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梭织仿经编的面料

一种梭织仿经编的面料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交织成织物的正面,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交织成织物的背面;第二经纱上相邻两组经组织点之间设置7~15个纬组织点。本发明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可使面料既具有梭织面料的外观风格,又具有经编面料的透气性好、手感好的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8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955244.0

  • 发明设计人 王宗文;

    申请日2020-09-11

  • 分类号D03D13/00(20060101);D03D15/00(20210101);D03D15/56(20210101);D02G3/32(20060101);

  • 代理机构44377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陈志超;罗尹清

  • 地址 52830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新技术开发园容桂新有东路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3:5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纺织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梭织仿经编的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追求服装具有休闲、修身、款式等时,也对服装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追求,因此消费者希望在面料外观上具有传统牛仔的风格,又要求其柔软轻薄、舒适透气、弹性性能优良。

而梭织织物物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稳定,风格外观多样化,布面平整,悬垂时一般不出现驰垂现象,适合各种剪裁方法,但其透气性、手感等性能则不如针织织物。

随着针织技术的快速发展,针织物的线圈结构为这些优良的服用性能提供了可能,因此市场上出现了纬编针织牛仔面料。但是,纬编针织牛仔面料虽然有良好的纬向延伸性,却不能适应服装的尺寸稳定性要求,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

而经编织物具有不同于纬编织物的结构和风格,经编织物具有脱散性小、牢固、尺寸稳定性好的优点,通过纱线原料、组织结构和后整理的调整可产生对视觉有冲击的效果。但经编的整经和织造对纱线的强伸性能要求较高,生产上常采用化学纤维,很少采用短纤维(如棉纤维)纺成的纱线。因为短纤维纺成的纱线的强度不如涤纶、锦纶等化学纤维,在经编的整经和织造过程中易因张力波动而导致棉纱的力学性能受到损伤;并且由于短纤维加工成的纱线有毛羽和棉结等,在经编整经或者织造生产过程中纠缠和聚集的毛羽或棉结会堵塞分纱筘和导纱针从而引起断纱。因此由短纤维加工而成的纱线在经编生产中除了对纱线的强力有要求外,对纱线的毛羽要求更高,粗支纱线更加难以达到此要求,这就限制了经编面料的外观风格。

综上,现有的梭织面料和针织面料各有优缺点,传统的梭织面料没有经编面料的透气性、手感等性能的特点,而经编面料的外观风格没有梭织面料的多变,市场上没有一款既具有梭织面料的风格又具有经编面料的特点的面料,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梭织仿经编的面料,通过对面料组织结构的改进,可使面料既具有梭织面料的外观风格,又具有经编面料的透气性好、手感好的特点,旨在解决现有梭织面料透气性、手感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其中,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交织成织物的正面,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交织成织物的背面;第二经纱上相邻两组经组织点之间设置7~15个纬组织点,每组经组织点的数量至少为1个。

所述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其中,所述第二经纱上相邻两组经组织点之间设置7~11个纬组织点。

所述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其中,每组经组织点的数量设置为1-2个。

所述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其中,第一经纱采用弹力纱线,第二经纱采用无弹力纱线或较低弹力的纱线,第一经纱的收缩率大于第二经纱。

所述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其中,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采用弹力纱线。

所述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其中,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的比例是2:1~1:3,第一经纱的纱支比第二经纱粗。

所述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其中,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采用8枚3飞纬面缎纹。

所述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其中,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采用3/1右斜纹。

所述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其中,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为采用短纤维加工而成的纱线、采用长丝加工而成的纱线、采用短纤维包覆弹力丝工成的弹性包芯纱、或采用长丝包覆弹力丝工成的弹性包芯纱;

当第一经纱或第二经纱为短纤维加工而成的纱线,其纱支范围为6S~60S;

当第一经纱或第二经纱为长丝加工而成的纱线,其纱支范围为40D~600D;

当第一经纱或第二经纱为短纤维包覆弹力丝加工成的弹性包芯纱,其整体纱支范围为6S~60S,弹力丝的范围为20D~300D;

当第一经纱或第二经纱为短纤维包覆弹力丝加工成的弹性包芯纱,其整体纱支范围为40D~600D,弹力丝的范围为20D~300D;

第二经纱所采用的纱线与第一经纱相同或不同。

所述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其中,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为采用短纤维加工而成的纱线、采用长丝加工而成的纱线、采用短纤维包覆弹力丝工成的弹性包芯纱、或采用长丝包覆弹力丝工成的弹性包芯纱;

当第一纬纱或第二纬纱为短纤维加工而成的纱线,其纱支范围为6S~60S;

当第一纬纱或第二纬纱为长丝加工而成的纱线,其纱支范围为40D~600D;

当第一纬纱或第二纬纱为短纤维包覆弹力丝加工而成的弹性包芯纱,其纱支范围为6S~60S;

当第一纬纱或第二纬纱为短纤维包覆弹力丝加工成的弹性包芯纱,其整体纱支范围为6S~60S,弹力丝的范围为20D~300D;

当第一纬纱或第二纬纱为采用长丝包覆弹力丝加工成的弹性包芯纱,其整体纱支范围为40D~600D,弹力丝的范围为20D~300D;

第二纬纱所采用的纱线与第一纬纱相同或不同。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通过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使双层组织结构的面料既能保证面料的质量和强度,又能使面料具有良好的蓬松度。所述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布面蓬松、轻盈,布面手感好,穿着舒适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组织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组织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组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梭织仿经编的面料,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相互浮沉交织而成织物,经纱与纬纱通过特定的组织结构进行交织而成紧密的结构,使面料既具有梭织面料的外观风格,又具有经编面料的透气性好、手感好的特点。织物包括正面和背面,织物的正面具有梭织面料的风格,织物的背面即贴近皮肤的那一面,具有经编面料的透气性和手感,使得织物的背面具有良好的亲肤舒适感。

具体地,所述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交织成织物的正面,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交织成织物的背面;织物的背面,第二经纱上相邻两组经组织点之间可以设置7~15个纬组织点,每组经组织点的数量至少为1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经纱只是为了方便描述,并不代表一定是经纱和纬纱数量,只是方便对织物进行描述。

第一经纱21与第一纬纱11交织成织物的正面,织物的正面可以根据不同的风格进行设计,如3/1斜纹,具有经典的牛仔风味。第二经纱22与第二纬纱12交织成织物的背面,通过在背面连续设置多个纬组织点,因此,第二经纱22和第二纬纱12交织后织物紧度小,当织物被压缩时,比较容易被压缩,有利于提高织物的透气性、手感和蓬松度。并且因为第二经纱22连续沉于第二纬纱12之下,沉于纬纱(第一纬纱11和第二纬纱12的统称)底部的第二经纱22会形成一个较大的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如图1所示,由于织物背面存在多个由第二经纱22形成的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使第二经纱22与纬纱之间存在较多储存空气的空间30,使得织物背面摸起来手感柔软,透气性好,蓬松度好。因此,本发明的织物背面与皮肤接触时舒适性好。

因为制成的面料在进行后整理处理时会经过退浆、碱煮、洗水等处理,如果纬组织点过多,经纬纱未交织的纱线纤维会相互抱和不紧密,纱线表面毛羽增加,对纱线的强力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纱线与纱线之间会发生相互扭结。织物背面跟皮肤接触,在日常穿着中与皮肤之间进行摩擦,使得纱线与纱线之间扭结或者交叉相缠更加严重,严重影响面料的风格和手感。如果纬组织点过少时,在织物背面经纬纱交织较紧密,织物不容易被拉伸,因此使得人体穿着时某些部位受力大,有挤压感,从而导致穿着不舒适的感觉。因此,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二经纱上相邻两组经组织点之间可以设置7~11个纬组织点,纱线与纱线之间不会出现交缠的情况,在此范围内织物交织紧度适中。最为优选地,织物背面采用8枚3飞纬面缎纹,经过多次试织结果发现,织物背面采用8枚3飞纬面缎纹的效果最好。

而且,如果纬组织点过多,布面会因为上下两层收缩差异过大,导致布面起皱,纹路糊掉。经过大量的实验和试织发现,7-11根浮长线之内的布面会纹路更好看,经向收缩率不至于太大。而且,采用此范围的织物,第二经纱形成的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弧度适中而线圈挺立,透气性好、手感好、蓬松度最好。

优选地,每组经组织点的数量优选为1-2个。因为这样可以使得相邻的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间隔小,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最大程度地分布在织物的背面,使织物摸起来手感柔顺。

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可以是同种纱线或者不同纱线,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可以采用同种纱线或者不同纱线,第一经纱采用弹力纱线或无弹力纱线,第一纬纱采用弹力纱线或无弹力纱线,第二经纱采用弹力纱线或无弹力纱线,第二纬纱采用弹力纱线或无弹力纱线。其中,所述无弹力纱可以为现有技术中所有不具有弹力的纱线,例如棉纱、天丝、莫代尔、羊毛纱、天丝棉混纺纱、棉莫代尔混纺纱等。所述弹力纱可以为现有技术中所有具有弹力的纱线,例如单包芯纱、双包芯纱,更具体可以为棉纱包氨纶、棉纱包涤纶包氨纶、棉纱包化纤弹力丝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可以采用弹力纱线,这样所述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纬向具有弹性,纬向容易拉伸。纬向有弹性结合经向的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使得人体穿着时经向和纬向的压力都可减小,面料穿着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第一经纱可以采用弹力纱线,第二经纱可以采用无弹力纱线或较低弹力的纱线,第一经纱的收缩率比第二经纱的收缩率大5%以上。由于第一经纱采用弹力纱,第二经纱采用无弹力纱线或较低弹力的纱线,织物经过常规后整理处理后,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的交织会比与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收缩得更多,会使织物背面的多个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排列更加紧凑,并且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会形成更大的弧度,使得织物的背面形成更多可以储存空气的空间,布面更加蓬松、轻盈,透气性和手感更好。本发明梭织仿经编的面料,与同等厚度的梭织织物相比,重量更轻盈,手感更蓬松。

对于人穿着服装来讲,最主要的是穿着时人体感觉舒适,在某些位置上(如臀部、膝盖等)因人体运动时,服装会对这些位置产生一定的压力感,从而使人穿着时感到紧实、有压力,达不到舒适的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经纱和纬纱可以均采用弹力纱制成四面弹的面料,使得面料在经纬向更容易拉伸,减少服装对人体的压力。面料容易被拉伸是消费者感受到服装舒适性的一个重要特征。采用弹性的经纱和弹性的纬纱相互交织成为单层的四面弹面料,制成的面料会发生收缩,收缩后面料布面不平整,容易起皱,严重影响面料的外观跟手感,同时经向缩水率大,从而导致弹性面料在进行裁剪时会发生卷曲,严重影响生产的效率。对于现有双层弹性面料,为了使得面料具有360度弹性性能,可以采用有或无弹性的经纱与弹性的纬纱交织成织物的上层,有或无弹性的经纱与弹性的纬纱交织成织物的下层,使得双层织物具有四面弹性的效果。但是现有的双层弹性面料的经向和纬向经过处理后,会发生收缩,使得该面料的经向和纬向相互紧密,虽然该面料的弹性性能优良,但该面料非常紧实。当在人体穿着时蹲起、站起或者运动时,某些位置如臀部、膝盖等,该双层弹性面料会对这些位置有压力感,让人感觉到不舒适,不适合服装舒适的要求。

而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就可以解决此压力感导致不舒适问题。当第一经纱采用弹力纱线,第二经纱采用无弹力纱线或较低弹力的纱线时,所述梭织仿经编的面料也具有四面弹的特性。由于采用弹性纱线制成的织物,其收缩性要大于采用非弹性纱线制成的织物,因此采用弹性纱线织造织物正面会收缩,使织物正面的经纬纱交织更加紧密,织物正面表现为梭织面料的风格,满足人们对梭织面料风格的追求;由于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特殊组织结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交织不够紧密,织物背面具有纬编织物的特点,紧度小,使织物背面摸起来手感柔软,且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和皮肤是相对平行的,当皮肤与面料发生上下摩擦时,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都是顺着皮肤的运动方向,可以大大减少面料对皮肤产生的不适感。更为优选地,当第一经纱采用弹力纱线,第二经纱采用无弹力纱线时,所述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也采用弹力纱,这样所述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弹性会更好,更容易拉伸,织物手感柔软。

经纬密度大小和纱支的粗细、能够决定织物的面密度,纱支越粗,密度越大,织物的覆盖率越大,织物紧度越小,越有利于织物的蓬松度。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构成织物的正面,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构成织物的反面,当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的比例是2:1~1:3时,第一经纱的纱支优选为比第二经纱粗,这样可以使第一经纱在织物正面的覆盖率大,而第二经纱在织物反面的覆盖率小,有利于织物的蓬松度。而且,织物的背面平均纱支粗过正面,对织物正面外观影响越大,会使得织物正面的纹路不清晰,因此,优选为第一经纱的纱支比第二经纱粗,可以保证织物正面的纹路清晰。

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均可以采用短纤维或长丝加工而成的纱线,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的材质和纱支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相同或不同。以第一经纱为例进行说明,短纤维可以为棉纤维、麻纤维、天丝、莫代尔、粘胶、人棉、涤纶、锦纶等,优选棉纤维,第一经纱的纱支范围可以为6S~60S,包括6S和60S这两个端值。如果第一经纱采用长丝加工而成的纱线,纱支范围可以为40D~ 600D。如果第一经纱是有弹性的,纱线可以为短纤维包覆弹力丝加工成弹性包芯纱(如短纤维包氨纶丝)或采用长丝包覆弹力丝工成的弹性包芯纱。如果第一经纱采用短纤维包覆弹力丝加工成弹性包芯纱,其整体纱支的范围为6S~60S,其中弹力丝的范围为20D~300D。当第一经纱或第二经纱为短纤维包覆弹力丝加工成的弹性包芯纱,其整体纱支范围为40D~600D,弹力丝的范围为20D~300D。第一经纱可以是单包芯纱或双包芯纱,例如,棉纱包莱卡、棉纱包涤纶包莱卡、棉纱包化纤弹力丝包莱卡、棉纱包化纤弹力丝等。第二经纱的可选范围与第一经纱相同。

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均可以采用短纤维或长丝加工成的纱线,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的材质和纱支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相同或不同。以第一纬纱为例进行说明,如果第一纬纱是采用短纤维加工而成的纱线,纱支的范围可以为6S~60S。如果第一纬纱采用长丝加工而成的纱线,纱支范围可以为40D~600D。如果第一纬纱是有弹性的,纱线可以为短纤维包覆弹力丝加工成弹性包芯纱(如短纤维包氨纶丝)或或采用长丝包覆弹力丝加工成的弹性包芯纱。如果第一纬纱采用短纤维包覆弹力丝加工成弹性包芯纱,其整体纱支的范围为6S~60S,其中弹力丝的范围为20D~300D。当第一纬纱或第二纬纱为长丝包覆弹力丝加工成的弹性包芯纱,其整体纱支范围为40D~600D,弹力丝的范围为20D~300D。第一纬纱可以是单包芯纱或双包芯纱,例如,棉纱包氨纶、棉纱包涤纶包氨纶、棉纱包化纤弹力丝等。第二纬纱的可选范围与第一纬纱相同。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面料既具有梭织面料的外观风格,又具有经编面料的透气性好、手感好的特点。

2、布面蓬松、轻盈。所述梭织仿经编的面料是通过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交织成织物的正面,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交织形成织物的反面,织物反面形成的多个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形成较多储存空气的空间,使所述梭织仿经编的面料与同等厚度的织物相比,重量更轻盈,手感更蓬松。优选地,第一经纱采用弹力纱,第二经纱采用无弹力纱,织物经过常规后整理处理后,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交织会比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交织收缩得更多,会使织物背面的多个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排列更加紧凑,并且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会形成更大的弧度,使得织物的透气性和手感更佳。

3、双面性。由于采用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分别交织双层结构,正反两面的经纱颜色可双面相同也可双面不同,时尚表现力更强,让设计师能够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可以让消费者达到一衣多穿的效果。

4、布面手感好。本发明是特殊组织,织物背面的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为竖向起圈,当皮肤与面料发生上下摩擦时,具有一定弧度的线圈都是顺着皮肤的运动方向,可以大大减少面料对皮肤产生的不适感。

5、织造效率高。本发明中虽然是采用了两种纬纱,但在织造过程中可以采用两个系统的纬纱进行织造,也可以用一个系统的纬纱完成织造。在本发明中优选一个系统的纬纱,由于本发明中经密大于纬密,织造时和单层织物的纬密设定差异不大,因此织造效率高,耗时短。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有颜色的格子表示经组织点,空白格表示纬组织点,织物正面为3/1右斜纹,织物背面为8枚3飞纬面缎纹。

第一经纱:采用纯棉12S包40D氨纶2.0倍的包芯纱;纱线颜色为靛蓝;

第二经纱:采用精梳40S纯棉环锭的纱线;

第一纬纱:采用纱支为纯棉21S包40D氨纶3.0倍氨纶的包芯纱;

第二纬纱:采用纱支为纯棉21S包40D氨纶3.0倍氨纶的包芯纱;

经纱上机筘号为:56筘(4入);

纬纱织造上机密度为:52T;

第一经纱覆盖率为:56/28(11.8)= 58.3%.;

第二经纱覆盖率为:56/28(40)=31.6%。

本实施例织造完成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经过常规后整理工艺处理后,对其性能数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本实施例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透气性可达46.32mm/s,透气性好;蓬松度可达356.45 cm

本发明中相关性能测试的依据如下:

根据GB/T5453-97标准《织物透气性的测定》,采用YG461E透气性测试仪测试面料的透气性性能。

蓬松度,采用FAST-1压缩性织物风格仪分别测试2cN/cm

根据FZ/T 01034—2008标准《纺织品 机织物拉伸弹性试验方法》,测试机织物拉伸弹性性能,如弹性伸长率、弹性回复性、增长率(即塑性变形)。

根据GB/T 13772.2—2018国家标准《纺织品 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 第2部分:定负荷法》,测试机织物经纬向接缝处纱线抗滑移(即纰裂)的能力。

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组织结构如图3所示,有颜色的格子表示经组织点,空白格表示纬组织点,织物正面为3/1右斜纹,织物背面为12片纬面组织。

第一经纱:采用纱支为10S纯棉纱线,纱线颜色为靛蓝;

第二经纱:采用纱支为精梳50S纯棉的纱线,纱线颜色为白色;

第一纬纱:采用纱支为纯棉16S包75D涤纶包40D氨纶的双包芯纱;

第二纬纱:采用纱支为纯棉16S包75D涤纶包40D氨纶的双包芯纱;

经纱上机筘号为:60筘(4入);

纬纱织造上机密度为:46T;

第一经纱覆盖率为:60/28(10)= 67.8%.;

第二经纱覆盖率为:60/28(50)=30.3%。

本实施例织造完成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经过常规后整理工艺处理后,对其性能数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本实施例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的透气性可达58.83mm/s,透气性好;蓬松度可达324.82 cm

表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组织结构如图4所示,有颜色的格子表示经组织点,空白格表示纬组织点,织物正面为8片复合斜纹平纹,织物背面为8片纬面复合斜纹。

第一经纱:采用纱支为纯棉21S包40D氨纶的包芯纱;纱线颜色为靛蓝;

第二经纱:采用纱支为精梳50S纯棉纱线;

第一纬纱:采用纱支为涤粘混纺的40S包70D氨纶的包芯纱;

第二纬纱:采用纱支为纯棉16S纱线;

经纱上机筘号为:70筘(4入);

纬纱织造上机密度为:72T;

第一经纱覆盖率为:70/28(20.8)= 54.8%.;

第二经纱覆盖率为:70/28(50)=35.3%。

本实施例织造完成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经过常规后整理工艺处理后,对其性能数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本实施例的梭织仿经编的面料的的透气性可达40.52mm/s,透气性好;蓬松度可达372.63 cm

表3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