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的动态3D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的动态3D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光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的动态3D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傅里叶辅助相移法得到各幅图像的相位分布情况并根据各幅图像的相位分布情况得出图像间相移量的初始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3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11424189.8

  • 发明设计人 曹智睿;

    申请日2022-11-15

  • 分类号G01B11/25(2006.01);G06F17/14(2006.01);G06F17/18(2006.01);

  • 代理机构长春中科长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8;

  • 代理人陈陶

  • 地址 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湖大路38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1: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10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3-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B11/25 专利申请号:2022114241898 申请日:20221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1-1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的动态3D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结构光3D测量技术具有非接触、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模具制造、医学影像、文物重建等领域。相移条纹投影的结构光3D测量技术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密度和抗干扰能力,在高精度静态测量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动态 3D测量中,物体的运动会改变不同条纹图像中的物点、像点和相位之间的理想对应关系,若直接应用传统的相位公式将产生相位测量误差而大大降低动态3D测量的精度。

为了降低动态3D测量的误差,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如下方案:

1、单帧结构光投影技术:单帧结构光投影只投影一幅结构图像,因此不存在图像间相位不匹配的问题;

2、高速摄影技术:通过减少不同图像的投影间隔,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图像间相位不匹配情况的发生,从而降低动态3D测量的误差;

3、误差补偿技术:首先通过傅里叶辅助移相法计算每个图像的相位分布和不同图像之间的相移;然后再采用等步移相法或随机步长移相算法计算运动物体的相位分布。从理论上说,该方法基于真实相移量计算相位,因此可以补偿运动导致的等效相移误差带来的3D测量误差。

但上述现有技术仍存在如下缺点:

1、单帧结构光投影技术:单帧结构光投影技术的相位解算精度主要取决于傅里叶分析的精度,而图像噪声和频率突变等因素都将对傅里叶分析精度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局部的傅里叶分析误差还将以逐步衰减的方式向全局扩散,形成所谓的误差“振铃”现象,部分研究通过加入窗口滤波函数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傅里叶分析的精度,但实际效果仍然难以满足高精度3D测量的要求;

2、高速摄影技术:该技术要求投影系统的投影频率高,摄影系统的采集频率高,投影系统的采集系统之间的触发同步性好,因此采用该技术方案的硬件成本将显著提高;同时,当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较快时,即使采用了高速摄影技术,不同图像间相位不匹配的现象依然存在,从而难以满足高精度动态3D测量要求;

3、误差补偿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傅里叶辅助相移法,而傅里叶辅助相移法的核心仍然是傅里叶分析,因此该技术仍难以避免单帧结构光投影技术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种在传统误差补偿技术的基础上,可提高不同图像间相移量和相位计算精度,以提高动态3D测量精度的方法,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的动态3D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在已知运动物体表面相位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计算图像间的相移量,并引入了相位-相移量计算公式,可进一步提高了图像间的相移量和相位的计算精度,减小动态3D测量误差,提高动态3D测量的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的动态3D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各幅图像的相位分布情况得出图像间相移量的初始值;

S2:根据运动物体表面的相位分布情况通过相位-相移量计算公式得出图像间相移量的新值;

S3:将图像间相移量的新值和图像间相移量的初始值之间的差值与收敛阙值进行对比,并确定运动物体表面的最终相位分布情况。

优选的,步骤S1包括如下子步骤:

S11:通过设备硬件分别采集各幅相移条纹图像;

S12:通过傅里叶辅助相移法得到各幅图像的相位分布情况;

S13:通过各幅图像的相位分布情况得到图像间相移量的初始值

优选的,步骤S2包括如下子步骤:

S21:通过随机步长相移算法由步骤S13中的图像间相移量的初始值

S22:通过相位-相移量计算公式得到图像间相移量的新值

优选的,步骤S3中的确定运动物体表面的最终相位分布情况,具体为:

优选的,通过人为操作的方式将步骤S13中图像间相移量的初始值

优选的,步骤S11中的设备硬件包括投影仪和相机;先通过投影仪投出相移条纹图像,再通过相机对各幅相移条纹图像进行采集。

优选的,为得到步骤S2中的相位-相移量计算公式,先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设计目标函数(1)。

优选的,目标函数(1)为:

其中,

优选的,为确保

公式(3)为:

公式(4)为:

优选的,由公式(2)、公式(3)和公式(4)得出公式(5):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传统误差补偿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最小二乘迭代算法进一步提高了不同图像间相移量和相位的计算精度,进而提高动态3D测量的精度。

2、与传统通过图像间相移量来计算运动物体表面相位分布的方案不同,本发明设计了相位-相移量计算公式,并在已知运动物体表面相位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相位-相移量计算公式由运动物体表面的相位分布情况来计算图像间的相移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态3D测量误差补偿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的动态3D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各幅图像的相位分布情况得出图像间相移量的初始值;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S11:通过设备硬件分别采集各幅相移条纹图像,相移条纹图像即正弦光栅图像;相移条纹图像的数量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进行采集,如可根据实际情况采集4幅、8幅或n幅;

设备硬件包括投影仪和相机,使用时,先通过投影仪投出相移条纹图像,再通过相机对各幅相移条纹图像进行采集。

S12:通过傅里叶辅助相移法得到各幅图像的相位分布情况;

S13:通过各幅图像的相位分布情况得到图像间相移量的初始值

S2:根据运动物体表面的相位分布情况通过相位-相移量计算公式得出图像间相移量的新值;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S21:通过随机步长相移算法由步骤S13中的图像间相移量的初始值

S22:通过相位-相移量计算公式得到图像间相移量的新值

为得到步骤S22中的相位-相移量计算公式,先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设计目标函数(1),目标函数(1)为:

其中,

公式(3)为:

公式(4)为:

由公式(2)、公式(3)和公式(4)得出公式(5)

S3:将图像间相移量的新值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以上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