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包括演示模型、硅胶推板和环形包港,所述演示模型的形状为人体身体上半部分形状,所述演示模型表面为硅胶材质,本发明通过设有的硅胶推板安装在演示模型的开设槽的内部,能够对硅胶推板进行更换,避免穿刺过多导致人体模型表面的损坏所导致的模型损坏,通过设有的气囊能够对代替输液港的环形包港的表面进行更换,能够与硅胶推板相互配合从而避免渗液现象的发生,通过设有的第一电极片以及第二电极片相互配合以及与蓄液箱内部的相互连动,能够在达到一定距离时产生反馈,以及在反馈过程之后电磁阀的开启带动红色液体的转移,便于在对输液港穿刺过程中的抽回血现象进行反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6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阳理工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42227.0

  • 申请日2022-06-08

  • 分类号G09B23/28(2006.01);

  • 代理机构安徽善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0;

  • 代理人黄玲

  • 地址 473004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长江路8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2: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03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G09B23/28 专利申请号:2022106422270 申请公布日:20220812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9B23/28 专利申请号:2022106422270 申请日:202206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教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

背景技术

输液港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中心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其作为一种植入在患者皮下并且能够在皮下进行长时间滞留的闭合静脉输液装置,用于对患者输注各种药物、血液以及营养支撑治疗,输液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低并发症、维护周期长、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能够长期使用的优势,目前已经成为长期留置的主流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对输液港的使用以及维护教学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现有的对输液港进行教学的用具都是在由硅胶制造的人体穿刺模型内部中设置输液港座,然后老师通过教学演示在该穿刺模型上对穿刺过程进行教学,由于人体穿刺模型只是简单的人体结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不使用试剂对其进行穿刺注射以及后期维护,与真实患者的触感之前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更加的贴合现实情况,在操作过程中都是在输液港内部提前放置好药液模拟其穿刺过程中的回血,但是在面对长期多次的穿刺教学与练习时,穿刺针的穿刺容易使模型的表面以及内部的输液港表面的产生过多的穿刺口,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产生渗液现象,不利于教学中的演示以及后续学员在穿刺过程中对穿刺力度的把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包括演示模型、硅胶推板和环形包港,所述演示模型的形状为人体身体上半部分形状,所述演示模型表面为硅胶材质,所述延伸模型的的表面设置有开设槽,所述开设槽设置延伸至锁骨处,所述开设槽的另一端开设至演示模型的边界,所述开设槽内壁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开设槽的表面安装有硅胶推板,所述硅胶推板的边侧设有能够与滑槽相互匹配的滑动块,所述硅胶推板通过设有的滑动块和滑槽在演示模型表面滑动,至少三个硅胶推板能够与开设槽的形状组合组成完整的演示模型,所述演示模型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内部安装有推杆电机,两个所述调节杆的表面安装有平板,所述平板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环形包港和蓄液箱,通过设有的硅胶推板和开设槽能够对硅胶推板进行更换,避免穿刺过多导致人体模型表面的损坏所导致的模型损坏,从而造成的整个模型的更换,同时也能够避免演示过程或者学生使用过程中渗液现象的发生,以及避免传统人体模型表面的穿刺口过多,为后续输液港的寻找提供线索,不利于学生摸索练习。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形包港两个边侧的顶部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槽的延伸形状为弧形,所述环形包港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极片,所述环形包港内部的边侧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延伸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在蓄液箱的表面,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蓄液箱的内部放置有红色的液体,通过设有的适配槽能够和转动轨进行相互匹配,设有的第二电极片能够和第一电机片相互连接,做出反应信号,使红色液体流出,给予演示的老师以及学生反馈,设有的电磁阀能够控制连接管的导通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演示模型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边侧安装有气囊,每个所述气囊的表面安装有两个转动轨,每个所述气囊表面内侧的转动轨均为同心圆表面的弧线,每个所述气囊表面外侧的转动轨均为同心圆表面的弧线,通过设有的安装座柱能够控制气囊的转动,以及陪护调节杆进行高度的调节,使转动轨始终能处于环形包港的表面,与其边侧的适配槽相互配合。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同一个气囊表面所述内侧的转动轨和外侧的转动轨之间的距离与环形包港两个边侧顶部适配槽之间的距离与弧度相同,同一个气囊表面安装的两个转动轨与两个适配槽滑动连接,能够使气囊通过设有的转动轨与适配槽相互配合,方便在气囊顶部有穿刺口时,及时通过安装柱的转动,使气囊进行更换,便于对模型的多次使用,避免渗液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囊的表面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处于内侧的转动轨和外侧的转动轨之间,所述安装柱的内部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连接管分别经过连接杆与气囊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安装柱内部安装有转动电机和推杆电机,通过设有的开孔能够使气囊进行注气,以及及时的对气囊吸气,使蓄液箱内部和外部产生压力差,通过设有的开孔能够方便对环形包港内部进行吸气时的气体交换流通。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演示模型使用的无损伤针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极片和电磁阀相互连接,通过设有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能够在达到一定距离时产生反馈,以及在反馈过程之后电磁阀的开启带动红色液体的转移,便于在对输液港穿刺过程中的抽回血现象进行反馈,同时也是对操作穿刺针达到标准深度的反馈。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设备的使用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进行演示之前,首先将硅胶推板安装在演示模型的开设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柱,使安装柱表面的气囊通过设有的两个转动轨包覆在适配槽的表面;

步骤二:关闭电磁阀,通过安装柱内部设有的气泵对气囊进行注气,使气囊进行鼓起,随后通过气泵将气囊内部的气从开孔中吸走,此时气囊的上表面会对下表面的孔进行覆盖;

步骤三:通过无损伤针进行穿刺演示,当无损伤真针移动至可感应距离后,无损伤针内部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机片相互连接,第二电极片控制电磁阀打开,此时环形包港内部的压强相对于没关闭电磁阀之前的压强变小,此时蓄液箱内部的液体会从排液口中排出,从而方便在输液港护理过程中无损伤针抽回血的步骤的展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硅胶推板安装在演示模型的开设槽的内部,能够对硅胶推板进行更换,避免穿刺过多导致人体模型表面的损坏所导致的模型损坏,从而造成的整个模型的更换,同时也能够避免演示过程或者学生使用过程中渗液现象的发生,以及避免传统人体模型表面的穿刺口过多,为后续输液港的寻找提供线索,不利于学生摸索练习。

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气囊能够对代替输液港的环形包港的表面进行更换,能够与硅胶推板相互配合从而避免渗液现象的发生,通过转动安装柱,使安装柱表面的气囊通过设有的两个转动轨包覆在适配槽的表面,安装柱内部设有的气泵对气囊进行注气,使气囊进行鼓起,随后通过气泵将气囊内部的气从开孔中吸走,此时气囊的上表面会对下表面的孔进行覆盖,当在进下次演示或者学生自行练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安装柱的转动使转动轨在适配槽表面的交替使气囊进行更换。

3、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第一电极片以及第二电极片相互配合以及与蓄液箱内部的相互连动,能够在达到一定距离时产生反馈,以及在反馈过程之后电磁阀的开启带动红色液体的转移,便于在对输液港穿刺过程中的抽回血现象进行反馈,同时也是对操作穿刺针达到标准深度的反馈,通过无损伤针进行穿刺演示,当无损伤真针移动至可感应距离后,无损伤针内部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机片相互连接,第二电极片控制电磁阀打开,此时环形包港内部的压强相对于没关闭电磁阀之前的压强变小,此时蓄液箱内部的液体会从排液口中排出,从而方便在输液港护理过程中无损伤针抽回血的步骤的展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的安装柱的俯视图。

图中:1、演示模型;2、硅胶推板;3、开设槽;4、环形包港;5、气囊;6、连接杆;7、开孔;8、无损伤针;9、第一电极片;10、第二电极片;11、蓄液箱;12、连接管;13、电磁阀;14、排液口;15、转动轨;16、适配槽;17、调节杆;18、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包括演示模型1、硅胶推板2和环形包港4,演示模型1的形状为人体身体上半部分形状,演示模型1表面为硅胶材质,延伸模型的的表面设置有开设槽3,开设槽3设置延伸至锁骨处,开设槽3的另一端开设至演示模型1的边界,开设槽3内壁的两侧设有滑槽,开设槽3的表面安装有硅胶推板2,硅胶推板2的边侧设有能够与滑槽相互匹配的滑动块,硅胶推板2通过设有的滑动块和滑槽在演示模型1表面滑动,至少三个硅胶推板2能够与开设槽3的形状组合组成完整的演示模型1,演示模型1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17,调节杆17内部安装有推杆电机,两个调节杆17的表面安装有平板,平板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环形包港4和蓄液箱11,通过设有的硅胶推板2和开设槽3能够对硅胶推板2进行更换,避免穿刺过多导致人体模型表面的损坏所导致的模型损坏,从而造成的整个模型的更换,同时也能够避免演示过程或者学生使用过程中渗液现象的发生,以及避免传统人体模型表面的穿刺口过多,为后续输液港的寻找提供线索,不利于学生摸索练习。

通过本实施例可实现:通过设有的硅胶推板2安装在演示模型1的开设槽3的内部,能够对硅胶推板2进行更换,避免穿刺过多导致人体模型表面的损坏所导致的模型损坏,从而造成的整个模型的更换,同时也能够避免演示过程或者学生使用过程中渗液现象的发生,以及避免传统人体模型表面的穿刺口过多,为后续输液港的寻找提供线索,不利于学生摸索练习。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包括演示模型1、硅胶推板2和环形包港4,演示模型1的形状为人体身体上半部分形状,演示模型1表面为硅胶材质,延伸模型的的表面设置有开设槽3,开设槽3设置延伸至锁骨处,开设槽3的另一端开设至演示模型1的边界,开设槽3内壁的两侧设有滑槽,开设槽3的表面安装有硅胶推板2,硅胶推板2的边侧设有能够与滑槽相互匹配的滑动块,硅胶推板2通过设有的滑动块和滑槽在演示模型1表面滑动,至少三个硅胶推板2能够与开设槽3的形状组合组成完整的演示模型1,演示模型1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17,调节杆17内部安装有推杆电机,两个调节杆17的表面安装有平板,平板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环形包港4和蓄液箱11,通过设有的硅胶推板2和开设槽3能够对硅胶推板2进行更换,避免穿刺过多导致人体模型表面的损坏所导致的模型损坏,从而造成的整个模型的更换,同时也能够避免演示过程或者学生使用过程中渗液现象的发生,以及避免传统人体模型表面的穿刺口过多,为后续输液港的寻找提供线索,不利于学生摸索练习。

在本实施例中,演示模型1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柱18,安装柱18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6,每个连接杆6的边侧安装有气囊5,每个气囊5的表面安装有两个转动轨15,每个气囊5表面内侧的转动轨15均为同心圆表面的弧线,每个气囊5表面外侧的转动轨15均为同心圆表面的弧线,通过设有的安装座柱能够控制气囊5的转动,以及陪护调节杆17进行高度的调节,使转动轨15始终能处于环形包港4的表面,与其边侧的适配槽16相互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个气囊5表面内侧的转动轨15和外侧的转动轨15之间的距离与环形包港4两个边侧顶部适配槽16之间的距离与弧度相同,同一个气囊5表面安装的两个转动轨15与两个适配槽16滑动连接,能够使气囊5通过设有的转动轨15与适配槽16相互配合,方便在气囊5顶部有穿刺口时,及时通过安装柱18的转动,使气囊5进行更换,便于对模型的多次使用,避免渗液现象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气囊5的表面设有开孔7,开孔7处于内侧的转动轨15和外侧的转动轨15之间,安装柱18的内部安装有气泵,气泵通过连接管12分别经过连接杆6与气囊5内部相互连通,安装柱18内部安装有转动电机和推杆电机,通过设有的开孔7能够使气囊5进行注气,以及及时的对气囊5吸气,使蓄液箱11内部和外部产生压力差,通过设有的开孔7能够方便对环形包港4内部进行吸气时的气体交换流通。

通过本实施例可实现:通过设有的气囊5能够对代替输液港的环形包港4的表面进行更换,能够与硅胶推板2相互配合从而避免渗液现象的发生,通过转动安装柱18,使安装柱18表面的气囊5通过设有的两个转动轨15包覆在适配槽16的表面,安装柱18内部设有的气泵对气囊5进行注气,使气囊5进行鼓起,随后通过气泵将气囊5内部的气从开孔7中吸走,此时气囊5的上表面会对下表面的孔进行覆盖,当在进下次演示或者学生自行练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安装柱18的转动使转动轨15在适配槽16表面的交替使气囊5进行更换。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包括演示模型1、硅胶推板2和环形包港4,演示模型1的形状为人体身体上半部分形状,演示模型1表面为硅胶材质,延伸模型的的表面设置有开设槽3,开设槽3设置延伸至锁骨处,开设槽3的另一端开设至演示模型1的边界,开设槽3内壁的两侧设有滑槽,开设槽3的表面安装有硅胶推板2,硅胶推板2的边侧设有能够与滑槽相互匹配的滑动块,硅胶推板2通过设有的滑动块和滑槽在演示模型1表面滑动,至少三个硅胶推板2能够与开设槽3的形状组合组成完整的演示模型1,演示模型1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17,调节杆17内部安装有推杆电机,两个调节杆17的表面安装有平板,平板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环形包港4和蓄液箱11,通过设有的硅胶推板2和开设槽3能够对硅胶推板2进行更换,避免穿刺过多导致人体模型表面的损坏所导致的模型损坏,从而造成的整个模型的更换,同时也能够避免演示过程或者学生使用过程中渗液现象的发生,以及避免传统人体模型表面的穿刺口过多,为后续输液港的寻找提供线索,不利于学生摸索练习。

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包港4两个边侧的顶部设有适配槽16,适配槽16的延伸形状为弧形,环形包港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极片10,环形包港4内部的边侧设有排液口14,排液口14延伸安装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的另一端安装在蓄液箱11的表面,连接管12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13,蓄液箱11的内部放置有红色的液体,通过设有的适配槽16能够和转动轨15进行相互匹配,设有的第二电极片10能够和第一电机片相互连接,做出反应信号,使红色液体流出,给予演示的老师以及学生反馈,设有的电磁阀13能够控制连接管12的导通性。

在本实施例中,演示模型1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柱18,安装柱18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6,每个连接杆6的边侧安装有气囊5,每个气囊5的表面安装有两个转动轨15,每个气囊5表面内侧的转动轨15均为同心圆表面的弧线,每个气囊5表面外侧的转动轨15均为同心圆表面的弧线,通过设有的安装座柱能够控制气囊5的转动,以及陪护调节杆17进行高度的调节,使转动轨15始终能处于环形包港4的表面,与其边侧的适配槽16相互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个气囊5表面内侧的转动轨15和外侧的转动轨15之间的距离与环形包港4两个边侧顶部适配槽16之间的距离与弧度相同,同一个气囊5表面安装的两个转动轨15与两个适配槽16滑动连接,能够使气囊5通过设有的转动轨15与适配槽16相互配合,方便在气囊5顶部有穿刺口时,及时通过安装柱18的转动,使气囊5进行更换,便于对模型的多次使用,避免渗液现象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气囊5的表面设有开孔7,开孔7处于内侧的转动轨15和外侧的转动轨15之间,安装柱18的内部安装有气泵,气泵通过连接管12分别经过连接杆6与气囊5内部相互连通,安装柱18内部安装有转动电机和推杆电机,通过设有的开孔7能够使气囊5进行注气,以及及时的对气囊5吸气,使蓄液箱11内部和外部产生压力差,通过设有的开孔7能够方便对环形包港4内部进行吸气时的气体交换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演示模型1使用的无损伤针8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极片9,第一电极片9和第二电极片10相互连接,且第二电极片10和电磁阀13相互连接,通过设有的第一电极片9和第二电极片10能够在达到一定距离时产生反馈,以及在反馈过程之后电磁阀13的开启带动红色液体的转移,便于在对输液港穿刺过程中的抽回血现象进行反馈,同时也是对操作穿刺针达到标准深度的反馈。

通过本实施例可实现,通过设有的第一电极片9以及第二电极片10相互配合以及与蓄液箱11内部的相互连动,能够在达到一定距离时产生反馈,以及在反馈过程之后电磁阀13的开启带动红色液体的转移,便于在对输液港穿刺过程中的抽回血现象进行反馈,同时也是对操作穿刺针达到标准深度的反馈,通过无损伤针8进行穿刺演示,当无损伤真针移动至可感应距离后,无损伤针8内部的第一电极片9和第二电机片相互连接,第二电极片10控制电磁阀13打开,此时环形包港4内部的压强相对于没关闭电磁阀13之前的压强变小,此时蓄液箱11内部的液体会从排液口14中排出,从而方便在输液港护理过程中无损伤针8抽回血的步骤的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教学的肢体护理演示设备,在使用时,在进行演示之前,首先将硅胶推板2安装在演示模型1的开设槽3的内部,转动安装柱18,使安装柱18表面的气囊5通过设有的两个转动轨15包覆在适配槽16的表面,关闭电磁阀13,通过安装柱18内部设有的气泵对气囊5进行注气,使气囊5进行鼓起,随后通过气泵将气囊5内部的气从开孔7中吸走,此时气囊5的上表面会对下表面的孔进行覆盖,通过无损伤针8进行穿刺演示,当无损伤真针移动至可感应距离后,无损伤针8内部的第一电极片9和第二电机片相互连接,第二电极片10控制电磁阀13打开,此时环形包港4内部的压强相对于没关闭电磁阀13之前的压强变小,此时蓄液箱11内部的液体会从排液口14中排出,从而方便在输液港护理过程中无损伤针8抽回血的步骤的展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