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

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

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测量血流的压力,通过在近端和远端设置的温度传感器,首先测量血流从近端到远端的之间的距D,血液从近端传感器到远端传感器的过程,测量出近端温度传感器流到远端温度传感器的所消耗的时间T,再通过压力传感器将测量血流压力,将所有数据反馈到个人计算机,通过数据进行数据计算、数据比较,得到相对应的数据进行判断,解决相关技术中临床上迫切需要能够提前确认肾神经消融点的方法,从而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消融靶标,同时也迫切需要找出那些能够即时评价消融术是否有效的临床相关指标的的技术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0528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润迈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561268.9

  • 发明设计人 江挺益;刘广志;

    申请日2021-12-17

  • 分类号A61B18/12(2006.01);A61B18/14(2006.01);A61B90/00(201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99号苏州纳米城西北区NW-05-50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5:49: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3-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8/12 专利申请号:2021115612689 申请日:20211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

背景技术

血压是通过体内多个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信号复杂地相互作用来控制的。交感神经的普遍激活是高血压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临床研究表明肾交感神经活动(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RSNA) 导致肾小管钠水重吸收增加、引起肾素释放和肾血管阻力改变,从而使血压升高。并且通过肾交感传入神经将肾脏感受器的反射信号传导至中枢,再由肾交感传出神经调节血压变化。所以RSNA不仅能短期调节肾动脉血管张力变化,也是长期维持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使用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进行肾动脉交感神经的消融,是一个治疗高血压的新希望,同时也是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一个新方法,并根据国外前期的临床试验表明该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能被广泛使用。

但是,目前肾神经消融术是以“盲目”的方式进行操作的,即进行肾神经消融手术操作的医生并不知道肾交感神经分布的具体位置,并不知道自己当前消融的点是否是有效点,只是在整段肾动脉进行消融;此外,目前的消融结果只有在术后检测其可能的作用,这一效果要在术后至少一个月通过检测患者的血压才能完全确认,用这种滞后的方式去确认肾神经是否确实被消融去除。

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能够提前确认肾神经消融点的方法,从而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消融靶标,同时也迫切需要找出那些能够即时评价消融术是否有效的临床相关指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临床上迫切需要能够提前确认肾神经消融点的方法,从而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消融靶标,同时也迫切需要找出那些能够即时评价消融术是否有效的临床相关指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融管道效果评价参数测量方法。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消融管道效果评价参数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能量发射器控制单个电极产生射频热能,加热血液;

S2、近端和远端的温度传感器分别记录温度;

S3、处理端根据近端和远端的温度数据,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S4、血流从近端温度传感器流到远端温度传感器所消耗的时间T;

S5、数据采集近端温度传感器与远端温度传感器的相对距离D;

S6、根据血流消耗的时间和相对距离,确定血流速度V;

S7、数据采集导管管体前端压力传感器的压力P;

S8、根据血流速度和血管远端的压力,确定评价参数R;

S9、计算一系列评价参数,判断R

进一步,步骤S6中的速度计算公式为:V=D/T。

进一步,步骤S8中的评价参数计算公式为:R=P/V。

进一步,提供一种消融管道效果评价装置,包括所述导管管体任意一端设有可弯曲管体,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可弯曲管体上,所述可弯曲管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可弯曲管道上设有电极。

进一步,所述导管管体远离可弯曲管体的一端设有个人计算机,所述个人计算机上设有传感器接口,所述传感器接口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个人计算机内设有控制端。

进一步,所述控制端包括至少一台堆栈算法进行数据储存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个人计算机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同步。

进一步,所述导管管体由电活性聚合物制成。

优势:

1、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导管头端本身为可弯曲管体,管体材质采用电活性聚合物,可以在电刺激下产生弯曲变形,形成螺旋结构。形变程度可以随电压变化,使得贴壁适应性更好。头端形状可以在正向和负向电刺激下,在螺旋形和直线形之间切换。

2、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导管头端有压力传感器,可以准确监测血管内压力的实时变化,既准确又实时。

3、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能量发生器配合电极可以实现刺激和消融两种功能,使得肾动脉神经消融更加精准。

4、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能够计算效果评价参数,从而即时评价消融术是否有效。

通过以上特点,优化肾动脉神经消融术的准确率,提升手术效果,增加患者获益,建立即时反馈机制,增加疗效确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导管效果参数测评方法和测评装置的内部模块连接示意图。

附图说明:

1、导管管体;11、可弯曲管体;12、温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 14、电极;2、个人计算机;21、传感器接口;3、控制端;31、显示组件; 3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3、逻辑控制单元;34、数据库单元;35、警报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一种消融管道效果评价装置和参数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能量发射器控制单个电极产生射频热能,加热血液;

S2、近端和远端的温度传感器分别记录温度;

S3、处理端根据近端和远端的温度数据,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S4、血流从近端温度传感器流到远端温度传感器所消耗的时间T;

S5、数据采集近端温度传感器与远端温度传感器的相对距离D;

S6、根据血流消耗的时间和相对距离,确定血流速度V;

通过血流计算公式:V=D/T,计算出血流速度;

S7、数据采集导管管体前端压力传感器的压力P;

S8、根据血流速度和血管远端的压力,确定评价参数R;

通过评价参数计算公式:R=P/V,计算出评价参数R;

S9、计算一系列评价参数,判断R

计算得到R

如图2所示,导管管体1任意一端设置可弯曲管体11,温度传感器12位于可弯曲管体11上,可弯曲管体11上设置压力传感器13,通过压力传感器 13和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测量血流的压力,通过在近端和远端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2,首先测量血流从近端到远端的之间的距D,随后通过加热血液,血液从近端传感器到远端传感器的过程,测量出近端温度传感器12流到远端温度传感器12的所消耗的时间T,再通过压力传感器13将测量血流压力,将所有数据反馈到个人计算机2,通过个人计算机2和计算公式,将数据进行数据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比较,得到相对应的数据进行判断。

如图2所示,可弯曲管体11上设置电极14,电极14沿导管头端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在可弯曲管体11,个人计算机2控制发送到电机的射频能量可以被控制,使得电极14只产生低水平电脉冲,刺激潜在的肾神经组织。同时,个人计算机2还可以控制近端的单个电极14产生射频热能,直接加热血液,那么热的血液沿着血流方向从近端流向远端,因此近端的温度传感器 12测得的温度曲线会早于远端的温度传感器12发生温度的大幅下降,计算相应的数据,通过分析两根温度曲线,可以得到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也就是血流从近端传感器流到远端温度传感器12所消耗的时间T,且近端温度传感器12 和远端温度传感器12的相对距离D是预先设计,固定不变。

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肾动脉注射冷盐水,冷盐水从肾动脉近端流向远端,因此近端的温度传感器12测得的温度曲线会早于远端的温度传感器12发生温度的大幅上升,在通过个人计算机2统计和计算相应数据,通过分析两根温度曲线,可以得到时间差,这个时间差也就是血流从近端传感器流到远端温度传感器12所消耗的时间T,且近端温度传感器12和远端温度传感器12的相对距离D是预先设计,固定不变。

如图2所示,导管管体1远离可弯曲管体11的一端设置个人计算机2,个人计算机2上设置传感器接口21,传感器接口21与压力传感器13电性连接,个人计算机2内设置控制端3,通过个人计算机2进行数据统计和数据计算,通过个人计算机2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首先通过采集时间T、距离D、血流压力P等相关数据,随后通过计算公式:V=D/T;R=P/V;依次计算出Rn 与Rn+1的数值的数据,并对相应数据进行数据判断。

如图3所示,控制端3包括至少一台采用堆栈算法进行数据存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2与个人计算机2通信连接实现数据同步,使工作人员可通过个人计算机2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2进行控制制造。而且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2的储存数据量较小,且采用堆栈算法临时存储数据,而个人计算机2采用硬盘存储,其存储数据量较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2接受新的预设信息后即同步至个人计算机2进行存储,以防止数据丢失,同时其自身实现了数据的重复覆盖,即最近的数据若有心的数据到来将覆盖替换旧数据,以实现数据的迭代。

如图3所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2包括逻辑控制单元33、数据库单元及警报单元35,其数据单元34以及警报单元35均连接与逻辑控制单元33。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指标实时数据反馈传输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2中,逻辑控制单元33根据数字化传感器的反馈信息,通过从数据库单元中寻找对应的指标目标数据并发送至逻辑控制单元33来进行比对判断,最后通过判断结果来评价肾动脉消融术是否有效,并通过显示组件31,显示给工作人员。

如图2所示,导管管体1由电活性聚合物制成,经过极化的电活性聚合物片的两端会出现束缚电荷,在电极表面吸附了一层来自外界的自由电荷。当给电活性聚合物片施加一外界压力F时,片的两端会出现放电现象。相反加以拉力会出现充电现象。这种机械效应转变成电效应的现象属于正电压效应。电活性聚合物具有自发化的性质,而自发极化可以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转变。因此当给具有压电性的电介质加上外电场时,电活性聚合物会有变形。然而,电活性聚合物之所以会有变形,是因为当加上与自发极化形同的外电场时,相当于增加了极化强度。极化强度的增大使电活性聚合物片沿极化方向伸长。相反,如果加反向电场,则电活性聚合物片沿极化方向缩短。这种由于电效应转变成机械效应的现象是逆压电效应。

图2所示,若干电极14之间设置绝缘涂层,使得电极之间形成一层具有高体积电阻率,能承受较强电场而不被击穿的陶瓷涂层,涂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能耐老化、耐水、耐化学腐蚀;同时还具有内机械冲击和热冲击性能,在相应的工作温度内连续工作。

工作原理:首先测量血流从近端到远端的之间的距D,随后通过加热血液,血液从近端传感器到远端传感器的过程,测量出近端温度传感器12流到远端温度传感器12的所消耗的时间T,再通过压力传感器13将测量血流压力,将所有数据反馈到个人计算机2,通过个人计算机2和计算公式,将数据进行数据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比较,得到相对应的数据进行判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