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大数据系统的软件工程管理设备

一种基于大数据系统的软件工程管理设备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系统的软件工程管理设备,不仅解决在数据管理过程中的连接问题,同时能够将连接的线束进行排列整理,同时自动供给新的连接卡扣,还能对线束是否全部连接进行检测,还能根据外界环境不同来使用不同的散热循环方式,同时能够远程操控,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线束管理装置和循环温控装置,所述线束管理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内滑动连接有多个连接卡扣,支撑板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竖向布置的推动装置,各个推动装置两端分别设有伸缩推动杆,伸缩推动杆内侧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推动片,支撑板下端设有用于存储连接卡扣的存储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5852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子谦;

    申请/专利号CN202210257874.X

  • 申请日2022-03-16

  • 分类号H05K7/02;H05K7/14;H05K7/20;

  • 代理机构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轩文君

  • 地址 457100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昆吾路如意城市花园5号楼4单元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5:32: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03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管理设备,特别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系统的软件工程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无论任何的设别终归需要进行相应的数据传输以及数据连接,其中数据连接时的连接线路过于复杂,无法及时知道具体连接的设备位置以及名称,容易导致连接混乱,其中若连接人员不在或更换管理人员时,再寻找需要进行更换连接的连接部位或接入新的功能时会找不到当前的连接线束的功能或当前连接情况,认别时当大量设备需要进行连接而连接的线束接头均为标准件时,不仅容易接错,同时连接过后的维修以及更换均较为困难,同时还无法远程通知当前的连接情况,同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进行发热,而在进行散热过程中无法远程操控散热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系统的软件工程管理设备,不仅解决在数据管理过程中的连接问题,同时能够将连接的线束进行排列整理,同时自动供给新的连接卡扣,还能对线束是否全部连接进行检测,还能根据外界环境不同来使用不同的散热循环方式,同时能够远程操控。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线束管理装置和循环温控装置,所述线束管理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内滑动连接有多个连接卡扣,支撑板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竖向布置的推动装置,推动装置对连接卡扣进行推动运动,各个推动装置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伸缩推动杆,伸缩推动杆内侧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推动片,支撑板下端设有用于存储连接卡扣的存储器。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横向布置的推动板,推动板竖向滑动连接在支撑板前后两端面上,推动板左右两端经固定连接在箱体上的电动伸缩杆进行驱动,推动板中部纵向滑动连接有活动片,活动片后侧面两端分别设有驱动片,推动板前端面上与驱动片位置相对应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活动片相对于支撑板进行纵向方位的位移。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保护壳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排线板,排线板外侧设有收线卡扣,排线板内侧设有多个分线卡扣,收线卡扣与相对应的分线卡扣之间经引导线连接,各个分线卡扣分别连接有标识牌。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温控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内侧下端的风扇,风扇出风口连接送风管道,送风管道上端连接有转换器,箱体内位于线束管理装置上方设有出风管,出风管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孔,箱体上端面为斜面且斜面内部为散热空腔,散热空腔一端连接转换器另一端连接出风管一端,转换器控制送风管道分别与出风管和顶部散热空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换器包括圆柱状转换壳体,转换壳体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送风管道,转换壳体内侧与出风管连接,转换壳体内同轴转动连接有转换阀芯,转换阀芯包括弧形片和封堵片,转换阀芯经固定连接在转换壳体外侧的转换电机进行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卡扣包括基体,基体上开设有与滑动轨道相配合的环形槽,基体前后两端分别伸出有连接管,连接管外侧圆周均布有多个卡爪,各个卡爪伸出端分别朝向内侧伸出,连接管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用于将卡爪展开的展开块。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轨道横向布置且纵向排布,相邻的滑动轨道之间首尾连接呈蛇形分布,相邻的滑动轨道联通部位为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分线卡扣包括伸出端朝向下方伸出的上卡片和伸出端朝向上方伸出的下卡片,下卡片伸出端位于上卡片伸出端外侧,收线卡扣宽度大于分线卡扣。

作为优选,还包括位于各个分线卡扣上竖向贯穿的检测孔,检测孔内穿设有检测绳索,检测绳索上端固定连接在排线板上,检测绳索下端连接有检测块,排线板上设有导轨,检测块滑动连接在排线板上的导轨内,检测块与导轨之间经复位弹簧进行连接,导轨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确定检测块位置的触动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存储器包括存储箱体,存储箱体上端为锥形斜向布置,存储箱体上端设有出口,出口连接在滑动轨道下端,存储箱体宽度与连接卡扣长度相同,出口处转动连接有限位片,限位片经固定连接在箱体上的限位电机进行驱动,存储箱体下端竖向滑动连接有出料板,出料板推动位于存储箱体内的连接卡扣向出口部位运动。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1.解决了在数据管理过程中的连接问题;

2.同时能够将连接的线束进行排列整理;

3.能够自动供给新的连接卡扣;

4.能对线束是否全部连接进行检测;

5.能根据外界环境不同来使用不同的散热循环方式,同时能够远程操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第二视角。

图3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线束管理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线束管理装置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线束管理装置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线束管理装置局部剖视图中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线束管理装置第二视角。

图9为本发明线束管理装置第二视角中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排线板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循环温控装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循环温控装置示意图第二视角。

图13为本发明连接卡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箱体;2、支撑板;3、滑动轨道;4、连接卡扣;5、伸缩推动杆;6、推动片;7、推动板;8、电动伸缩杆;9、活动片;10、驱动片;11、驱动电机;12、保护壳;13、排线板;14、收线卡扣;15、分线卡扣;16、引导线;17、标识牌;18、风扇;19、送风管道;20、转换器;21、出风管;22、出风孔;23、散热空腔;24、转换壳体;25、转换阀芯;26、弧形片;27、封堵片;28、转换电机;29、基体;30、环形槽;31、连接管;32、卡爪;33、转动环;34、展开块;35、上卡片;36、下卡片;37、检测绳索;38、检测块;39、导轨;40、复位弹簧;41、限位片;42、限位电机;43、出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3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在初始时,位于箱体1内的支撑板2先固定连接在箱体1上,然后根据需要连接的线束数量来从存储器内输出相应数量的连接卡扣4,在进行输送卡扣的过程中存储器下端的出料板43推动着存储箱体1内的所有连接卡扣4向上运动,由于连接卡扣4存放的存储箱体1上端为锥形结构,而锥形结构的端部为出口,所以在出料板43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将连接卡扣4逐渐的从出口向上推动,出料板43左右两端伸出存储箱体1,伸出存储箱体1的出料板43经螺纹杆进行驱动,通过螺纹杆与出料板43两端的螺纹配合来控制连接卡扣4的输出数量,在进行连接卡扣4的输出过程中,为了防止在输出连接卡扣4是连接卡扣4之间相互卡位,所以在出料板43向上运动过程中若存在阻力较大时应先向下降低高度后再升高,所以需要在出料板43上安装压力传感器,以此检测当前的压力值,从而避免在进行输出连接卡扣4过程中出现卡死的现象,连接卡扣4在从存储箱体1内经出口出来时会经过出口部位的限位片41部位,在限位片41处于常态时,由于限位片41的宽度与支撑板2的宽度相同,所以在限位片41处于常态时隐藏在支撑板2内,此时连接卡扣4可以正常通过,然后在相应数量的连接卡扣4通过以后,限位片41转动九十度即可截断通路,防止过多的连接卡扣4出去,而在连接卡扣4已经放出适当数量后出料板43会进行复位,而这是连接卡扣4的动作,在连接卡扣4进行出来后需要进行输送,而速送连接卡扣4就是通过推动装置来进行推动。

首先推动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支撑板2前后两端的推动板7,推动板7横向布置,推动板7两端分别经竖向布置的电动伸缩杆8进行升降控制,电动伸缩杆8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两端,在电动伸缩杆8进行伸出与收缩动作时会同步的驱动推动板7进行高度的改变,而推动板7上纵向滑动连接有活动片9,活动片9主要起到对连接卡扣4的支撑作用,在支撑时,活动片9上端面会始终与相应的连接卡扣4下端之间接触,使得连接卡扣4被支撑,但是由于在连接卡扣4平时存放在位于下方的存储器内,而想要支撑着连接卡扣4进行向上运动必然会使得连接卡扣4经过活动片9的区域,所以在连接卡扣4进行出来使需要通过驱动电机11来使得活动片9向外侧平行移动,在活动片9移动开后才能使得连接卡扣4进入到滑动轨道3内,而活动片9可以相对于推动板7进行纵向移动,所以会对连接卡扣4的运动路径进行让路动作,而为了进行补充时能正常动作还能使得常态时一直支撑,所以在支撑板2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推动板7。

想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存放尽可能多的连接卡扣4,就不能使得滑动轨道3为直线结构,所以设计成首尾相接的蛇形轨道,这样可以尽量多的存储连接卡扣4,可以有效增加空间使用面积,但是由于滑动轨道3有多个水平的滑道,而推动板7仅能进行竖向方位的移动,所以在推动板7上端面的两端均设有横向布置的伸缩推动杆5,伸缩推动杆5伸出端朝向内侧伸出并设有推动板7,伸缩推动杆5可以在推动板7进行支撑的过程中控制连接卡扣4向内进行运动,而只要位于滑动轨道3上端有空间,即可通过两端的伸缩推动杆5来对滑动轨道3内的连接卡扣4进行输送,伸缩推动杆5的推动路径与滑动轨道3的路径相同,同时使推动装置始终保持一定的向上压力,而在连接卡扣4在推动受阻时代表上端的滑动轨道3内以及存放满了连接卡扣4。

在连接卡扣4准备完成后即可将线束进行固定,在支撑板2两端分贝设有保护壳12,保护壳12上设有排线板13,各个排线板13的外侧均设有收线卡扣14,而朝向内侧部位均设有竖向排布的分线卡扣15,可以将需要连接的多个相同种类的线束通过收线卡扣14进行收束,这样方便分类以及后期寻找,然后将收线卡扣14内的各个线束按照相应顺序分别经分线卡扣15进行支撑,在通过分线卡扣15进行支撑过程中,分线卡扣15会对线束进行支撑并卡位,分线卡扣15包括伸出端朝向下方伸出的上卡片35和伸出端朝向上方伸出的上卡片35,下卡片36伸出端位于上卡片35伸出端外侧,收线卡扣14宽度大于分线卡扣15,在使用时,间线束直接压迫上卡片35即可将线束卡在下卡片36的弧形结构内,而在卡位完成后上卡片35和下卡片36会共同的起到对线束的固定作用,而在相应的分线卡扣15内卡位好线束以后,位于各个分线卡扣15内的检测绳索37就会被相应的向下按压一定距离,从而使得滑动连接在导轨39内的检测块38触动到相应的检测开关,若触碰不到检测开关就代表分线卡扣15没有全部装载线束,即可通过数据进行检测是否存在没有连接的现象,查看是因为不需要还是检修人员忘记将相应的线束进行固定,而在各个排线板13上均设有多个标识牌17,各个标识牌17可以记录相应的线束的功能以及各种信息,方便后期查找以及维修,而在线束卡位时还需要同步的将线束端部的接头与相应的连接卡扣4进行连接,为了防止在连接好以后脱落,同时防止线束过多在操作过程中误操作将其余的连接卡扣4的连接部位触碰脱落,而数据连接通道会因此断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各个连接卡扣4的连接口部位不仅是过盈配合,使得连接紧密的同时还有卡爪32来防止掉落,在连接好以后卡爪32会起到阻止脱落的作用,而想要断开连接时需要转动相应的连接卡扣4上的转动环33,转动环33在转动过程中会将各个卡爪32进行撑开动作,这样才能进行脱离,这样可以保证在数据连接时不会因为误触而使得不需要断开的部位数据断开。

而在使用过程中若存在发热现象可以使用两种循环散热的方式来进行散热,一种是通过转动转换器20,使得送风通道直接连通出风管21而对上端的散热空腔23的通道关闭,此时风从箱体1下端沿着送风管道19输送到送风管,然后通过送风管上开设的出风口进行出风后经过降温区域,然后再经过风扇18进行循环,循环过程中利用接地区域的温度较低的原理来进行散热,而若是在冬天还可以通过转换器20封堵出风管21的一端然后联通散热空腔23,然后再经过出风管21的另一端进行送风,这样可以在散热过程中还能防止箱体1上端积雪,而箱体1上端还是锥形结构可以进一步防止积雪,所以可以在冬天积雪较厚的区域进行工作,转换阀芯25控制下端的送风管道19与那个通道联通,是与上端的散热空腔23联通还是与出风管21直接联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