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柔版印刷版、柔版印刷版原版、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及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

柔版印刷版、柔版印刷版原版、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及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实心部中的油墨的转印性高且可进行油墨浓度高的印刷的柔版印刷版、柔版印刷版原版、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及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是具有具备非图像部和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的图像部的浮雕层的柔版印刷版,上述凹凸结构由包括多个槽的凹部和除了上述凹部以外的凸部构成,上述多个槽分别具有至少30μm的长度,上述多个槽均为在槽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线边缘的粗糙度在0.5~2.5μm范围内的槽,上述凹部的深度为5~25μm,上述凸部的比例为上述凹凸结构的几何面积的5~6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7352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680038051.0

  • 发明设计人 仓本守;松本洋介;森川晴一郎;

    申请日2016-06-2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曹阳

  •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35: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13

    授权

    授权

  • 2018-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41N1/12 申请日:201606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版印刷版、柔版印刷版原版、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及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树脂制和橡胶制的柔软的浮雕形成层的柔版印刷版,由于印刷用凸部(图像部)比较柔软且可遵循各种形状,因此在对各种材质的被印刷体和有一定厚度的被印刷体等的印刷中而被利用。

柔版印刷版的图像部具有通过将油墨整个面进行转印而以填满的方式进行印刷的实心部和/或由多个凸状小点构成并通过改变小点的大小和密度而表现被印刷在被印刷体上的图像的浓淡(渐变)的网点部而构成,将柔版印刷版载置于圆筒状滚筒的周面,并使辊旋转的同时与被印刷体接触,由此从印刷版的凸部(图像部)的表面直接将油墨转印到被印刷体上,在被印刷体上形成图像。

在这种柔版印刷版中,根据印压等印刷条件,用实心部无法对被印刷体转印足够量的油墨,会产生印刷不均的问题被广为人知。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印刷版,其通过微细的幕布而覆盖从形成图案的背景画面转印油墨的印刷部位([权利要求1]),并且记载有通过配置微细的幕布,背景画面的印刷要点的表面增加,因此大量的油墨附着于背景画面的幕布点上,大量的油墨被转印到被印刷物([0008])。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280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人等对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印刷版进行研究的结果,得知即使用微细的幕布来覆盖印刷要点,也无法充分提高实心部(尤其,1mm平方以上的填满部分)中的油墨的转印性,从而油墨浓度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实心部中的油墨的转印性高且可进行油墨浓度高的印刷的柔版印刷版、柔版印刷版原版、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及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课题而经过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关于在图像部的表面形成的凹凸结构中,因构成凹部的多个槽(槽线)在规定的长度区域中的线边缘的粗糙度在特定的范围等,因而实心部中的油墨的转印性变高,可以进行油墨浓度高的印刷,并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以下结构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柔版印刷版,其具有具备非图像部和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的图像部的浮雕层,

上述凹凸结构由包括多个槽的凹部和除了上述凹部以外的凸部构成,

上述多个槽分别具有至少30μm的长度,

上述多个槽均为在槽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线边缘的粗糙度在0.5~2.5μm范围内的槽,

上述凹部的深度为5~25μm,

上述凸部的比例为上述凹凸结构的几何面积的5~60%。

[2]根据[1]所述的柔版印刷版,其中,上述多个槽均为在槽的长边方向的30μm的区域中的线宽粗糙度在0.8~4.0μm的范围内的槽。

[3]根据[1]或[2]所述的柔版印刷版,其中,上述多个槽是彼此平行地或呈放射状配置的槽。

[4]一种柔版印刷版原版,其具有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的交联浮雕形成层,

上述凹凸结构由包括多个槽的凹部和除了上述凹部以外的凸部构成,

上述多个槽分别具有至少30μm的长度,

上述多个槽均为在槽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线边缘的粗糙度在0.5~2.5μm范围内的槽,

上述凹部的深度为5~25μm,

上述凸部的比例为上述凹凸结构的几何面积的5~60%。

[5]根据[4]所述的柔版印刷版原版,其中,上述多个槽均为在槽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线宽粗糙度在0.8~4.0μm范围内的槽。

[6]根据[5]所述的柔版印刷版原版,其中,上述多个槽为彼此平行地或呈放射状配置的槽。

[7]一种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其制造[1]~[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版印刷版,该柔版印刷版具有具备非图像部和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的图像部的浮雕层,所述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具有:

层形成工序,使用激光雕刻用树脂组合物来形成浮雕形成层;

交联工序,与上述浮雕形成层进行交联而得到具有交联浮雕形成层的柔版印刷版原版;及

雕刻工序,对上述交联浮雕形成层实施激光雕刻,从而形成具备上述非图像部和表面形成有上述凹凸结构的图像部的浮雕层,并得到柔版印刷版。

[8]一种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其制造[4]~[6]中任一项所述的柔版印刷版原版,该柔版印刷版原版具有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的交联浮雕形成层,所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具有:

层形成工序,使用激光雕刻用树脂组合物来形成浮雕形成层;

交联工序,将上述浮雕形成层进行交联而形成交联浮雕形成层;及

凹凸形成工序,对上述交联浮雕形成层照射激光,从而在上述交联浮雕形成层的表面形成上述凹凸结构,得到柔版印刷版原版。

[9]一种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其制造[1]~[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版印刷版,该柔版印刷版具有具备非图像部和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的图像部的浮雕层,

所述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对通过[8]所述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而制作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交联浮雕形成层实施激光雕刻,形成具备上述非图像部和表面形成有上述凹凸结构的图像部的浮雕层,并得到柔版印刷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实心部中的油墨的转印性高且可进行油墨浓度高的印刷的柔版印刷版、柔版印刷版原版、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及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的一例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柔版印刷版的图像部的一部份放大表示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概略立体图的A-A线剖视图。

图4A是将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的另一例中的图像部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概略立体图。

图4B是将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的另一例中的图像部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凹凸结构的凹部(槽)中的中心线的示意图。

图6是概念性地表示用于制作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压延辊的图。

图7是概念性地表示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柔版印刷版的柔版印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8A是表示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作出的柔版印刷版中所使用的图像图案(原图像数据)A的图。

图8B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制作出的柔版印刷版中所使用的图像图案(原图像数据)B的图。

图8C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制作出的柔版印刷版中所使用的图像图案(原图像数据)C的图。

图8D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制作出的柔版印刷版中所使用的图像图案(原图像数据)D的图。

图8E是表示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作出的柔版印刷版中所使用的图像图案(原图像数据)E的图。

图8F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制作出的柔版印刷版中所使用的图像图案(原图像数据)F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表示数值范围的“下限~上限”的记载表示“下限以上、上限以下”,“上限~下限”的记载表示“上限以下、下限以上”。即,表示包含上限及下限的数值范围。

并且,“质量份”及“质量%”分别与“重量份”及“重量%”的含义相同。

在此,关于柔版印刷版及柔版印刷版原版的说明,将未交联的交联性层称作“浮雕形成层”,将上述浮雕形成层进行了交联的层称作“交联浮雕形成层”,对此进行激光雕刻而在表面形成了非图像部和图像部的层称作“浮雕层”。

并且,上述交联通过光和/或热而进行,只要是树脂组合物被固化的反应,就不受特别的限定。

并且,对具有交联浮雕形成层的印刷版原版进行激光雕刻,根据期望,通过进行冲洗而制作出柔版印刷版。

[柔版印刷版]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具有浮雕层,该浮雕层具备非图像部和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的图像部。

并且,上述凹凸结构由包括多个槽的凹部和除了上述凹部以外的凸部构成。

并且,上述多个槽分别是具有至少30μm的长度,且在槽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线边缘的粗糙度在0.5~2.5μm范围内的槽。

并且,上述凹部的深度为5~25μm。

并且,上述凸部的比例为上述凹凸结构的几何面积的5~60%。

在此,线边缘的粗糙度(Line Edge Roughness)〔以下,也简称为“LE R”。〕是指表示构成槽的边缘(凹部的端部)线的局部波动的参数。本说明书中,首先,使用激光共焦显微镜OPTELICS(注册商标)HYBRID(Lasertec C orporation制造),用50倍透镜以每0.1μm高度的对表面的凹凸结构进行测定,得到3维数据。接着,关于所得到的3维数据,将从未雕刻部分降低5μm的高度设定为阈值,将具有该阈值以上的高度的部位和具有小于阈值的高度的部位分开进行2值化,将它们定义为凸部及凹部。而且,是指关于凹部的端部(槽的边缘)上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所包含的任意的30个点,测定从槽的中心线到槽的边缘的距离,求出该距离的标准偏差而算出的3σ的值。另外,槽的中心线是指,与图5所示的槽的长边方向平行,且将测定区域中的凹部5的槽的底部面积分割为1/2的直线(中心线X),在不存在将底部面积分割为1/2的直线(与槽的长边方向平行的直线)的情况下,是指能够分割为最接近于1/2的值的直线。

并且,后述线宽粗糙度(Line Width Roughness)〔以下,也简称为“LW R”。〕是指表示槽的宽度的局部波动的参数。在本说明书中,首先,使用激光共焦显微镜OPTELICS(注册商标)HYBRID(Lasertec Corporation制造),用50倍透镜以每0.1μm高度的对表面的凹凸结构进行测定,得到3维数据。接着,关于所得到的3维数据,将从未雕刻部分降低5μm的高度设定为阈值,将具有该阈值以上的高度的部位和具有小于阈值的高度的部位分开进行2值化,将它们定义为凸部及凹部。而且,是指在凹部的端部(槽的边缘)上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所包含的任意的30点上,测定槽的宽度,求出该宽度的标准偏差而算出的3σ的值。

并且,凸部的比例的基准即凹凸结构的几何面积是指假定图像部的凹凸结构为2维平面的面积,在本说明书中,凸部的比例是指按照基于上述凹凸结构的2值化的定义,关于100μm平方的区域,算出相对于几何面积的凸部的比例的值。

具有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可进行实心部中的油墨的转印性高且油墨浓度高的印刷。

该详细情况尚不明确,但本发明人等进行如下推测。

本发明人等在将多个槽形成于图像部的表面时的激光雕刻中,通过与以往的浮雕层的形成相同的方法进行尝试的结果,明确了未必可获得充分的油墨转印性的情况。

而且,本发明人等认为其原因在于,在表面不均匀地形成有槽,或者形成有不是槽状,而是点状的微小的孔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发现某种程度的油墨转移性的提高,但是在印刷版的图像部与被印刷体紧密接触并分离时,会导致油墨滞留在表面不均匀的部位和微小的孔中,其结果,导致不均匀地转印到被印刷体。

于是,认为在图像部与被印刷体分离时使油墨更均匀地转印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不仅是对单纯思考控制图像部表面的粗糙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油墨的流路,这一推测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结果,可知通过正如河流一样形成凹凸结构的凹部,在图像部与被印刷体紧密接触并分离时优选形成油墨的流路。另一方面,明确了在所形成槽的侧面产生了由激光束的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的成分比例引起的轻微的振颤,也阻止了该振动对图像部与被印刷体分离时的油墨的流动性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在本发明中,认为通过将构成凹部的多个槽的LER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在印刷版的图像部与被印刷体分离时使油墨在槽中顺畅地流动,由此,使油墨均匀地转印到被印刷体,并能够显著地提高浓度。

另一方面,明确了为了得到充分的印刷浓度而需要在被印刷体上转印5~10μm左右的膜厚的油墨。鉴于该情况,本发明人等对凹凸结构的凹部的深度进行研究的结果明确了,凹部的深度为5~25μm、以及油墨转移时不会从槽溢出,并且,不会凝聚而也能够确保流动性。

接着,利用图1~图4对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的整体结构(尤其,形成与图像部表面的凹凸结构)进行说明之后,对各结构进行详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柔版印刷版的一例即印刷版1具有形成有图像部3和非图像部4的浮雕层2。

图像部3为在印刷时沾上油墨,并将该油墨转印于被印刷物,即,印刷时形成图像的区域。并且,非图像部4为在印刷时不沾油墨,即,不形成图像的区域。

并且,如图2及图3所示,图像部3的表面形成有由包括多个槽的凹部5和除了凹部5以外的凸部6构成的凹凸结构。另外,图3所示的符号D表示凹部5的深度,符号W表示凹部5的宽度。

并且,包括多个槽的凹部5,若各槽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LER满足0.5~2.5μm,则如图2所示,各个槽可以彼此平行地配置,如图4A所示,各个槽可以彼此呈放射状配置,如图4B所示,各槽可以折弯,以具有2个以上的直线部分的方式配置。

〔凹凸结构〕

如上所述,形成于图像部表面的凹凸结构由包括多个槽的凹部和除了上述凹部以外的凸部构成。

<凹部(多个槽)>

构成凹凸结构的上述多个槽均具有至少30μm的长度,优选具有50μm以上的长度,更优选具有100μm以上的长度。另外,长度的上限并无特别的限定,但从实用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00μm以下。

在此,“具有至少30μm的长度”是指至少包括测定LER的区域(长边方向的30μm),例如,是指仅在10μm左右的较短的区域中将LER为0.5~2.5μm的槽排除在外。

另外,在本发明中,若具有多个具有至少30μm的长度且在槽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线边缘的粗糙度在0.5~2.5μm范围内的槽(以下,在本段落中,也称作“特定的槽”。),则如图4B所示,多个特定的槽可以通过除了特定的槽以外的槽而彼此连结,多个特定的槽彼此之间可以在彼此垂直的方向上连结。

并且,如上所述,上述多个槽均为在槽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LER在0.5~2.5μm范围内的槽,但以使实心部中的油墨顺畅地转印到被印刷体,且可以以更高的油墨浓度进行印刷为理由,优选LER在0.9~2.0μm范围内的槽,更优选LER在1.0~1.5μm范围内的槽。

并且,上述多个槽的凹部的深度(图4中用符号D来表示的部分)为5~25μm,但以使实心部中的油墨顺畅地转移到被印刷体,且可以以更高的油墨浓度进行印刷为理由,优选为凹部的深度为10~22μm的槽,更优选为凹部的深度为15~20μm的槽。

并且,以使实心部中油墨顺畅地转移到被印刷体,且可以以更高的油墨浓度进行印刷为理由,上述多个槽的凹部的宽度(图4中用符号W来表示的部分)优选为5~30μm,更优选为凹部的宽度为10~25μm的槽。

在本发明中,以使实心部中的油墨顺畅地转移到被印刷体,且可以以更高的油墨浓度进行印刷为理由,上述多个槽均优选为在槽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线宽粗糙度(LWR)在0.8~4.0μm范围内的槽,更优选为LWR在1.0~3.0μm范围内的槽,进一步优选为LWR在1.3~2.3μm范围内的槽。

并且,在本发明中,以通过使油墨不干扰彼此的槽而有条不紊地进行转移而可以以更高的油墨浓度进行印刷为理由,上述多个槽优选为彼此平行地或呈放射状配置的槽,更优选为彼此平行地配置的槽。

<凸部>

如上所述,构成凹凸结构的上述凸部是指图像部中的除了上述凹部以外的部分。

在此,只要除了上述凸部以外的凹部满足上述结构,则上述凸部的形状并无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图2所示的矩形形状、图4A所示的梯形形状及图4B所示的2个以上的矩形形状物组合的形状等。

并且,上述凸部在使油墨转移时,以通过在印刷压力中保持凹部的槽形状且确保多个油墨的流路而可以以更高的油墨浓度进行印刷为理由,凸部的宽度优选为1~25μm,更优选为凹部的宽度为5~15μm的槽。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构成凹凸结构的上述凸部的比例为凹凸结构的几何面积的5~60%,但使油墨转移时,以在印刷的压力中保持凹部的槽形状且确保多个油墨的流路而可以以更高的油墨浓度进行印刷为理由,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15~30%。

[柔版印刷版原版]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是具有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的交联浮雕形成层的柔版印刷版原版。

并且,上述凹凸结构由包括多个槽的凹部和除了上述凹部以外的凸部构成。

并且,上述多个槽分别是具有至少30μm的长度且在槽的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LER在0.5~2.5μm范围内的槽。

并且,上述凹部的深度为5~25μm。

并且,上述凸部的比例为上述凹凸结构的几何面积的5~60%。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除了在交联浮雕形成层的表面具有凹凸结构以外,与公知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相同。并且,印刷版原版可以是片材状,也可以是圆筒状。

在此,如上所述,交联浮雕形成层是进行激光雕刻之前的层,对交联浮雕形成层进行激光雕刻而去除对应于非图像部的区域,形成具有图像部及非图像部的浮雕层。因此,本发明的印刷版原版的浮雕形成层的表面在激光雕刻之后,成为上述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的图像部的表面。

即,本发明的印刷版原版的交联浮雕形成层在表面具有与形成于上述柔版印刷版的图像部上的凹凸结构相同的凹凸结构。

从而,关于形成于本发明的印刷版原版的交联浮雕形成层的表面上的凹凸结构,将省略说明。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可以在交联浮雕形成层的背面侧(与被雕刻的面相反侧的面)具有支撑体。

作为这种支撑体并无特别的限定,优选使用尺寸稳定性高的支撑体,可以举出例如聚酯(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AN(聚丙烯腈);PI(聚酰亚胺);PA(聚酰胺);特氟龙(注册商标)等氟树脂;硅酮树脂或聚氯乙烯等塑料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等合成橡胶;用玻璃纤维进行强化的塑料树脂(环氧树脂或苯酚树脂等)等。

作为支撑体,优选使用PET薄膜、PEN薄膜、PI薄膜、PA薄膜、氟树脂薄膜及硅酮树脂薄膜。

[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第1方式)]

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以下,也简称为“印刷版第1制造方法”。)是制造上述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层形成工序,使用激光雕刻用树脂组合物来形成浮雕形成层;

交联工序,将上述浮雕形成层进行交联而得到具有交联浮雕形成层的柔版印刷版原版;及

雕刻工序,对上述交联浮雕形成层实施激光雕刻,形成具有上述非图像部和表面形成有上述凹凸结构的图像部的浮雕层,并得到柔版印刷版。

另外,后述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是利用了通过后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

以下,关于印刷版第1制造方法的各工序进行详述。

〔层形成工序〕

层形成工序是使用激光雕刻用树脂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树脂组合物”。)来形成交联前(固化前)的浮雕形成层的工序。

<树脂组合物>

上述树脂组合物能够使用形成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浮雕形成层的以往公知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含有二烯类聚合物、热聚合引发剂及炭黑的树脂组合物。

接着,关于在使用于层形成工序中的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二烯类聚合物)

上述二烯类聚合物并无特别的限定,能够不受限制地使用以往公知的二烯类聚合物。

作为上述二烯类聚合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例如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其中,由浮雕形成层的膜厚的偏差变小的理由,优选为选自由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及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二烯类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根据浮雕形成层的拉伸强度的观点,二烯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00,000以上,更优选为300,000~2,000,000,进一步优选为300,000~1,500,000,尤其优选为300,000~700,000。

在此,重均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而测定,并利用标准聚苯乙烯进行换算而求出。具体而言,例如GPC使用HLC-8220GPC(TOSOH CORPO RATION制造),作为管柱而使用3个TSKgeL Super HZM-H、TSKgeL SuperHZ4000、TSKgeL SuperHZ2000(TOSOHCORPORATION制造、4.6mmID×15cm),作为洗提液而使用THF(四氢呋喃)。并且,作为条件而设成试样浓度为0.35质量%、流速为0.35mL/min、样品注入量为10μL、测定温度为40℃,并使用IR检测器来进行。并且,校准曲线由TOSOH CORPORATION制造“标准试样TSK standard,polystyrene”:“F-40”、“F-20”、“F-4”、“F-1”、“A-5000”、“A-2500”、“A-1000”、“正丙苯”这8个样品来制作。

二烯类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中的含量相对于总固体成分优选为5~90质量%,更优选为15~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85质量%。若二烯类聚合物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雕刻残渣的冲洗性优异,油墨转移性更优异,因此优选。

(热聚合引发剂)

上述热聚合引发剂并无特别的限定,能够不受限制地使用以往公知的热聚合引发剂(例如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等)。

作为上述热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例如(a)芳香族酮类、(b)鎓盐化合物、(c)有机过氧化物、(d)硫代化合物、(e)六芳基联咪唑化合物、(f)酮肟酯化合物、(g)硼酸化合物、(h)吖嗪鎓化合物、(i)茂金属化合物、(j)活性酯化合物、(k)具有碳卤键的化合物、(l)偶氮类化合物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其中,根据如下等理由:半衰期温度高,其结果,能够抑制树脂组合物的混炼时的烧焦(早期固化);及雕刻灵敏度和应用到柔版印刷版原版的浮雕形成层中时浮雕边缘形状良好,尤其优选(c)有机过氧化物。

在此,作为上述(a)芳香族酮类、(b)鎓盐化合物、(d)硫代化合物、(e)六芳基联咪唑化合物、(f)酮肟酯化合物、(g)硼酸化合物、(h)吖嗪鎓化合物、(i)茂金属化合物、(j)活性酯化合物、(k)具有碳卤键的化合物及(l)偶氮类化合物,能够优选使用在日本特开2008-63554号公报的0074~0118段落中举出的化合物。

另一方面,作为优选例的(c)有机过氧化物,优选为以下所示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有机过氧化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例如过氧化二异丙苯(10小时半衰期温度:116℃)、α,α’-双(叔丁过氧基)二异丙基苯(10小时半衰期温度:119℃)、2,5-二甲基-2,5-双(叔丁过氧基)己烷(10小时半衰期温度:118℃)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中,作为有机过氧化物的方式,可以直接使用原体,但因处理上的问题(危险性、操作性等)而能够使用使原体吸附于碳酸钙等无机填料的浓度为40wt%的稀释产物(非危险物、粉状),进而,能够更优选使用以防止混炼时的粉尘、改善聚合物的分散性为目的母料类型的稀释产物。

作为原体,能够使用例如PERCUMYL D(NOF CORPORATION.制造)、Perkad oxBC-FF(KAYAKU AKZO CORPORATION.制造)、LUPEROX DC(ARKEMA Yoshitom i,Ltd.制造)、PERBUTYL P(NOF CORPORATION.制造)、Perkadox 14(KAYAK U AKZO CORPORATION.制造)、LUPEROX F(ARKEMA Yoshitomi,Ltd.制造)、L UPEROX F90P(ARKEMA Yoshitomi,Ltd.制造)、PERHEXA 25B(NOF CORPORATI ON.制造)、KAYAHEXA AD(KAYAKU AKZO CORPORATION.制造)、LUPEROX 101(ARKEMA Yoshitomi,Ltd.制造)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并且,作为稀释产物,能够使用例如PERCUMYL D-40(NOF CORPORATION.制造:惰性填充剂稀释产物)、PERCUMYL D-40MB(NOF CORPORATION.制造:二氧化硅/聚合物等其它稀释产物)、Kayakumiru D-40C(KAYAKU AKZO CORPO RATION.制造:碳酸钙稀释产物)、Kayakumiru D-40MB-S(KAYAKU AKZO CORP ORATION.制造:橡胶母料)、Kayakumiru D-40MB(KAYAKU AKZO CORPORATION.制造:橡胶母料)、PERBUTYL P-40(NOF CORPORATION.制造:惰性填充剂稀释产物)、PERBUTYL P-40MB(NOF CORPORATION.制造:二氧化硅/聚合物等稀释产物)、Perkadox 14/40(KAYAKU AKZO CORPORATION.制造:碳酸钙稀释产物)、Perkadox14-40C(KAYAKU AKZO CORPORATION.制造:碳酸钙稀释产物)、LUPEROX F40(ARKEMAYoshitomi,Ltd.制造)、PERHEXA 25B-40(NOF CORPORATION.制造:二氧化硅等其它稀释产物)、KAYAHEXA AD-40C(KAYAKU AKZO CORPORATION.制造:硅酸钙稀释产物)、TRIGONOX101-40MB(KAYAKU A KZO CORPORATION.制造:橡胶母料)、LUPEROX 101XL(ARKEMAYoshitomi,Lt d.制造)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在本发明中,根据雕刻残渣的冲洗性优异且耐刷性或油墨着墨性也良好的理由,热聚合引发剂相对于二烯类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1~20.0质量份,更优选为0.5~1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15.0质量份。

(炭黑)

上述炭黑并无特别的限定,只要树脂组合物中的分散性等稳定,则除了基于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的分类以外,不受任何用途(例如颜料用、橡胶用、干电池用等)的约束便可以使用。

在此,在本发明中认为,炭黑由于吸收激光的光而发热,因此作为促进激光雕刻时固化物的热分解的光热转换剂而发挥功能。

作为上述炭黑,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例如炉法炭黑、热炭黑、槽法炭黑、灯黑及乙炔黑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另外,这些炭黑容易分散,因此根据需要使用分散剂,能够作为预先分散于硝基纤维素或粘合剂等中的色片或色浆而使用,但根据成本的观点,优选以粉体进行使用。

在本发明中,根据激光雕刻时的灵敏度良好且油墨着墨性也良好的理由,炭黑的含量相对于二烯类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1~30质量份,更优选为2~25质量份,尤其优选为3~20质量份。

(其它添加剂)

在使用于层形成工序中的树脂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配合公知的各种添加剂。例如交联助剂、硅烷偶联剂、其它填充剂、蜡、加工油、金属氧化物、防臭氧分解剂、抗老化剂、聚合抑制剂及着色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形成方法)

作为浮雕形成层的形成方法,例如,优选举出如下方法:制备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从该树脂组合物去除溶剂之后,在支撑体上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树脂组合物,使树脂组合物在支撑体上流延,并在烤箱等中将其进行加热干燥而去除溶剂的方法;及使用如图6所示的压延辊,将树脂组合物成型为片材状的方法等。

图6中,压延辊60具有第1辊62a~第4辊62d,可以设定这些辊的间隔、辊的温度及辊的转速。

在该辊之间配置树脂组合物的混炼物70,通过进行压延成型而能够得到片材状的未固化层71。

在本发明中,从优化印刷画质的观点考虑,浮雕形成层可以由多个层构成,例如,可以举出由最表层、中间层及底层这3层构成的方式。

在此,从优化对印刷介质的形状追随性且进一步提高实心部中的油墨浓度的观点考虑,浮雕形成层的最表层优选使用低硬度的树脂。具体而言,优选使用压入1μm时的马氏体硬度为3N/mm2以下的树脂,更优选使用压入1μm时的马氏体硬度为2N/mm2以下的树脂。

并且,最表层的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下且10μm以上,更优选为20μm以下且10μm以上。

作为构成这种最表层的树脂,能够使用上述二烯类聚合物。

并且,从抑制网点变形的观点考虑,浮雕形成层的中间层优选使用硬质层。

从高光区域的印刷质量的观点考虑,中间层的压入1μm时的马氏体硬度优选为10N/mm2以上,更优选为20N/mm2以上。并且,从制膜适合性和耐久性考虑,中间层的硬度优选为100N/mm2以下。

从高光区域的印刷质量的观点考虑,中间层的厚度优选为8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构成这种中间层的树脂并无特别的限定,但从硬度和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结晶性聚合物。

在此,结晶性聚合物是指在分子结构中长链状分子有规则地排列的结晶性区域和并未有规则地排列的非结晶性区域混合存在的聚合物,是指作为该结晶性区域的比例的结晶度为25度,且具有1体积%以上的聚合物。

并且,结晶度是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在氮气氛下,从25℃到200℃的范围内,一边以20℃/min的升温速度使温度发生变化,一边求出基于结晶熔融的吸热峰(ΔH(J/g))。根据所测定的ΔH,通过以下式而算出所达到结晶度(%)。

结晶度(%)={ΔH/a}×100

上式中,“a”是指在公知的文献中示出的、结晶性区域的成分进行了100%结晶化的情况的结晶熔融热量(例如,聚乳酸的情况下为94J/g,聚乙烯(HDP E)293(J/g))。

作为这种结晶性聚合物,可以举出聚丁二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SB(聚苯乙烯-聚丁二烯)、SBS(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SIS(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SEBS(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M(丙烯酸酯橡胶)、ACS(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无定形聚α-烯烃、无规聚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基乙烯基醚、聚丙烯酸、聚丙烯、间规1,2-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聚辛烯、反式-聚异戊二烯,聚乙烯醇缩丁醛、乙烯-辛烯共聚物等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1,3-戊二烯聚合物等。

其中,优选SBS、SIS、SEBS、聚丙烯、间规1,2-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聚辛烯、反式-聚异戊二烯,乙烯-辛烯共聚物等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其中,尤其优选间规1,2-聚丁二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聚辛烯。

结晶性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中的含量相对于总固体成分优选为5~90质量%,更优选为15~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85质量%。若液晶性聚合物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雕刻残渣的冲洗性优异,且油墨转移性更优异,因此优选。

并且,从确保版的悬垂性的观点考虑,浮雕形成层的底层优选为软质层。

从悬垂性和印刷画质的平衡的观点考虑,底层的压入1μm时的马氏体硬度优选为0.1N/mm2以上且5N/mm2以下,更优选为1N/mm2以上且4N/mm2以下。

并且,从悬垂性和印刷画质的平衡的观点考虑,底层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上且2mm以下,更优选为0.6mm以上且1mm以下。

作为构成这种底层的树脂,能够使用上述二烯类聚合物。

〔交联工序〕

交联工序是将在上述层形成工序中形成的浮雕形成层进行交联而形成交联浮雕形成层的工序。

在此,作为交联的方法,只要是通过光和/或热而固化浮雕形成层的方法,就无特别的限定,能够适当地利用在现有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固化方法。

(光固化)

浮雕形成层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将成为光聚合引发剂的触发剂的光(以下,也称作“活性光线”。)照射到浮雕形成层上,由此能够将浮雕形成层进行交联。

通常,对浮雕形成层整个面进行活性光线的照射。

作为活性光线,例如,可以举出可见光、紫外光、电子束等,但最普遍的是紫外光。若将浮雕形成层的支撑体等用于固定浮雕形成层的基材侧设为背面,则可以仅对表面照射光即可,但若支撑体为使活性光线透射的透明的薄膜,则优选还从背面也照射光。在存在保护膜的情况下,可以在设置有保护膜的情况下进行从表面的照射,也可以在剥离保护膜之后进行。在存在氧气的情况下,有产生阻碍聚合的忧患,因此也可以在将氯乙烯片材覆盖在浮雕形成层上进行真空抽气的基础上,再进行活性光线的照射。

(热固化)

在浮雕形成层含有热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加热浮雕形成层而进行交联。

作为用于进行基于热进行交联的加热构件,可以举出在将未固化层热风炉或远红外线烤箱内加热规定时间的方法、及与已加热的辊接触规定时间的方法。

作为浮雕形成层的固化方法,从表面到内部可以均匀地固化(交联)浮雕形成层的观点考虑,优选基于热进行交联的方法。

通过热将浮雕形成层进行交联,由此具有如下优点:第1,激光雕刻后所形成的浮雕变得清晰;及第2,激光雕刻时所产生的雕刻残渣的粘附性得到抑制。

〔雕刻工序〕

雕刻工序为如下:对在上述交联工序中进行了交联的交联浮雕形成层实施激光雕刻,形成具备非图像部和表面形成有上述凹凸结构的图像部的浮雕层。

激光雕刻的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定,但在印刷版第1制造方法中,需要雕刻(形成非图像部)成为非图像部的部分,并且在图像部的表面形成上述凹凸结构,因此优选举出如下方法:根据所希望的图像的数字数据,用计算机来控制激光头,对交联浮雕形成层进行扫描照射。

(图像数据生成方法)

用于激光雕刻的图像数据的生成方法能够使用以下方法。

首先,获取所制作的印刷版的原图像数据。接着,进行RIP(Raster Imag eProcessor:光栅图像处理器)处理,以便将该原图像数据转换成用于进行激光雕刻的数据。另一方面,将原图像数据进行栅格化,从而从各图像部的外缘(端边)提取规定宽度的多个部分区域。所提取的各部分区域分别将规定的面积率的凹部图案的模板进行重叠而生成掩膜。另外,对经过RIP处理的图像数据与所生成的掩膜相乘而生成输出图像数据。

由此,图8所示的生成在原图像数据的图像部附加凹部图案的输出图像数据,从而使用该输出图像数据进行激光雕刻并制作柔版印刷版。

(激光雕刻)

作为激光雕刻的方法,可以利用如下方法等:例如在具有圆筒形的滚筒的外周面卷绕片材状激光雕刻用柔版印刷版原版并使滚筒旋转,从而使曝光头朝向印刷版原版射出与上述输出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束,并沿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以规定间距进行扫描,由此在印刷版原版的表面高速雕刻(记录)2维图像等方法。

在本发明中,由容易形成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LER在0.5~2.5μm范围内的槽的理由,在形成凹凸结构(多个槽)时,将激光的主扫描方向连续照射而形成的槽的长度设为A,将激光的副扫描方向连续照射而形成的槽的长度设为B时,优选在A比B多出3倍以上的条件下形成,或者仅在A的条件下形成。

在激光雕刻中利用的激光的种类并无特别的限定,但优选使用红外线激光。若照射红外线激光,则交联浮雕形成层中的分子进行分子振动而产生热。作为红外线激光,若使用如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和YAG(Yttrium Aluminum Garnet:钇铝石榴石激光)激光那样高输出的激光,则在激光照射部分产生大量的热,固化层中的分子被分子切断或被离子化而选择性地被去除即被雕刻。

作为红外线激光,从生产率及成本等方面考虑,优选二氧化碳气体激光(CO2激光)或半导体激光,尤其优选带纤维的半导体红外线激光(FC-LD)。通常,半导体激光与CO2激光相比,可以实现激光振荡的效率高、廉价且小型化。并且,因小型而容易形成阵列。另外,通过纤维的处理而能够控制射束形状。

作为半导体激光,优选波长为700~1,300nm的激光,更优选800~1,200n m的激光,进一步优选860~1,200nm的激光,尤其优选900~1,100nm的激光。

并且,带纤维的半导体激光通过安装有光纤而能够更有效地输出激光束,因此对激光雕刻是有效的。而且,通过纤维的处理而能够控制射束形状。例如,射束分布能够设为礼帽形状,能够稳定地对版面赋予能量。半导体激光的详细内容记载于“激光手册第2版”激光学会编著,“实用激光技术”电子通信学会编著等中。

并且,具备在日本特开2009-172658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9-214334号公报中详细记载的带纤维的半导体激光的制版装置能够在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使用。

另外,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上述激光雕刻(DLE(Direct Laser Engr aving:激光直接雕刻技术)方式),而可以利用通过激光在印刷版原版的表面写入并显影图像的LAMS(Laser Ablation Masking System:激光烧蚀掩蔽系统)方式等各种公知的制造方法。

〔冲洗工序〕

在本发明的印刷版第1制造方法中,在雕刻工序之后,也可以具有用碱水溶液冲洗雕刻表面的冲洗工序。因具有冲洗工序而可以冲走并去除附着和残留于雕刻表面的雕刻残渣。

作为冲洗的方式可以举出:浸渍于碱水溶液中的方法、一边浸渍于碱水溶液中,一边使冲洗液旋转,并利用毛刷来擦拭雕刻表面的方法;将碱水溶液进行喷雾喷射的方法;及作为感光性树脂凸版的显影机,利用公知的间歇式或输送式刷式洗涤机,在主要存在碱水溶液的情况下对雕刻表面进行毛刷摩擦的方法等,在无法采用雕刻残渣的粘液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添加了肥皂或表面活性剂的冲洗液。

〔干燥工序〕

在本发明的印刷版第1制造方法中,在进行了冲洗雕刻表面的冲洗工序的情况下,在雕刻工序之后,也可以追加进行干燥以使冲洗液挥发的干燥工序。

〔后交联工序〕

在本发明的印刷版第1制造方法中,根据需要在雕刻工序之后还可以追加进行交联的后交联工序。通过进行所追加的交联工序即后交联工序,能够使通过雕刻而形成的浮雕更牢固。

[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以下,也简称为“原版制造方法”。)为制造上述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层形成工序,使用激光雕刻用树脂组合物来形成浮雕形成层;

交联工序,将上述浮雕形成层进行交联而形成交联浮雕形成层;及

凹凸形成工序,对上述交联浮雕形成层照射激光束,在上述交联浮雕形成层的表面形成上述凹凸结构,得到柔版印刷版原版。

另外,原版制造方法是制造在后述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中利用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

并且,原版制造方法中的层形成工序及交联工序与在上述印刷版第1制造方法中进行了说明的工序相同,因此以下仅对凹凸形成工序进行详述。

〔凹凸形成工序〕

凹凸形成工序是对在上述交联工序中进行了交联的交联浮雕形成层照射激光束,从而在交联浮雕形成层的表面形成上述凹凸结构的工序。

即,原版制造方法中的凹凸形成工序也称作在上述雕刻工序中对交联浮雕形成层的整个面实施在图像部的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过程的工序。

因此,在凹凸形成工序中,能够适当地采用上述雕刻工序中的激光雕刻方法,但与上述雕刻工序相同地,由容易形成在长边方向的30μm区域中的LER在0.5~2.5μm范围内的槽的理由,在形成凹凸结构(多个槽)时,在将激光的主扫描方向连续照射而形成的槽的长度设为A,将激光的副扫描方向连续照射而形成的槽的长度设为B时,优选在A比B多出3倍以上的条件下形成,或者仅在A的条件下形成。

[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第2方式)]

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以下,也简称为“印刷版第2制造方法”。)是制造上述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

其对通过上述本发明的原版制造方法而制作出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交联浮雕形成层实施激光雕刻,形成具备非图像部和表面形成有上述凹凸结构的图像部的浮雕层,并得到柔版印刷版。

以下,关于印刷版第2制造方法的激光雕刻进行详述。

〔激光雕刻〕

印刷版第2制造方法中的激光雕刻是,对通过上述本发明的原版制造方法而制作出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交联浮雕形成层,即,对已形成有凹凸结构的交联浮雕形成层实施激光雕刻,对成为非图像部的部分进行雕刻的工序。

这种激光雕刻并无特别的限定,与现有公知的雕刻工序相同地,优选通过照射与所希望的图像对应的激光束而进行雕刻而形成浮雕层。

另外,关于印刷版第2制造方法中的激光雕刻的方法和所利用的激光的种类等,包括在上述印刷版第1制造方法中已进行说明的内容都能够适当地采用现有公知的方法。

并且,在印刷版第2制造方法中,与上述印刷版第1制造方法相同地,在激光雕刻之后,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冲洗工序、干燥工序及后交联工序。

[柔版印刷装置]

接着,关于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柔版印刷版的柔版印刷装置(以下,也简称为“印刷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柔版印刷装置除了使用上述柔版印刷版以外,具有基本上与现有的柔版印刷装置相同的结构。

图7是概念性地表示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柔版印刷版的柔版印刷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

如图7所示,柔版印刷装置30具有上述柔版印刷版1、滚筒(印版滚筒)31、输送辊(压印滚筒)32、网纹辊33、刮刀腔34及循环罐35。

滚筒31呈圆筒状,将柔版印刷版1配置在周面进行旋转的同时,使柔版印刷版1与被印刷体z接触。

输送辊32是构成在规定的输送路径上输送被印刷体z的输送部(未图示)的辊,其周面与滚筒31的周面对置配置,并使被印刷体z与柔版印刷版1接触。

滚筒31配置成其旋转方向与被印刷体z的输送方向一致。

网纹辊33、刮刀腔34及循环罐35用于向柔版印刷版1供给油墨。循环罐35储存有油墨,循环罐35内的油墨通过泵(未图示)而被供给到刮刀腔34。刮刀腔34被设置成紧密接触于网纹辊33的表面,内部保持有油墨。网纹辊33抵接于滚筒31的周面并同步旋转,将刮刀腔34内的油墨涂布(供给)到印刷版1。

如此构成的柔版印刷装置30在规定的输送路径上输送被印刷体z的同时,使载置于滚筒31上的柔版印刷版1旋转,将油墨转印到被印刷体z上而进行印刷。即,载置柔版印刷版的滚筒的旋转方向成为印刷方向。

使用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的柔版印刷装置中所使用的被印刷体的种类并无特别的限定,能够使用纸、薄膜、瓦楞纸板等在通常的柔版印刷装置中所使用的各种公知的被印刷体。

并且,使用本发明的柔版印刷版的柔版印刷装置中所使用的油墨的种类上也无特别的限定,能够使用水性油墨、UV(Ultra Violet:紫外线)油墨、油性油墨、EB(ElectronBeam:电子束)油墨等在通常的柔版印刷装置中使用的各种公知的油墨。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便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从而,本发明的范围的不应该被以下所示的实施例限定地解释。

[实施例1]

<树脂组合物A的制备>

将作为聚合物的EPDM:MITSUI EPT1045〔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乙烯含量:58质量%、二烯含量:5质量%、二烯种类:双环戊二烯(DCPD)、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80质量份、作为光热转换剂的炭黑#45L(氮吸附比表面积:125m2/g、DBP吸收量:45cm3/100g、Mitsui>

<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作>

将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A,使用热压机(MP-WCL,Toyo Seiki Seisaku-Sh o,Ltd.制造),在10MPa的压力下,以160℃加热20分钟而进行交联,制作出包括厚度为1.14mm的交联浮雕形成层的柔版印刷版原版。

<柔版印刷版的制作>

对上述所得到的柔版印刷版原版的交联浮雕形成层实施激光雕刻,由此形成了具有图像部及非图像部的柔版印刷版。

具体而言,至于基于激光照射的雕刻,由激光雕刻机(Hell Gravure Sys tems公司制造1300S),以分辨率2540dpi进行雕刻,之后,将清洗剂(The Procter&Gamble Company公司制造JOY(注册商标)2%水溶液)滴落于版上,用猪鬃刷进行摩擦,通过用流水进行水洗而去除了雕刻残渣。

在此,图像部中的凹凸结构的图案,通过使用图8A所示的图像图案A(白:凸部、黑:凹部)进行雕刻、而形成了具有包括下述第1表中示出的凹部及凸部的凹凸结构的图像部。另外,在图8A~图8F所示的各图像图案中,1个方形为1个像素(2540dpi),表示约10μm。

另外,下述第1表中示出的凹部的LER、LWR、凸部的比例、凹部及凸部的宽度及凹部的深度通过上述测定方法而测定。

并且,下述第1表中示出的光量Lv是通过激光雕刻机(Hell Gravure Sy stems公司制造1300S)设定的非图像部的照射激光功率(Depth Power:深度功率)的8bit灰度的设定值,表示将非图像部的照射激光功率设为255Lv时的设定值。光量10Lv相当于非图像部的照射激光功率的10/255。

并且,至于下述第1表中示出的雕刻角度,在将沿激光的主扫描方向连续描绘时的凹部的角度设为0°,将沿副扫描方向不连续地进行照射并连结而形成的凹部的角度设为90°时,将凹部的角度定义为雕刻角度。

[实施例2~11、比较例1~14]

将激光雕刻中的条件(光量、图像图案、雕刻角度)变更为下述第1表中示出的条件,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了柔版印刷版。

另外,在下述第1表中,关于图像图案,将图8B~图8F所示的图像图案分别标记为图像图案B~图像图案F。

[实施例12]

使用炭黑#1000(氮吸附比表面积:180m2/g、DBP吸收量:56cm3/100g、M>

并且,使用树脂组合物B来代替树脂组合物A,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而制造了柔版印刷版。

[实施例13]

使用F-200(氮吸附比表面积:51m2/g、DBP吸收量:180cm3/100g、ASAHI>

并且,使用树脂组合物C来代替树脂组合物A,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而制造了柔版印刷版。

[实施例14]

使用SEAST FM(氮吸附比表面积:42m2/g、DBP吸收量:160cm3/100g、To>

并且,使用树脂组合物D来代替树脂组合物A,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而制造了柔版印刷版。

[实施例15]

<树脂组合物E的制备>

使用间规1,2-聚丁二烯RB830(JSR Corporation制造)来代替EPDM,将炭黑#45L的配合量变更为9质量份,并将PERCUMYL D40的配合量变更为0.2质量份,除此以外,以与树脂组合物A相同的方法而制备出树脂组合物E。

<树脂组合物F的制备>

作为聚合物,将EPDM:MITSUI EPT1045(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乙烯含量:58质量%、二烯含量:5质量%、二烯种类:双环戊二烯(DCPD)、Mitsu i Chemicals,Inc.制造)80质量份、作为光热转换剂的炭黑#45L(氮吸附比表面积:125m2/g、DBP吸收量:45cm3/100g、Mitsui>

除了通过以下方来制作出法柔版印刷版原版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而制造了柔版印刷版。

<柔版印刷版原版的制作>

将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A,使用热压机(MP-WCL、Toyo Seiki Seisaku-Sh o,Ltd.制造),在10MPa的压力下,以160℃加热20分种而进行交联,形成了厚度为1.14mm的交联浮雕形成层(底层)。

接着,在交联浮雕形成层(底层)上,放置厚度为150μm的不锈钢(间隔物)和树脂组合物E,以180℃、10分钟进行热压而进行交联,形成了厚度为150μm的交联浮雕形成层(中间层)。

接着,在交联浮雕形成层(中间层)上,放置厚度为20μm的铝板(间隔物)和树脂组合物F,以180℃、2分钟进行热压而进行交联,形成了厚度为20μm的交联浮雕形成层(最表层),制造了柔版印刷版原版。

[评价]

将所得到的柔版印刷版配置于印刷机(ILF-270-4F,TAIYO KIKAI Ltd.制造),并将水性柔印蓝(HYDRIC FCG 739,Dainichiseika Color&Chemical s Mfg.Co.,Ltd.制造)用作油墨,作为印刷纸而使用太阁OPP薄膜FOS-AQ(FU TAMURA CHEMICAL CO.,LTD.制造),以40m/min继续进行印刷,通过自开始印刷起1,000m的印刷物上的实心部的油墨的附着程度来比较了油墨均匀性。

至于油墨均匀性的评价,由便携式反射浓度计(X-Rite Inc.制造)对3个部位各测定2次上述所得到的印刷物上的实心部的浓度,算出共6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表1]

如第1表所示,在凸部的比例为5~60%范围以外的柔版印刷版中,可知实心部浓度降低,油墨的转印性变差(比较例1~3、5及6)。

并且,若凹部的深度在5~25μm的范围以外,则可知实心部浓度降低,油墨的转印性变差(比较例2~5及13)。

并且,若构成凹部的槽的LER大于2.5μm,则可知实心部浓度降低,油墨的转印性变差(比较例7~14)。

另一方面,若具有构成凹部的槽的LER在0.5~2.5μm的范围内,且凹部的深度及凸部的比例也在规定的范围内的凹凸结构,则可知实心部浓度均高,油墨的转印性良好(实施例1~15)。

并且,若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15,则可知由3层构成浮雕形成层的实施例15中,实心部浓度更高,油墨的转印性更良好。

符号说明

1-柔版印刷版,2-浮雕层,3-图像部,4-非图像部,5-凹部,6-凸部,D-凹部的深度,W-凹部的宽度,X-中心线,30-柔版印刷装置,31-滚筒,32-输送辊,33-网纹辊,34-刮刀腔,35-循环罐,60-压延辊,62a~62d-第1辊~第4辊,70-混炼物,71-未固化层,z-被印刷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