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消防炮的水流切换装置及组合消防炮

一种消防炮的水流切换装置及组合消防炮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消防炮的水流切换装置及组合消防炮,其包括内部中空的水箱,所述水箱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还包括设置在水箱内的切换头、以及带动切换头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切换头的一端穿设在第一出水口内、另一端抵接在进水口处,将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驱动机构既能带动切换头在第一出水孔口内转动,又能带动切换头在第一出水口内滑动。本申请具有切换头移动不与水箱产生摩擦,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908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华锐救援装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33597.1

  • 发明设计人 杨峰;杨顺才;王辉;丁兆斌;

    申请日2020-09-27

  • 分类号A62C31/05(20060101);A62C31/12(20060101);A62C31/03(20060101);A62C5/02(20060101);A62C31/2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00540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枫泾工业园区环东二路165号2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9:0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防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炮的水流切换装置及组合消防炮。

背景技术

消防炮是远距离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备,消防炮又分为消防水炮和消防泡沫炮,消防水炮是喷射水,远距离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消防设备,消防泡沫炮是喷射空气泡沫,远距离扑救液体类火灾的消防设备;还有将消防水炮和消防泡沫炮结合为一体的消防炮,其将水喷头和泡沫喷头同时安装在一个水箱上,并在水箱内设置切换头,选择水箱内的液体与水喷头接通或者与泡沫喷头接通,实现两种喷射方式的切换,以满足不同的火灾场合。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切换水流方向时,切换头容易与水箱之间产生摩擦,导致切换头和水箱均存在磨损,存在使用寿命较短、密封性较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切换头移动时容易与水箱产生摩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消防炮的水流切换装置及组合消防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消防炮的水流切换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炮的水流切换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水箱,所述水箱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还包括设置在水箱内的切换头、以及带动切换头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切换头的一端穿设在第一出水口内、另一端抵接在进水口处,将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驱动机构既能带动切换头在第一出水孔口内转动,又能带动切换头在第一出水口内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水口与水源接通后,水流可从进水口流入水箱内部,当转接头将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时,水流直接从进水口进入转接头内,并经过转接头的输送从第一出水口排出;需要切换水流方向时,使用驱动机构带动切换头移动,先带动切换头在第一出水口内滑动,使切换头与水箱侧壁分离,再带动切换头转动,将切换头转动至进水口的一侧,最后再使切换头滑动,使切换头抵接在水箱侧壁上;此时,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无法流入切换头内,即无法从第一出水口流出,只能流入水箱内部后从第二出水口流出,以此实现水流流向的切换功能。在切换头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现将切换头与水箱分离的方式,使切换头在第一进水口内转动时不会与水箱侧壁之间产生摩擦,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切换头和水箱侧壁之间的磨损,提高了切换头与水箱之间的密封性和整体的使用寿命。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组合消防炮,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消防炮,包括上述中的一种消防炮的水流切换装置,还包括座体、设置在座体一侧的炮头以及设置在座体上并与炮头连接的输送管道,所述水流切换机构安装在炮头与输送管道之间;所述炮头包括水喷头和泡沫喷头,所述输送管道与进水口连接,所述水喷头与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泡沫喷头与第二出水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喷头与第一出水口连接,使从第一出水口流出的水从水喷头喷出,将泡沫喷头与第二出水口连接,使从第二出水口流出的水从泡沫喷头喷出;需要使用水进行灭火时,使切换头接通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并由输送管道向进水口通入水流,此时水流会流入到水喷头中,从水喷头喷射出;需要使用泡沫灭火时,使用驱动机构带动转换有移动,并由输送管道向进水口通入混有泡沫剂的水流,此时水流会从泡沫喷头喷出,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泡沫,从而实现喷射泡沫的功能;由于切换头移动时与水箱之间不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其密封性较好,使消防炮的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水流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水箱内部切换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表示驱动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4是表示张紧块和张紧套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阀块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座体、气弹簧及泄压帽连接关系的局部爆炸图。

图7是表示转动组件结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消防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炮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底座、输送管道、回转机构及俯仰机构位置的局部视图。

图11是表示回转机构、支撑管道及主管道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回转机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表示两个气动弹簧位置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箱;11、进水口;12、第一出水口;13、第二出水口;

2、切换头;21、总管道;22、分支管道;23、转动轴;

3、张紧组件;31、安装支架;32、阀块;321、主流道;322、控制流道;323、通气孔;324、螺钉;33、张紧块;331、安装槽;3311、凸沿;3312、限位环;332、安装孔;333、副流道;34、张紧套;341、限位槽;35、阀芯;351、阀套;36、驱动件;37、座体;38、气弹簧;39、泄压帽;

4、转动组件;41、驱动电机;42、电机支架;43、联动件;431、驱动齿轮;432、从动齿轮;433、限位块;44、齿轮箱;

5、底座;51、支撑管道;52、法兰盘;

6、炮头;61、水喷头;62、泡沫喷头;63、炮筒;64、连接支架;65、连接杆;

7、输送管道;71、主管道;72、横向管道;73、连接管道;

8、回转机构;81、安装箱;82、回转电机;83、蜗杆;84、蜗轮;85、传动组件;851、第一传动齿轮;852、第二传动齿轮;853、连接齿轮;

9、俯仰机构;91、第二推杆电机;92、铰接座;93、气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防炮的水流切换装置。

参照图1和图2,水流切换装置包括水箱1、设置在水箱1内的切换头2以及带动切换头2移动的驱动机构;水箱1呈内部中空的壳体设置,水箱1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圆柱体,本实施例呈圆柱体设置,即水箱1呈内部中空的柱体设置;水箱1沿其轴向的一端开设有两个进水口11、另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水口12和第二出水口13;两个进水口11分别位于水箱1轴线的两侧且对称分布,第一出水口12位于水箱1的中心处,且第一出水口12的轴线与水箱1的轴线重合,第二出水口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出水口13均匀分布在水箱1的边沿处,即第一出水口12位于多个第二出水口13之间。通过两个进水口11向水箱1通入水流,驱动机构可带动切换头2移动,控制水箱1内的水流从第一出水口12流出或者从多个第二出水口13流出。

参照图2,切换头2包括与第一出水口12连接的总管道21以及两个分别与两个进水口11连接的分支管道22;总管道21的轴线与水箱1的轴线重合,且总管道21的一端穿设在第一出水口12中,使总管道21既能沿自身轴线转动,又可沿自身轴向移动;两个分支管道22对称设置,且两个分支管道22的一端同时与总管道21固定连接,并与总管道21内部连通,分支管道22远离总管道21的一端抵接在对应的进水口11处,从而将两个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连通;两个分支管道22之间还固设有转动轴23,转动轴23的轴线也与水箱1的轴线重合,转动轴23贯穿水箱1于两个进水口11之间的侧壁后延伸至水箱1的外侧,同时转动轴23既能沿自身轴线转动,又能沿自身轴向滑动,驱动机构安装在水箱1外侧并与转动轴23连接,带动转动轴23滑动和转动。

水流从两个进水口11进入水箱1内后,在两个分支管道22的引流下,汇入总管道21内,最终从第一出水口12流出;在切换水流方向时,使用驱动机构先带动转动轴23向靠近第一出水口12的方向移动,使两个分支管道22与水箱1侧壁分离,再带动转动轴23转动,使切换头2整个转动90°,此时两个分支管道22与两个进水口11完全脱开,最后再带动转动轴23向远离第一出水口12的一侧滑动,将两个分支管道22重新抵接在水箱1的内侧壁上,将两个分支管道22的开口封闭,使水箱1内的水不会流入分支管道22内;此时通过两个进水口11向水箱1内注水时,水箱1内的水流不会进入到分支管道22内,无法通过总管道21从第一出水口12流出,只能从多个第二出水口13流出,从而实现对水流流向的切换功能。同时,在切换水流方向时,两个分支管道22转动过程中,不与水箱1的侧壁接触,从而使分支管道22不会与水箱1之间产生摩擦,有效提高了分支管道22与水箱1连接处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参照图2,在转动轴23与水箱1连接处、总管道21和第一出水口12连接处均安装有密封圈,保证转动轴23和切换头2在移动过程中保证与水箱1连接的密封性;在分支管道22远离总管道21的一端也安装有密封圈,分支管道22通过密封圈抵接在水箱1的侧壁上,保证连接管道73与水箱1之间的密封性。

参照图1,驱动机构包括张紧组件3和转动组件4,张紧组件3用于带动转动轴23沿其轴向滑动,转动组件4用于带动转动轴23沿其轴线转动。

其中,参照图3和图4,张紧组件3包括安装支架31、设置在安装支架31上的阀块32、固设在阀块32一侧的张紧块33和套设在张紧块33内的张紧套34。张紧块33远离阀块3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331,张紧套34套设在安装槽331内,张紧块33上还开设有安装孔332,安装孔332的轴线与张紧套34的轴线重合,转动轴23穿设于安装孔332中,并穿过安装孔332后套设在张紧套34内与其固定连接。安装槽331的内径大于张紧套34的外径,即张紧套34与安装槽331的内侧壁间隔设置,安装槽331的开口处固设有凸沿3311,张紧套34套设在凸沿3311内,使张紧套34可沿自身轴线转动,也能沿自身轴向滑动,当分支管道22抵接在水箱1上时,张紧套34与安装槽331的槽底呈间隔设置。

参照图3和图5,阀块32内开设有可供液体流动的主流道321,张紧块33内开设有供液体流动的副流道333,主流道321和副流道333连通,副流道333远离主流道321的一端与安装槽331连通,使液体可在安装套和安装槽331的槽底之间流动。阀块32上还开设有控制流道322,控制流道322位于主流道321远离副流道333的一端,且控制流道322与主流道321连通;主流道321内控制流道322贯穿阀块32与外界连通;且控制流道322内滑动连接有阀芯35,阀芯35的一端位于控制流道322内、另一端延伸至控制流道322的外侧。张紧组件3还包括驱动件36,驱动件36与阀芯35连接,驱动件36用于带动阀芯35在控制流道322内滑动。

在主流道321、副流道333、安装槽331以及控制流道322中充满液压油或机油等液体,驱动件36带动阀芯35向控制流道322外侧滑动,此时控制流道322内可存有液压油的空间增加,而由于与阀块32内部呈密封状态,会导致控制流道322内产生负压,从而抽动主流道321内的液压油向控制流道322内流动,同时安装槽331内的液压油也会随之向副流道333内流动,使安装槽331内的液压油减小,此时安装槽331内也产生负压,相应的带动张紧套34向靠近安装槽331槽底的一侧滑动,即带动转动轴23向靠近第一出水口12的一侧滑动,使分支管道22与水箱1侧壁分离;反之,同理可得,驱动件36带动阀芯35向控制流道322内滑动时,液压油带动张紧套34向远离安装槽331槽底的一侧滑动,即带动转动轴23向远离第一出水口12的一侧滑动。

参照图3,驱动件36设置为第一推杆电机,第一推杆电机的缸体与安装支架31固定连接、活塞杆与阀芯35伸出控制流道322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控制第一推杆电机活塞杆的伸缩,即可实现带动阀芯35滑动的功能。

参照图4,安装槽331的槽底上还固设有限位环3312,限位环3312的外径小于安装槽331的内径,且限位环3312的外侧壁呈向靠近张紧套34一侧直径逐渐减小的锥面设置;张紧套34靠近限位环3312的一端开设有内侧壁同样为锥面的限位槽341,限位环3312抵接在限位槽341的槽底上,且限位环3312的外侧壁与限位槽341的侧壁之间呈间隔设置,不仅可对张紧套34起到限位作用,还能保证张紧套34沿其轴向的一端与安装槽331的槽底之间永远存有液压油,便于液压油流动的顺畅,使张紧套34可顺利的向安装槽331外侧滑动。

并且,参照图4和图5,为了提高阀芯35与阀块32之间的密封性,阀芯35与控制流道322之间还套设有阀套351,阀套351与阀芯35之间、阀套351与控制流道322的内侧壁之间也均安装有密封圈;相应的,为了提高张紧套34连接处的密封性,张紧套34与张紧块33连接处、张紧套34与转动轴23连接处以及张紧块33与转动轴23连接处也均安装有密封圈。

参照图3和图6,阀块32上还设置有座体37,座体37呈套筒状设置,座体37与主流道321连通,座体37内安装有气弹簧38,气弹簧38的缸体抵接在座体37上,气弹簧38的伸缩杆伸入座体37内部,且气弹簧38的伸缩杆与座体37之间也安装有密封圈;座体37上还螺纹连接有泄压帽39,泄压帽39将气弹簧38压紧在座体37内。在安装阀块32时,可通过座体37向主流道321内注入液压油,在液压油注满后,放入气弹簧38,并拧紧泄压帽39,在拧紧泄压帽39的过程中,气弹簧38会将座体37内的液压油逐渐压紧,保证阀块32内液压油的压力。

参照图3和图6,阀块32上还开设有通气孔323,通气孔323也与主流道321连通,且通气孔323内螺纹连接有螺钉324,螺钉324将通气孔323封闭;在注入液压油之前,先将螺钉324从通气孔323内拧出,在注入液压油的过程中,主流道321内的空气会从通气孔323排出,使液压油能够充满整个阀块32内部,当通气孔323处有液压油冒出时,将螺钉324拧入通气孔323内,再继续向座体37内注液压油,直至液压油的页面达到气弹簧38的密封圈处,此时将气弹簧38安装到座体37上,并将泄压帽39拧到座体37上,将气弹簧38压紧在座体37上;最后反复操作第一推杆电机进行全行程的伸缩调整,根据张紧套34和转动轴23的移动状态,适当的增加或减小阀块32内液压油的含量,保证第一推杆电机运作时转动轴23的移动行程。

参照图3和图7,转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和电机支架42,转动轴23的一端穿过张紧套34后与电机支架42转动连接,电机则固定在电机支架42上,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与转动轴23之间设置有联动件43,驱动电机41通过联动件43带动转动轴23转动,实现控制转动轴23转动的功能。

参照图7,联动件43包括固设在驱动电机41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431、套设在转动轴23上的从动齿轮432,驱动齿轮431与从动齿轮432相互啮合;驱动电机41带动驱动齿轮431转动,并通过从动齿轮432带动转动轴23转动,实现转动轴23转动的功能。同时,电机支架42上还安装有齿轮箱44,驱动齿轮431和从动齿轮432均安装在齿轮箱44内,对驱动齿轮431和从动齿轮432起到保护作用。

并且,参照图7,从动齿轮432呈扇形设置,且从动齿轮432的圆心角为120°,即驱动齿轮431和从动齿轮432的啮合行程为120°,从而保证转动轴23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20°。同时,为了防止从动齿轮432转动角度过大而与驱动齿轮431脱开,电机支架42上还固设有两个限位块433,从动齿轮432位于两个限位块433之间转动;当切换头2与两个进水口11接通时,从动齿轮432沿其周向的一个侧壁与其中一个限位块433呈抵接状态,当转换头转动至与另一个限位块433抵接后,无法继续转动,即可保证从动齿轮432不会与驱动齿轮431脱开。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消防炮的水流切换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带动切换头2先与水箱1侧壁分离,再带动切换头2转动的方法,实现水流在水箱1内流动方向的切换,控制方式简单便捷,且在切换头2转动过程中,两个分支管道22不于水箱1的内侧壁产生摩擦,有效的提高了分支管道22与水箱1连接处的密封性及其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组合消防炮,包括上述中的水流切换装置。

参照图8,组合消防炮包括底座5、设置在底座5一侧的炮头6、设置在底座5上并与炮头6连接的输送管道7;底座5用于将消防炮整体安装到消防车等设备上,并将输送管道7与水源接通;输送管道7将水流输送到炮头6内,并由炮头6喷出,实现消防灭火的功能。

其中,参照图1和图9,炮头6包括用于喷水的水喷头61和多个用于喷出泡沫的泡沫喷头62;水流切换装置安装在输送管道7和炮头6之间,水喷头61与水箱1连接、并与第一出口连通,多个泡沫喷头62与多个第二出水口13一一对应,每一个泡沫喷头62安装在水箱1上,并与第二出水口13连通,输送管道7则与水箱1上的两个进水口11连接,使水流切换装置可控制水流流入水喷头61或者流入多个泡沫喷头62中;需要喷水时,使两个分支管道22与输送管道7连接,输送管道7内的水流则通过两个分支管道22和总管道21进入水喷头61内,并从水喷头61喷出;若需要喷出泡沫时,使两个分支管道22转动至两个进水口11的一侧,并通过输送管道7向水箱1内通入含有泡沫剂的水,并从多个泡沫喷头62喷出,实现喷水和喷射泡沫两种功能的切换。

参照图9,炮头6还包括炮筒63,炮筒63套设在整个水喷头61和多个泡沫喷头62上,水喷头61远离水箱1的一端固设有连接支架64,连接支架64与炮筒6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水箱1的端面上固设有多个连接杆65,连接杆65远离水箱1的一端也与炮筒6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从而将炮筒63支撑在水箱1上;并且炮筒63与水箱1间隔设置,使泡沫喷头62喷出泡沫时,空气可从炮筒63底部的开口进入炮筒63内侧,充分的与泡沫混合,提高泡沫的气泡程度,而喷出的多个泡沫束则会在炮筒63的顶端开口处汇合后喷出,将多束泡沫集中在一起。

参照图10,底座5包括支撑管道51和固设在支撑管道51底端的法兰盘52,通过法兰盘52可将支撑管道51安装到消防车等设备上,并使支撑管道51与水源接通。输送管道7包括主管道71,主管道71套设在支撑管道51上并与其内部连通,主管道71的顶端固设有横向管道72,主管道71位于横向管道72沿其轴向的中间部位;横向管道72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管道73,连接管道73远离横向管道72的一端向水箱1一侧弯曲并连接到对应的进水口11上,且两个连接管道73对称设置;水流从支撑管道51进入主管道71中,并经过主管道71和横向管道72分别流入两个连接管道73内,最终汇入水箱1内。使用两个连接管道73可平衡两侧重量,保证炮头6一侧在喷水或喷泡沫时保持稳定。

参照图10,主管道71与支撑管道51转动连接,从而使炮头6的朝向可以沿着支撑管道51的轴线转动,并且主管道71上设置有带动主管道71转动的回转机构8;连接管道73与横向管道72也转动连接,使炮头6的朝向还可以沿着横向管道72的轴线转动,并且还设置有带动炮头6沿横向管道72轴线转动的俯仰机构9,用于调整炮头6的俯仰角度;在回转机构8和俯仰机构9的共同配合下,可任意调整炮头6的朝向。

参照图11和图12,回转机构8包括固设在主套筒外侧壁上的安装箱81,安装箱81内转动连接有蜗杆83,回转机构8还包括套设在支撑套筒上与其固定连接的蜗轮84,蜗轮84位于主套筒和支撑套筒之间,支撑套筒上开设有让位槽,蜗杆83穿过让位槽与蜗轮84啮合。安装箱81远离蜗杆83的一侧安装有回转电机82,回转电机82的输出轴与蜗杆83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85,回转电机82通过传动组件85带动蜗杆83转动,蜗杆83转动时,由于蜗轮84位置固定,则使蜗杆83沿着蜗轮84的轴线转动,从而带动整个主套筒转动,实现炮头6的回转动作。同时在主套筒和支撑套筒之间于蜗轮84上方也安装有密封圈,保证主管道71和支撑管道51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水进入到蜗轮84蜗杆83的啮合处。

参照图12,传动组件85包括第一传动齿轮851和第二传动齿轮852,第一传动齿轮851与回转电机8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齿轮852与蜗杆83固定连接,第一传动齿轮851与第二传动齿轮852之间设置有连接齿轮853,连接齿轮853同时与第一传动齿轮851和第二传动齿轮852啮合,实现回转电机82与蜗杆83之间的传动,并且使回转电机82和蜗杆83并排放置,减小回转机构8的占用空间,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参照图10,俯仰机构9包括第二推杆电机91,第二推杆电机91位于两个连接管道73之间上方的位置,横向管道72的外侧壁上固设有两个铰接座92,第二推杆电机91的缸体铰接在两个铰接座92之间,第二推杆电机91的活塞杆铰接在水箱1的外侧壁上;第二推杆电机91的活塞杆伸出其缸体内时,第二推杆电机91的整体长度增加,即推动水箱1沿横向管道72的轴线向下转动,使炮头6的仰角减小;反之,第二推杆电机91的活塞杆收回其缸体内时,减小第二推杆电机91的整体长度,拉动水箱1沿横向管道72的轴线向上转动,使炮头6的仰角增加,实现调整炮头6俯仰角度的调节。

参照图13,俯仰机构9还包括两个气动弹簧93,两个气动弹簧93位于两个连接管道73之间下方的位置,气动弹簧93支撑在水箱1和主套筒之间,气动弹簧93的缸体铰接在水箱1的外侧壁上、活塞杆铰接在主套筒的外侧壁上;当第二推杆电机91带动炮头6移动时,两个气动弹簧93也随之伸缩和移动,提高对水箱1和炮头6的支撑力,保证消防炮运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同时,上述中的密封圈可根据连接方式选择密封圈的类型,可选用滑动密封或转动密封,亦可以选择滑动密封和转动密封相互配合的形式,也可以选择迷宫密封,保证整个消防炮的密封程度。驱动电机41和回转电机82可选择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控制精度较高,满足消防炮的控制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组合消防炮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水箱1和切换头2的配合,实现消防炮喷水和泡沫两种功能之间的切换,切换时,分支管道22与水箱1的内侧壁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密封性好,寿命长;同时炮头6在回转机构8和俯仰机构9的配合作用下,实现炮头6的回转角度调整和俯仰角度的调整,使炮头6可以根据位置环境进行调整位姿,提高消防炮的实用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