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治疗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以仙鹤草与黄连相须配伍为君药,苦参、生薏苡仁、醋三棱、醋莪术共为臣药,炙黄芪、麸炒白术为佐使药,诸药相合,“祛瘀解毒、清热化湿、健脾益气”,用于治疗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疗效确切,具有调控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增殖/凋亡、抑制肝/肺转移等多种功效。选取的药材基源稳定,质量可靠,无毒副作用,药物组合物制剂形式灵活,适于对不同病程及用药人群个性化给药;制备工艺稳定可控,操作简便,易于大规模制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491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98584.1

  • 申请日2022-05-30

  • 分类号A61K36/9066(2006.01);A61P35/00(2006.01);A61P1/00(2006.01);A61P35/04(2006.01);

  • 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刘杨

  • 地址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3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3: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6 专利申请号:2022105985841 申请日:202205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抑制肿瘤增殖及转移、诱导肿瘤凋亡,有效治疗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手术、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疗法的应用对肠癌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依然很低。

晚期结直肠癌可被初步分为微卫星不稳定(MSI-H)和低度微卫星不稳定/微卫星稳定型(MSI-L/MSS),MSI-H类型的结直肠癌仅占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较小比例,免疫治疗对其疗效较好;而占主要比例的MSI-L/MSS类型的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对其未见明显疗效,化学药物治疗费用昂贵、副作用大,效果也并不显著。因此,对于大量微卫星稳定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药物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疗效欠佳等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多种机制有效治疗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治疗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计,包含仙鹤草9-15份、黄连2-8份、苦参6-12份、生薏苡仁9-15份、醋三棱6-12份、醋莪术6-12份、炙黄芪12-18份和麸炒白术9-15份。

进一步地,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按重量计,仙鹤草与黄连的配比为2:1-3:1。

优选,上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计,包含仙鹤草12份、黄连5份、苦参9份、生薏苡仁12份、醋三棱9份、醋莪术9份、炙黄芪15份和麸炒白术12份。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中医典籍中虽没有“恶性肿瘤”这一名称的记载,但从临床症状记载看,“肠风”、“脏毒”、“癥瘕”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现代结直肠癌类似。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癌毒”学说的基础上,借助癌毒病机理论,应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基础研究表明MSS/MSI-L结直肠癌中CD4

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仙鹤草与黄连(2:1-3:1)配伍同为君药,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性味苦、涩、平,归心、肝经,收敛止血止痢的同时还具有解毒、补虚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仙鹤草具有治疗症瘕、血瘕的功效。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二者相须配伍,解毒补虚兼具清热燥湿,祛除癌毒,调整其生长的微环境,祛邪而不伤正。方中苦参、生薏苡仁、三棱、莪术共为臣药,苦参味苦,性寒,可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偏去小肠之火;生薏苡仁性味甘淡,协同发挥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与苦参相配,加强其清热燥湿之功,使癌毒所生环境不在;三棱、莪术性味辛、苦,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两者均用醋制饮片,醋三棱止痛作用增强,醋莪术破血之功增大,用于治疗癥瘕痞块,两者与君药对相配,强化抗癌解毒之功。炙黄芪、麸炒白术在本方中为佐使药,两者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益气补中之功,防止攻伐太过损伤正气,全方共奏“祛瘀解毒、清热化湿、健脾益气”之功。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君药是方中药力居首的、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上述中药组合物首次将仙鹤草与黄连(2:1-3:1)相须配伍作为君药应用于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治疗并控制病程发展,有效缓解病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方面,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药物组合物,具体的制剂形式包含口服液、片剂、胶囊、颗粒或栓剂。其中,以质量百分比计,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占20%-30%;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糊精、乳糖、淀粉、蔗糖、葡萄糖、微晶纤维素、甘露糖、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阿斯巴甜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第三方面,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制备提取液

方法一:取各药材饮片以水合并提取两次,合并煎液得提取液;

方法二:生薏苡仁、醋三棱、醋莪术、麸炒白术饮片经超临界萃取获得提取液I,提取药渣与其余药材饮片以水合并提取两次,合并煎液得提取液II;

(2)制备浓缩液

将步骤(1)方法一制得的提取液或方法二制得的提取液II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08-1.12的浸膏,加入乙醇直至占总体积百分比为65%-75%,醇沉,滤液浓缩至65℃时的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浓缩液;

(3)制备药物组合物

在步骤(1)方法一制得的提取液的浓缩液中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或分别在步骤(1)方法二制得的提取液I与提取液II的浓缩液中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药物组合物。

其中,步骤(1)两次提取的方法分别为第一次提取以药材重量8-12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1-2h;第二次提取以药材重量6-10倍量的水,煎煮1-2h。

进一步地,步骤(3)还包含对浓缩液喷雾干燥,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00-120℃,出风温度为80-90℃,物料温度为60-80℃,雾化压力为0.2-0.4MPa。

具体地,将浓缩液加水及辅料配制成口服液,或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添加辅料制成片剂、胶囊、颗粒、栓剂。

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第四方面,上述中药组合物或者药物组合物可制备为治疗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的药物,具体用于调控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增殖或凋亡、抑制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或肺转移。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该中药组合物处方设计合理,配伍严谨,仙鹤草与黄连相须配伍为君药,苦参、生薏苡仁、醋三棱、醋莪术共为臣药,炙黄芪、麸炒白术为佐使药,诸药相合,“祛瘀解毒、清热化湿、健脾益气”,用于治疗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疗效确切,具有调控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肿瘤增殖/凋亡、抑制肝/肺转移等多种功效;

2、药材均在《中国药典》中收录,基源稳定,质量可靠,无毒副作用,经济性好;

3、药物组合物制剂形式灵活,适于对不同病程及用药人群个性化给药;

4、制备工艺稳定可控,操作简便,易于大规模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荷瘤小鼠肿瘤体积的抑制作用;

图2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结肠癌荷瘤组织内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图3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

图4为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40×);

图5本发明的重要组合物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影响;

图6为肺组织HE染色观察(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取仙鹤草12份、黄连5份、苦参9份、生薏苡仁12份、醋三棱9份、醋莪术9份、炙黄芪15份、麸炒白术12份。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浸泡0.5h,煎煮1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1h,合并煎液,0.05MPa、60-70℃下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08,加95%(v/v)乙醇使含醇量达75%(v/v),搅拌,静置24小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滤液在0.07MPa、65℃条件下减压浓缩成至65℃时相对密度为1.30,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20℃,出风温度为90℃,物料温度为80℃,雾化压力为0.4MPa,喷雾速度为10ml/s),加入淀粉,混合均匀,用适量80%(v/v)乙醇润湿,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于60-70℃干燥,60目筛整粒,压片,包糖衣,分装,外包装,送检合格,得片剂。

实施例2

取仙鹤草12份、黄连5份、苦参9份、生薏苡仁12份、醋三棱9份、醋莪术9份、炙黄芪15份、麸炒白术12份。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1.5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1.5h,合并煎液,0.07MPa、60-70℃下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5,加95%(v/v)乙醇使含醇量达75%(v/v),搅拌,静置24小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滤液在0.07MPa、65℃条件下减压浓缩成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80℃,物料温度为70℃,雾化压力为0.2MPa,喷雾速度为5ml/s),加入糊精等,干法制粒,过60目筛,装入1号胶囊即可得胶囊剂。

实施例3

取仙鹤草12份、黄连5份、苦参9份、生薏苡仁12份、醋三棱9份、醋莪术9份、炙黄芪15份、麸炒白术12份。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2倍量,煎煮2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2h,合并煎液,0.07MPa、60-70℃下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5,加95%(v/v)乙醇使含醇量达75%(v/v),搅拌,静置24小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滤液在0.07MPa、65℃条件下减压浓缩成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80℃,物料温度为65℃,雾化压力为0.3MPa,喷雾速度为7.5ml/s),再加入适当乳糖,用适量80%(v/v)乙醇润湿,制软材,过14目筛制粒,50-70℃干燥,60目整粒,得颗粒剂。

实施例4

取仙鹤草12份、黄连5份、苦参9份、生薏苡仁12份、醋三棱9份、醋莪术9份、炙黄芪15份、麸炒白术12份。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1.5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1.5h,合并煎液,0.07MPa、60-70℃下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5,加95%(v/v)乙醇使含醇量达75%(v/v),搅拌,静置24小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滤液在0.07MPa、65℃条件下减压浓缩成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加水及蔗糖,制备成口服液。

实施例5

取生薏苡仁12份、醋三棱9份、醋莪术9份、麸炒白术12份采用超临界CO

实施例6:中药组合物对微卫星稳定结直肠癌增殖及凋亡的调控作用1、动物造模及给药

小鼠源性微卫星稳定型细胞CT26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基中含体积分数10%的胎牛血清,100IU/mL青霉素及100IU/mL链霉素),静置于37℃、5%CO

2、中药组合物对荷瘤小鼠荷瘤的抑制作用

在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剥取瘤组织,称重,计算中药组合物各给药剂量的抑瘤率,结果如图1及表1所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合物给药组平均瘤重下降。其中,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瘤重为0.74±0.24g,抑瘤率51.6%;中剂量组瘤重0.75±0.31g,抑瘤率50.9%;高剂量组瘤重为0.73±0.22g,抑瘤率52.3%,与模型组1.53±0.21g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显著抑制结直肠癌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

表1中药组合物对荷瘤小鼠肿瘤增殖的抑制作用(

注:与模型组比较,1)P<0.05,2)P<0.01,3)P<0.001,下表同。

3、中药组合物对荷瘤小鼠瘤组织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中药组合物对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以及PARP、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如图2、表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给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后荷瘤组织内Bax蛋白表达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下调,显著升高了Bax/Bcl-2比值。同时,随中药组合物给药浓度的增加,PARP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也逐渐升高,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凋亡蛋白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

表2中药组合物对结肠癌荷瘤组织内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实施例7:中药组合物对微卫星稳定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

1、造模方法

(1)细胞培养

小鼠源性微卫星稳定型细胞CT26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基中含体积分数10%的胎牛血清,100IU/mL青霉素及100IU/mL链霉素),静置于37℃、5%CO

(2)结直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建立及给药

胰蛋白酶消化,收集培养的CT26细胞,调整细胞密度2×10

2、实验结果

(1)中药组合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

各剂量的中药组合物对结直肠肝转移的影响如图3所示,摘取的肝转移瘤进行了统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合物低浓度组、中药组合物高浓度组肝瘤的结节数都有所减少,呈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显著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

(2)中药组合物对肝转移灶病理形态影响

处死小鼠后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情况,结果如图4所示,对照组肝脏组织纹理清晰,细胞排列紧密有序、密度均匀,模型组的细胞形态不完整,结构被破坏,有大面积转移结节出现,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生长旺盛。采用中药组合物干预后,低浓度仍有肉眼可见的转移性瘤,细胞结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仍有皱缩,高浓度的中药组合物及5-FU给药组小鼠肝脏结构相对完整,有少量转移性瘤存在,且体积明显缩小。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抑制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作用。

实施例8:中药组合物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

1、造模方法

(1)细胞培养

小鼠源性微卫星稳定型细胞CT26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基中含体积分数10%的胎牛血清,100IU/mL青霉素及100IU/mL链霉素),静置于37℃、5%CO

(2)荷瘤小鼠模型建立及给药

胰蛋白酶消化后收集CT26细胞,用生理盐水调整细胞密度2×10

2、实验结果

(1)中药组合物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影响

各剂量的中药组合物对结直肠肝转移的影响如图5所示,摘取小鼠肺脏进行了统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合物低浓度组、中药组合物高浓度组肺瘤的结节数及结节的大小都有所减少。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显著抑制结直肠癌肺转移。

(2)中药组合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各组脏器指数的影响

检测中药组合物对各组小鼠脏器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给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14天后,对荷瘤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的免疫系统无明显毒副作用。

表3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3)中药组合物对肝转移灶病理形态影响

小鼠的肺脏组织HE染色结果如图6所示:空白对照组肺脏组肺泡清晰,细胞密度均匀,模型组的小鼠肺脏中存在大量转移性瘤的聚集,形成结节。采用中药组合物干预后,仍有肉眼可见的转移性瘤,但结节数量显著减少,肺泡结构相对完整,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结直肠癌的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实施例9:中药组合物的临床应用观察

医案1:患者叶某,男,70岁,患者于2020年3月31日在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发现结肠癌,2020年4月3日行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分期为T3N2M0,免疫组化结果:癌组织中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均完整表达,微卫星稳定型,2020年4月18日来院就诊,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后,患者矢气频作,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较前好转,患者定期随诊,服药至今,未见复发。

医案2:患者许某,女,68岁,患者于2018年12月11日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右半结肠溃疡型管状乳头状腺癌,中分化。肠系膜(3/13)淋巴结见转移癌。2019年1月04日、1月28日行XELOX方案化疗两周期。2020年9月17日复查肠镜未见明显异常,近几个月患者复查CA199、CEA持续升高,2021年3月15日CT示盆腔及盆底腹膜多发结节,考虑转移可能。行基因检测(2021年3月20日,燃石):癌组织中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均完整表达,微卫星稳定型(MSS型),BRAF、KRAS、NRAS野生型。2021年4月10日行抗肿瘤治疗,方案为爱必妥+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FU。因腹泻明显,5月2日、5月26日、6月21日、7月14日化疗剂量下调。患者于2021年8月7日来院就诊,刻下精神尚可,乏力明显,怕冷明显,无腹痛腹泻,纳可,寐一般。睡后易醒,大便2次/天,不成形,小便正常。脉弦滑,舌质紫暗,苔薄黄。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后乏力等诸症较前好转,未见明显不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