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政务数据采集用个人社会信用评分方法

一种政务数据采集用个人社会信用评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政务数据采集用个人社会信用评分方法,S1、数据反映:反映人员将数据信息和被反映人员个人信息通过线上或线下举报上传至信用管理部门;S2:身份信息调取:信用管理部门根据反映信息和被反映人员的生物特征、行为特征或手机信息在国家公安系统内进行查找,本发明涉及社会信用评分技术领域;本方法将道德方面也作为信用分数判断的依据,比如一定金额的逃单、老赖、网络攻击、酒驾、碰瓷和疾病恶意传播等,以上的一些行为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品行道德,一个人的品行道德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信用度,所以道德方面判断出的信用分数不单可以利用在贷款等经济方面,还适用于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交易和社交,覆盖范围更广,更加实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973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惠国征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80870.8

  • 发明设计人 水新莹;郭章森;柏耀明;孟健;

    申请日2022-05-05

  • 分类号G06Q10/06(2012.01);G06Q40/02(2012.01);G06Q50/26(2012.01);

  • 代理机构合肥铭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2;

  • 代理人黄钦花

  • 地址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园3号楼13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2: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10/06 专利申请号:2022104808708 申请日:202205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社会信用评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政务数据采集用个人社会信用评分方法。

背景技术

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誉构成了人之间、单位之间、商品交易之间的双方自觉自愿的反复交往,消费者甚至愿意付出更多的钱来延续这种关系,个人社会信用评分。

现有的信用评分方法是根据信用人的经济来源、银行流水和资产进行判定的,并没有从道德方面和普通的法律对信用做出判断,只适用于银行贷款等方面,覆盖范围较窄,无法真实确切的展现出一个人的真是信用度,而且在一些其他交易上此类人风险也较高,目前的信用分数参考价值不高,所以对一些人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政务数据采集用个人社会信用评分方法,本方法将道德方面也作为信用分数判断的依据,比如一定金额的逃单、老赖、网络攻击、酒驾、碰瓷和疾病恶意传播等,以上的一些行为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品行道德,一个人的品行道德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信用度,所以道德方面判断出的信用分数不单可以利用在贷款等经济方面,还适用于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交易和社交,覆盖范围更广,更加实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政务数据采集用个人社会信用评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反映:反映人员将数据信息和被反映人员个人信息通过线上或线下举报上传至信用管理部门;

S2:身份信息调取:信用管理部门根据反映信息和被反映人员的生物特征、行为特征或手机信息在国家公安系统内进行查找,然后将被反映人员的个人信息调取到信用管理部门;

S3、部门审核:信用管理部门对线上线下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筛选,并且对其良性反映和恶性反映进行分类,信用管理部门对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确认,然后信用管理部门对反映情况进行关于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方面的审核,上述社会行为根据法律条文作为审核依据,不同行为类别对应不同的信用分数,上述经济行为根据本身价值量作为审核依据,不同的价值区域对应不同的信用分数,并将审核结果通知被反映人员和反映人员,并接收被反映人员和反映人员后续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再次综合审核,最后信用管理部门确定结果以及奖励或扣除的分数;

S4、审核处理:信用管理部门根据审核结果配合相应公式对被反映人员的原始信用分数进行奖励或扣除;

S5、信用公开:信用管理部门根据社会情况制定信用分数公开阈值,当信用人的信用分数低于分数公开阈值,如果S-A≤0,那么信用管理部门有权对信用人的个人情况和信用分数进行公开,其中A为阈值。

优选的,所述S2中的生物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指纹、虹膜、面相、DNA,行为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指步态和击键习惯,手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指手机号码、聊天记录、微信号和支付记录,以上的各种特征可以快速准确的从公安系统调用被反映人的个人信息信息。

优选的,所述S3中的良性反映指对国家或百姓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恶性反映则是对国家或百姓造成的各方面损失的行为。

优选的,所述S3中的筛选是参考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的扣分准则对反映情况进行评估,未达到信用分数扣除线或奖励线的则被剔除,不做信用审核,所述S3中的分类是对达到信用分数扣除线或奖励线的事况进行领域划分,然后将区分后的反映情况交给对应领域的审核人员审核,最初的筛选和分类可以提高审查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S5中的信用分数公开阈值是参考社会整体信用分数进行制定的,信用分数公开阈值六个月进行更改一次,信用分数公开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S5中的信用分数公开在信用管理部门的网站或各个交易支付平台上,供其他人进行参考判断。

优选的,所述S4中的相应公式为S=L-(X+Y),其中L为原始信用分数,X是社会行为分数,Y是经济行为分数,S为扣除后的信用分数。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政务数据采集用个人社会信用评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信用评分方法,通过S2:身份信息调取:信用管理部门根据反映信息和被反映人员的生物特征、行为特征或手机信息在国家公安系统内进行查找,然后将被反映人员的个人信息调取到信用管理部门,S3、部门审核:信用管理部门对线上线下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筛选,并且对其良性反映和恶性反映进行分类,信用管理部门对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确认,然后信用管理部门对反映情况进行关于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方面的审核,上述社会行为根据法律条文作为审核依据,不同行为类别对应不同的信用分数,上述经济行为根据本身价值量作为审核依据,不同的价值区域对应不同的信用分数,并将审核结果通知被反映人员和反映人员,并接收被反映人员和反映人员后续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再次综合审核,最后信用管理部门确定结果以及奖励或扣除的分数,通过生物特征、行为特征和手机信息可以快速调取个人信息,然后根据相关的扣分项对问题进行判断,通知被反映人和反映人,并接受反馈信息,方便做进一步判断,最后利用公式得到所扣分数,信用分数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信用度,所以道德方面判断出的信用分数不单可以利用在贷款等经济方面,还适用于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交易和社交,覆盖范围更广,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社会信用评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政务数据采集用个人社会信用评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反映:反映人员将数据信息和被反映人员个人信息通过线上或线下举报上传至信用管理部门;

S2:身份信息调取:信用管理部门根据反映信息和被反映人员的生物特征、行为特征或手机信息在国家公安系统内进行查找,然后将被反映人员的个人信息调取到信用管理部门;

S3、部门审核:信用管理部门对线上线下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筛选,并且对其良性反映和恶性反映进行分类,信用管理部门对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确认,然后信用管理部门对反映情况进行关于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方面的审核,上述社会行为根据法律条文作为审核依据,不同行为类别对应不同的信用分数,上述经济行为根据本身价值量作为审核依据,不同的价值区域对应不同的信用分数,并将审核结果通知被反映人员和反映人员,并接收被反映人员和反映人员后续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再次综合审核,最后信用管理部门确定结果以及奖励或扣除的分数;

S4、审核处理:信用管理部门根据审核结果配合相应公式对被反映人员的原始信用分数进行奖励或扣除;

S5、信用公开:信用管理部门根据社会情况制定信用分数公开阈值,当信用人的信用分数低于分数公开阈值,如果S-A≤0,那么信用管理部门有权对信用人的个人情况和信用分数进行公开,其中A代表阈值。

本发明中,S2中的生物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指纹、虹膜、面相、DNA,行为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指步态和击键习惯,手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指手机号码、聊天记录、微信号和支付记录,以上的各种特征可以快速准确的从公安系统调用被反映人的个人信息信息。

本发明中,S3中的良性反映指对国家或百姓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恶性反映则是对国家或百姓造成的各方面损失的行为。

本发明中,S3中的筛选是参考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的扣分准则对反映情况进行评估,未达到信用分数扣除线或奖励线的则被剔除,不做信用审核,S3中的分类是对达到信用分数扣除线或奖励线的事况进行领域划分,然后将区分后的反映情况交给对应领域的审核人员审核,最初的筛选和分类可以提高审查员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中,S5中的信用分数公开阈值是参考社会整体信用分数进行制定的,信用分数公开阈值六个月进行更改一次,信用分数公开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本发明中,S5中的信用分数公开在信用管理部门的网站或各个交易支付平台上,供其他人进行参考判断。

本发明中,S4中的相应公式为S=L-(X+Y),其中L为原始信用分数,X是社会行为分数,Y是经济行为分数,S为扣除后的信用分数。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