息以及参照值的获取时间信息与相对眼轴长度关联起来,眼轴长度和参照值包括测定时间信息和获取时间信息作为时间序列而对应的时间,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对将预定的测定时间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所含的、对应的测定时间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以时间序列显示的相对位置信息进行计算,由此能够剔除个人成长的影响而准确地掌握与群体比较的近视的发展状况。

另外,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115针对被检者使用测定时间不同的两个以上的相对眼轴长度,对各测定时间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所包括的、对应的测定时间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进行比较,计算被比较者的集合中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以时间序列表示的相对位置信息,由此能够使更易于理解与群体比较是恶化还是改善的发展状况。

另外,用作参照值的被检者的身体特征是不同于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与眼睛相关的身体特征,是被检者的瞳孔间距离、角膜曲率、角膜直径或屈光度数中的任一个,由此,合适地表现出与被检者个人的眼睛相关的身体特征。并且,与眼轴长度一起同时获取被验者的眼球的特征,能够顺畅地实现近视发展分析。

用作参照值的被检者的身体特征是与不同于被检者的眼睛的身体部位相关的身体特征,是被检者的眼窝尺寸、身高或头部尺寸中的任一个,由此合适地表现出个人发育的特征。由此,通过剔除其影响而能够更准确地计算相对眼轴长度。

就相对眼轴长度而言,作为参照值使用不同于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与眼睛相关的身体特征以及与不同于被检者的眼睛的身体部位相关的身体特征双方进行相对处理,由此能够得到更综合性地考虑了身体特征的相对眼轴长度。

(程序)

图6是示出计算机80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计算机801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802、主存储装置803、辅助存储装置804和接口805。

在此,对构成各实施方式的信息管理服务器101的用于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进行详细说明。

信息管理服务器101安装于计算机801。而且,信息管理服务器101的各构成要素的动作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辅助存储装置804。CPU802从辅助存储装置804读取程序并在主存储装置803展开,根据该程序执行上述处理。另外,CPU802根据程序,在主存储装置803中确保与上述的存储部对应的存储区域。

该程序具体来说,是在计算机801中对近视的发展进行分析的近视发展分析程序,实现如下的功能:获取被检者的眼睛的眼轴长度,获取不同于被检者的眼轴长度的与身体特征相关的数值作为参照值,计算使用参照值获取部所获取的参照值对眼轴长度获取部获取到的眼轴长度进行相对化处理而得到的相对眼轴长度,获取与相对于被检者成为比较对象的多个被比较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相关的信息的集合即总体信息,对由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计算出的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和总体信息所包括的多个相对眼轴长度进行比较,计算表示被检者的集合中被检者的相对眼轴长度的相对位置的相对位置信息。

此外,辅助存储装置804是非临时性的有形介质的一例。就非临时性有形介质的其他例而言,也可以利用经由接口805而连接的磁盘、光盘、CD-ROM、DV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或在将该程序经由网络NW而发送给计算机801的情况下,接收到发送的计算机801在主存储装置803将该程序展开,执行上述处理。

另外,该程序也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的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再有,该程序也可以是通过与已经存储于辅助存储装置804的其他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的功能的程序即所谓的差分文件(差分程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结束,但本公开的方式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01信息管理服务器

111眼轴长度获取部

112参照值获取部

113相对眼轴长度计算部

114总体信息获取部

115相对位置信息计算部

121信息存储部

200眼科装置

210眼科装置处理部

211眼科装置运算处理部

212眼内距离计算部

213眼屈光力计算部

216眼科装置控制部

221Z对准系统

222XY对准系统

230角膜曲率测定系统

241折射测定投射系统

242折射测定接收系统

250OCT光学系统

260固定视角投影系统

270前眼部观察系统

291眼科装置移动机构

292眼科装置通信部

293眼科装置显示部

294眼科装置操作部

300终端装置

310显示部

320输入部

1000近视发展分析系统

NW网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