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及其制备方法

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长效乳房注入剂由以下原辅料制得:头孢洛宁、丹参酮提取物、缓释剂、乳化剂、抗氧化剂及油性溶剂。本发明提供的乳房注入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具有长效性、高稳定性、高效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12

    授权

    授权

  • 2017-10-0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1/5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62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10-0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1/58 登记生效日:2017091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62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1/58 申请日:2016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9-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有头孢洛宁的长效乳房注入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兽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疾病,其防治难度大、治疗成本高,不但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成为困扰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奶牛乳房炎分为隐形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两种类型,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乳腺组织所引发,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有130多种,临床上最常见的致病菌有20多种,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临床型乳房炎会导致乳房发红、肿胀、变硬、疼痛,乳汁异常,产奶量下降,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脉搏增速,脱水,精神沉郁等全身症状;发生隐性乳房炎的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但乳汁的理化性质、细菌学上发生了明显变化,pH升高,呈弱碱性,乳汁中出现乳块、絮状物及纤维等。最终,使得产奶量下降,乳品质发生改变,严重时可造成泌乳功能完全丧失而被淘汰。

干乳期是奶牛分娩前停止泌乳的时期,一般持续2个月左右。干乳期有着泌乳期无法比拟的治疗乳房炎的优势:1、干乳期持续时间较长,降低药物残留对牛奶的污染,可以使用较大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2、干乳期没有乳汁分泌,药物可以在乳房中长期停留,药物作用时间长;3、干乳期乳腺组织会进行再生,为下一个泌乳期做准备,此时进行治疗,有助于乳房组织的恢复;4、干乳期乳房感染病新病原菌的几率降低。因此,干乳期是进行乳房炎治疗的最佳时期。

头孢洛宁(Cephalonium)是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繁殖期的细菌,来抑杀病原菌。其具有杀菌力强、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抑杀作用。因此,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有较强杀灭作用。此外,头孢洛宁的毒性小、过敏反应少且对酸和β-内酰胺酶较稳定。目前,国内市场并无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上市。因此,将头孢洛宁开发为乳房注入剂,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出的脂溶性成分,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促创伤修复作用、抗肿瘤、改善心血管的临床药理作用。

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最有效、效率最高的首选药物仍然是抗生素类药物。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479574A(申请号201310414848.4)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干奶期、产后隐性和亚临床型乳房炎的乳房注入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注入剂含有以下组分:头孢洛宁、二硬脂酸铝及液体石蜡。

但单一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容易诱发病原菌的耐药性且容易导致抗生素残留而影响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和奶制品的质量,对奶牛业发展及人类健康均带来不利的影响。中西药复方制剂不仅可以弥补抗生素类药物仅对单一致病菌有较好治疗效果的弊端,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且残留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长效、稳定、高效、低毒、广谱的,用于预防和治疗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乳房注入剂及其制备方法。

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药效成分:

头孢洛宁4%~6%,丹参酮提取物2%~10%。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组份如下,均为重量百分比:

头孢洛宁4%~6%,丹参酮提取物2%~10%,乳化剂0.01%~0.10%,抗氧化剂0.005%~0.010%,缓释剂0.5%~2.0%,余量为油性溶剂。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组份如下,均为重量百分比:

头孢洛宁5%,丹参酮提取物6%,乳化剂0.01%~0.10%,抗氧化剂0.005%~0.010%,缓释剂0.5%~2.0%,余量为油性溶剂。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缓释剂选自单硬脂酸铝、二硬脂酸铝、硬脂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最优的,所述的缓释剂为二硬脂酸铝。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司盘80、卵磷脂、单硬脂酸甘油酯、吐温80、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最优的,所述的乳化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抗氧化剂选自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最优的,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二丁羟基甲苯(BHT)。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油性溶剂选自注射用大豆油、棉籽油、玉米油、液体石蜡、蓖麻油、中碳连脂肪酸甘油三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最优的,所述的油性溶剂为液体石蜡。

上述长效乳房注入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缓释剂加入部分油性溶剂中,110~145℃加热并不断搅拌,使缓释剂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降温,制得缓释液;

(2)将乳化剂和抗氧化剂溶于余量的油性溶剂中,搅拌分散均匀,制得乳化液;

(3)将步骤(1)制得的缓释液和步骤(2)制得的乳化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头孢洛宁和丹参酮提取物,混合使分散均匀,灭菌,制得长效乳房注入剂。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混合使分散均为采用50Hz超声并以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3)分散均匀后还包括分装的步骤。

丹参酮提取物为本领域常用原料,符合本领域一般要求:

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26%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25℃;流速为每分钟1.2ml。

理论板数按隐丹参酮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0。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0~20 60→90 40→10 20~30 90 1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隐丹参酮对照品和丹参酮II A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隐丹参酮10µg和丹参酮II A60µg的混合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5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含隐丹参酮(C19H20O3)不得少于2.1%,丹参酮II>19H18O3)不得少于9.8%。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将头孢洛宁与丹参酮提取物共同作为药效成分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奶牛干奶期乳房炎,既具有抗生素高效快速地杀菌作用,又具有中药抗菌消炎、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作用。

2、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引起的乳房炎,弥补了头孢洛宁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弱的特性。

3、本发明将头孢洛宁与丹参酮提取物共同作为药效成分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奶牛干奶期乳房炎,既降低了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了抗生素残留和抗生素诱导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风险,又兼有中药的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作用,使乳房受损组织得到快速地修复并再生。

4、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将头孢洛宁和丹参酮提取物分散在含有硬脂酸铝的油性溶剂中,使得制备出的制剂具有缓释特性,药物持续缓慢地释放,避免快速释放,局部药物浓度过高而导致毒性反应。此外,药物持续缓慢释放,疗效持久,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5、本发明开发的中西药复方乳房注入剂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原料来源

头孢洛宁齐鲁晟华制药有限公司有售;

丹参酮提取物西安瑞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售;

实施例1

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每百克组份如下:

制备方法如下:

(1)将处方量的二硬脂酸铝加入部分液体石蜡中,145℃加热并不断搅拌,使缓释剂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降温,制得缓释液;

(2)将处方量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处方量的二丁羟基甲苯(BHT)溶于余量的液体石蜡中,搅拌分散均匀,制得乳化液;

(3)将步骤(1)制得的缓释液和步骤(2)制得的乳化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将处方量的、经微粉化处理的头孢洛宁和丹参酮提取物加入料液中,50Hz超声并以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使其分散均匀,分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2

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每百克组份如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每百克组份如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每百克组份如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每百克组份如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每百克组份如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用于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长效乳房注入剂,每百克组份如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每百克组份如下:

制备方法如下:

(1)将处方量的二硬脂酸铝加入部分液体石蜡中,145℃加热并不断搅拌,使缓释剂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降温;

(2)将处方量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处方量的二丁羟基甲苯(BHT)溶于余量的液体石蜡中,搅拌分散均匀;

(3)将(1)和(2)料液合并,搅拌均匀后,将处方量的、经微粉化处理的头孢洛宁加入料液中,50Hz超声并以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使其分散均匀,分装、灭菌,即得。

对比例2

每百克组份如下:

(1)将处方量的二硬脂酸铝加入部分液体石蜡中,145℃加热并不断搅拌,使缓释剂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降温;

(2)将处方量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处方量的二丁羟基甲苯(BHT)溶于余量的液体石蜡中,搅拌分散均匀;

(3)将(1)和(2)料液合并,搅拌均匀后,将处方量的、经微粉化处理的丹参酮提取物加入料液中,50Hz超声并以高速剪切乳化机乳化使其分散均匀。

(4)分装、灭菌,即得。

实验例1稳定性试验

按照中国兽药典2010版中《化学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的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细则,对上述实施案例中制得的乳房注入剂样品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表2加速试验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实施例1~7样品在高温和光照条件下,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均不显著,提示保存条件需要在较低温度、避光保存,稳定性均较好。证明本发明提供的乳房注入剂处方稳定性均较好。

实验例2体外抑菌实验

1、试验材料

受试药物:实施例1~7制剂、对比例1(8.3%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单方制剂)、对比例2(20%丹参酮提取物单方制剂)。

试验菌种及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肉汤培养基)、链球菌(普通血清琼脂培养基)、大肠杆菌(普通肉汤培养基)。

2、试验方法

取内径为90mm的平皿,分别将加热至适当温度的培养基倒入平板内,均匀分布,室温凝固后,各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菌液各500μL,分别均匀地涂布在对应的培养基平板上。用打孔器在培养基平板上打孔,孔径为6mm,高10mm。每孔加入30μL受试药液,每种受试药液重复3孔。将平板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并计算其平均值。

表4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上述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含有适当比例的头孢洛宁和丹参酮提取物而制备的乳房注入剂较单方制剂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以实施例4的制剂最佳。由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头孢洛宁和丹参酮提取物复配后不仅可以极大降低二者的使用量,并且可以部分提高抑菌效果。

实验例3临床试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试验药物:实施例4、对比例1(8.3%头孢洛宁单方制剂)、对比例2(20%丹参酮提取物单方制剂)、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含5.0%头孢噻呋,辅料为7%微晶蜡、5%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棉籽油余量,均为质量体积比,单位g/ml)。

2、实验动物

选用某大型奶牛养殖厂临床乳房炎自然发病病牛75头,随机分为5组。

3、试验方法

在进入干乳期前的最后一次挤奶结束后,将各乳区内奶挤净,每个乳区注入一支上述试验药物后,轻轻按摩,使药物在乳房内均匀分布并封闭乳头。分别在干乳期前最后一次挤奶和产犊后第一次挤奶时,无菌采集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查,计算奶牛头治愈率和乳区治愈率。同时,检测给药后乳汁中药物残留。

表5奶牛头治愈率和额乳区治愈率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与单方制剂相比,含有头孢洛宁和丹参酮提取物的复方制剂有着更好的治愈率。

表6给药后乳汁中受试药物检测结果

注:“+”表示检测结果呈阳性,“—”表示检测结果呈阴性。

由上述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头孢洛宁和丹参酮提取物的复方制剂具有常规制剂所不具有的长效特性。

4、试验结论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头孢洛宁和丹参酮提取物的复方制剂具有单方制剂所不及的良好临床疗效,即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和较长时间的药物存留期,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含有头孢洛宁和丹参酮提取物的复方制剂具有高稳定性、高治愈率、药物作用时间持久的良好特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