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层序格架约束下台地滩相薄储层分布的预测方法

一种层序格架约束下台地滩相薄储层分布的预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序格架约束下台地滩相薄储层分布的预测方法,(1)岩心观察及取样,并磨制岩石薄片;(2)进行岩心归位,建立标准井层序地层;(3)分别建立横向和纵向层序格架,明确目的层的层序地层特征;(4)明确沉积相类型,建立沉积组合序列;(5)分析该等时地质体对应的储层成因;(6)分析控制机制,并判断所述储层中颗粒滩的暴露时间;(7)判断等时地质体厚度与储层累计厚度之间的关系是否为正相关关系;(8)建立等时地质体厚度与储层产能的关系曲线;(9)预测最有利储集区、次有利储集区、一般储集区。本发明实现对未知地质体储层的预测及评价,并对有利区筛选及井位部署等具有指导意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6902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石油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0384858.7

  • 申请日2022-04-13

  • 分类号G01V11/00(2006.01);

  • 代理机构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李鹏

  • 地址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3: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V11/00 专利申请号:2022103848587 申请日:202204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7-0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序格架约束下台地滩相薄储层分布的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岩性油气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且越来越受到关注。海相碳酸盐岩台地内部的滩相储层就是这类油气储层中的一类主要储层,由于其非均质性极强,对其形成机制和分布进行研究,对于海相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谭秀成等报道了碳酸盐岩台地内部颗粒岩储层的形成机制,其研究表明:位于浪基面之上、靠近海平面的微地貌高地处,由于波浪作用最强,且沉积速率最快,以发育滩核为特征,容易发生同生期岩溶作用,易于形成同生岩溶型储集层;接近浪基面处,由于波浪作用以及沉积速率相对逊色,以发育滩缘为特征,由于滩缘暴露几率小,且粒间孔往往被胶结致密化,因而,其储层相对欠发育;在浪基面之下的微地貌低地处,由于几乎没有波浪作用,且沉积速率最慢,主要发育滩间海及开阔潮下,由于滩间海及开阔潮下的细粒沉积物迅速压实致密化,易导致储层不发育。

上述报道公开的形成机制能够为海相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然而,对于海相碳酸盐岩台地内部的滩相储层的分布,目前仍无具体可行的预测方法。目前,常用的储层分布预测方法为地震储集层识别技术,然而,该技术只能识别厚度大于10m的储集层,对于规模较小且通常表现为米级薄储层特征的台地滩相薄储层并不适用。

因而,如何预测台地滩相薄储层的分布,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层序格架约束下台地滩相薄储层分布的预测方法,能够利用有限的取心资料和测井资料,预测台地滩相薄储层的分布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层序格架约束下台地滩相薄储层分布的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研究区基础资料收集,包括井位信息、分层、取心数据、测录井数据及产能测试等,按井资料完备且自然伽马曲线及取心质量高的标准井遴选要求,确定标准井,进行细致的岩心观察及取样(GBT 29172-2012岩心分析方法),并磨制岩石薄片。

(2)依据岩心观察及岩石薄片,采用宏微观结合的手段,确定岩石类型及发育特征,明确发育层段及纵向组合关系;并根据自然伽马曲线及其他测井曲线,结合岩石与电性曲线的耦合关系,进行岩心归位,建立标准井层序地层。

(3)依据井位分布,以标准井为中心,分别建立横向和纵向层序格架,核对及厘定全区分层数据,明确目的层的层序地层特征。

(4)基于目的层的层序地层格架,选取研究区内的多口探井,对所述探井中的取心井进行岩心观察,对岩石类型进行识别,按碳酸盐岩分类标准加以分类,并依据沉积序列的组合特征,明确沉积相类型,建立沉积组合序列。

(5)基于沉积组合特征,遴选出以颗粒滩沉积为主体的沉积体,根据所述探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目的层位内选取等时地质体,分析该等时地质体对应的储层成因;

(6)选定颗粒滩相控储层的等时地质体,参照现有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沉积序列组合特征,分析其控制机制,并判断所述储层中颗粒滩的暴露时间;

(7)选取储层中颗粒滩的暴露时间为短期暴露或非暴露的等时地质体,获取所述探井中具备测井储集层解释条件的探井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及对应的储层累计厚度,并判断所述等时地质体厚度与所述储层累计厚度之间的关系是否为正相关关系;

(8)等时地质体厚度与所述储层累计厚度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获取所述探井中已知测试产能的探井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和储层产能,并建立等时地质体厚度与储层产能的关系曲线;

(9)根据等时地质体厚度与储层产能的关系曲线,取所述关系曲线的斜率为0.6时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为第一转折厚度,取所述关系曲线的斜率为0.1时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为第二转折厚度;当未知产能储层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大于第一转折厚度时,预测其为最有利储集区;当未知产能储层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介于第一转折厚度和第二转折厚度之间时,预测其为次有利储集区;当未知产能储层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小于第二转折厚度时,预测其为一般储集区。

本发明基于沉积岩石学、沉积与测井相分析原理等理论为指导,充分应用基础数据资料,通过宏微观结合的技术手段,构建层序地层格架,厘定沉积相类型,明确沉积组合序列,选取等时地质体,分析其与储层产能之间的关系,形成台地滩相薄储层分布预测模型,进而实现对未知地质体储层的预测及评价,这对有利区筛选及井位部署等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海相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实际勘探部署决策提供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a为实施例1所提供的蜀南威远地区威寒1井寒武系洗象池群底部“针孔”砂屑云岩发育层段样品的镜下照片;

图2b图为图2a图的局部放大照片;

图3为实施例1所提供的蜀南威远地区部分探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及选取的等时地质体示意图,其中斜线填充部分表示的为选取的等时地质体;

图4为实施例1所提供的等时地质体厚度与储层累计厚度的关系图;

图5为实施例1所提供的等时地质体厚度与储层产能的关系图;

图6为实施例1所提供蜀南威远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底部台地滩相薄储层分布预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结合蜀南威远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的台地滩相薄储层分布进行预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按照图1所示的步骤:

(1)蜀南威远地区的基础资料收集,共收集到66口探井资料,其中取心井共计6口,具备测井储集层解释条件的探井共计11口,已知测试产能的探井共计12口。按井资料完备且自然伽马曲线及取心质量高的标准井遴选要求,将具备测井储集层解释条件的11口探井确定为标准井,对6口取心井进行细致的岩心观察及取样(GBT 29172-2012岩心分析方法),并磨制岩石薄片。

(2)依据蜀南威远地区的6口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及岩石薄片,采用宏微观结合的手段,确定岩石类型及发育特征,明确发育层段及纵向组合关系;并根据自然伽马曲线及其他测井曲线,结合岩石与电性曲线的耦合关系,进行岩心归位,建立标准井层序地层。

(3)依据蜀南威远地区的井位分布,以标准井为中心,分别建立横向和纵向层序格架,核对及厘定全区分层数据,明确目的层的层序地层特征。

(4)基于目的层的层序地层格架,选取蜀南威远地区的多口探井,对所述探井中的取心井进行岩心观察,对岩石类型进行识别,按碳酸盐岩分类标准加以分类,并依据沉积序列的组合特征,明确沉积相类型,建立沉积组合序列。通过岩心宏微观观察及测录井资料,确定洗象池群底部岩性岩相组合以“针孔”砂屑云岩为主,结合地质背景,认为:蜀南威远地区的洗象池群所在沉积期构造相对平静,为同沉积稳定沉降的台地环境,且洗象池群底部以颗粒滩沉积为主体,其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响应具有两高夹一低的特征。

(5)基于沉积组合特征,遴选出以颗粒滩沉积为主体的沉积体,根据所述探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目的层位内选取等时地质体,分析该等时地质体对应的储层成因。以威寒1井为例,其对应的样品的镜下照片如图2a和图2b所示,可见:“针孔”以残余粒间孔隙为主,点-线接触的颗粒间仅有海底胶结物发育,初期压实作用使颗粒呈线-凹凸接触格架支撑。由此可确定洗象池群底部对应的储层的成因为粒间孔保存型滩相储层,属于颗粒滩相控储层。根据66口探井对应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选取其中的低值段作为等时地质体,部分探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及选取的等时地质体如图3所示。

(6)选定蜀南威远地区的颗粒滩相控储层的等时地质体,参照现有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沉积序列组合特征,分析其控制机制,并判断所述储层中颗粒滩的暴露时间;通过岩心宏微观分析及沉积序列组合特征,未观察到任何早期溶蚀现象,可判断其颗粒滩沉积过程中及沉积后均未经历早期暴露,为未暴露型浅滩。

(7)获取11口具备测井储集层解释条件的探井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及对应的储层累计厚度,其中,等时地质体厚度通过将等时地质体的底界面对应的深度减去顶界面对应的深度获得,储层累计厚度根据测井解释数据获得,数据如表1所示。建立的等时地质体厚度与储层累计厚度的关系为y=3.3859x-51.536,R

表1研究区内具备测井储集层解释条件的11口探井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及储层累计厚度的统计表

(8)获取12口已知测试产能的探井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和储层产能,数据如表2所示;建立的等时地质体厚度与储层产能的关系曲线为y=4.6×10

表2研究区内已知测试产能的12口探井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及储层产能的统计表

(9)根据等时地质体厚度与储层产能的关系曲线,取所述关系曲线的斜率为0.6时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为第一转折厚度H,取所述关系曲线的斜率为0.1时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为第二转折厚度h,由图5可知,H=18m,h=16m。当储层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18m时,预测其为最有利储集区;当储层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在16m-18m范围内时,预测其为次有利储集区;当储层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16m时,预测其为一般储集区。根据上述标准对研究区内未知产能的储层进行预测,研究区内未知产能储层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如表3所示,绘制的储层分布预测图如图6所示。

表3研究区洗象池底部未知产能储层对应的等时地质体厚度统计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